


1.試題呈現
已知點
,動點 P(x) ,y)(y)?1) 滿足 ∠APB=120° ,若點 P 的軌跡與直線
3x+b有兩個公共點,則b的值可以是( )。

2.試題分析與解答
分析:此題易得丨AB|為定值,所對的∠APB 為定角,易聯想到在同一圓中,同弦所對的圓周角相等,故可設點 P 在以 C 為圓心的圓周角為 120° 的劣弧上運動 (A,B 兩點除外),取 AB 的中點 D ,連接 CD,AC ,先求出點 P 的軌跡方程,再求出直線與圓相切時b 的值,然后結合圖形可求得結果。
方法1(利用外接圓)
由
及 ∠APB=120° ,得點P(x,y)(y?1) 在以 c 為圓心的圓周角為120° 的劣弧上運動 (A,B 兩點除外), ∠ACB= 120° 。如圖1,取 AB 的中點 D ,連接 CD,AC ,則 CD
,所以 |AC|= 2 ,|CD|=1 。因此點
,點 P 的軌跡方程為
。由
,解得
。當直線
過點 A(0,1) 時, b=1 。結合圖1,由點 P 的軌跡與直線
兩個公共點,得
,而只有
故選 c 0
圖1

點評:方法1充分利用線段的不變與對應角在運動中的不變性,聯想到在圓中同弦所對應的圓周角的關系,建立動點的軌跡,從而獲得解答。
方法2(利用正弦定理)
設△ABP的外接圓半徑為 r ,圓心為 C 則
,所以 r=2 。因AB 的中點
,故 |CD∣=1 ,點
,0),因此點 P 的軌跡方程為
。下同方法1。
點評:方法2在方法1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優化,即求三角形的外接圓,利用已知三角形的對邊與對角聯想到正弦定理,解得外接圓的半徑,進一步求得圓心,從而獲得解答。
方法3(利用斜率關系)
設直線 AP 的傾斜角為 α ,則直線 BP 的傾斜角為 α+120° 。由
P(x,y),得 tan α=y-1. , tan(α+120°)=
,消去 α 得點 P 的軌跡方程為 (x-
。下同方法1。
點評:方法3利用斜率關系建立等式,挖掘題目中的隱含關系,即探究兩條直線的斜率關系。此方法來源于兩條直線的垂直關系,從而探究出圓。
方法4(利用余弦定理)
因為
,所以在 ΔABP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120°=
整理得
1)2 ,即
。故點 P 的軌跡方程為
1)或
(結合圖形舍去)。下同方法1。
點評:方法4利用余弦定理建立等式,是一種通性通法,但運算量較大,考查同學們的運算能力。注意產生了增解,這一增解從何而來?發現是在第二步將式子兩邊平方與原式不是恒等變形,應選取圓心在直線 AB 的下方才滿足題意。
小結:通過一題多解發現,對于此類定邊定對角試題,方法1、2、4是通解,其中方法2是優解。對于方法3,如果點 A,B 的連線不垂直于坐標軸,那么利用斜率不容易解答,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行變式試一試。
3.變式練習
變式1.已知點 A(2,4),B(4,4) ,動點 P 滿足 PA⊥PB ,則 |OP∣(O 為坐標原點)的最小值為( )。
A.3 B.4 C.5 D.6
解:因為 PA⊥PB ,所以點 P 在以 AB 為直徑的圓上,圓的方程為 (x-3)2+(y- 4)2=1 ,因此 ∣OP∣ 的最小值為圓心到原點的距離減去半徑,即 5-1=4 。故選B。
變式2.已知直線 l1:a2x+y-3a2-5= 0與 l2:x-a2y+3a2-5=0 相交于點 P ,點Q 在圓 x2+y2=2 上,則( )。
A. ∣PQ∣ 有最大值
B. ∣PQ∣ 有最大值
C. ∣PQ∣ 有最小值
D. ∣PQ∣ 有最小值 
解:直線 l1:a2x+y-3a2-5=0 可變形
為 a2(x-3)+(y-5)=0 ,令
解得0
0所以直線 l1 恒過定點 A(3,5) 。直線.
l2:x-a2y+3a2-5=0 可變形為 (x-5)-
0 
a2(y-3)=0 ,令 解得 所以.
直線 l2 恒過定點 B(5,3) 。因為 α2×1+1× (-a2)=0 ,所以 l1⊥l2 ,即 PA⊥PB ,則點 P 在以 AB 為直徑的圓上。若 a=0 ,則 l1 為
=5,l2 為 x=5 ,此時點 P(5,5) ;若 a≠0 ,則 l1 的斜率 k1=-a2lt;0,l2 的斜率
gt;0,此時點 P(x,y) 滿足 xgt;3,ylt;5 。已知 A(3,5) ,B(5,3) ,則 AB 的中點 C(4,4),∣AB∣=
,因此點 P 的軌跡方程為 (x-4)2+(y-4)2=2(xgt;3,y?5) 。已知圓 x2+y2=2 的圓心 O(0,0) ,半徑為
,則
。因此∣PQ∣ 的最大值為兩圓心距離加兩圓半徑,即
。由于點 P 的軌跡不包含點(3,3),故不存在最小值,選 A 。
變式3.已知 A(0,1),B(2,1),F(1,0) ,動點 P 滿足
,若
,則直線 OM(O 為原點)斜率的最大值為( )。

解:設M(x,y),由PM=
F(1) 0),得點 M 為 PF 的中點, P(2x-1,2y) 。又 A(0,1),B(2,1) ,則
2y) ,
,因此
=(1-2x)(3-2x)+(1-2y)(1-2y)= 4(x-1)2+(1-2y)2-1=0 ,即 (x-1)2+
,故點 M 在以
為圓心
為半徑的圓上。設直線 OM(O 為原點)的斜率為 k ,則當直線 OM 與圓 N 相切時,直線OM的斜率取得最大值,此時 OM .kx-y=0 ,且圓心
到直線 OM 的距離等于半徑
,即
解得
或 k=0 (舍去),所以直線 OM(O) 為原點)斜率的最大值為
故選 B 。
(責任編輯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