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不僅要創造經濟效益,更要履行支撐國家戰略、保障國家安全、引領產業發展、維護民生穩定等戰略使命。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外部環境日趨復雜多變,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國有企業的管理職能也必須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實現創新與突破。國企管理職能亟須以深化改革、完善工作機制、優化資源組合等方式來構建現代化管理體系。我們以國企管理的實際操作實踐為立足點,全面剖析新形勢下國企管理職能的發展走向與優化策略,為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支持與實踐指導。
新形勢下國企管理職能面臨的新挑戰
經濟全球化加速推進,國際貿易格局不斷變化,這就要求國企管理職能具備更強的全球視野與跨文化管理能力,能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里高效配置資源、防范風險、抓住機遇。
數字技術革命大幅改變了傳統商業模式與管理方式,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對國企管理職能的數字化轉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層級管理模式與決策機制也亟待重構。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要求國企管理職能在提升質量效益、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創新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這就需要管理職能實現從規模導向到質量導向、從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的轉變。
隨著社會責任意識的不斷提升和ESG理念的廣泛傳播,國企管理職能在追求經濟效益的過程中,還需更加重視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履行與公司治理規范,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協同統一。
國企管理職能發展的路徑選擇
構建現代化治理體系現代化治理體系是國企管理職能發展的根本保障,其核心在于建立科學規范的權責體系和高效協調的運行機制。公司治理應明確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層的職責邊界,建立決策科學、執行高效、監督有力的治理機制。董事會應充分發揮戰略決策和重大事項決定作用,通過設立專門委員會提升決策的專業化水平,同時加強獨立董事制度建設,增強決策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就管理體制層面而言,企業要切實推進扁平化組織改革,減少管理層面的層級,借助構建矩陣式管理架構達成跨部門協作與資源整合。此外,企業還應建立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通過制度規范及流程優化,保障各項管理職能的有效開展,打造一套體系完整、科學合理、高效運行的現代化治理體系。
優化管理職能配置機制
實現管理職能配置的優化是提升國企管理效能的關鍵部分,需要對組織架構、權責劃分和協調機制等方面實施系統性調整。
就組織架構這方面而言,企業應依照戰略目標及業務特點,恰當設置管理層級及職能部門,防止機構重疊與職能之間的交叉,實現管理資源的恰當配置。通過建立事業部制、子公司制等多元化組織形式,增強管理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在權責分工方面,企業應明確各管理層級和職能部門的權責范圍,建立清晰的授權體系,既要保證決策的統一性,又要激發各層級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將管理職能履行情況與考核激勵掛鉤,確保責任到位、執行有力。
完善國企管理職能的舉措
強化戰略管理職能。戰略管理職能是國企管理體系的核心,其完善程度直接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在戰略制定環節,企業可搭建科學的戰略規劃體系,充分運用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戰略分析工具,深入分析內外部環境變化,精準識別發展機遇與潛在挑戰,制定出貼合企業實際情況、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發展戰略。戰略實施階段,建立戰略執行保障機制,借助戰略地圖、平衡計分卡等手段,將宏觀戰略目標拆解為具體的行動方案與關鍵績效指標,確保戰略能夠切實落地執行。至于戰略調整,構建動態調整機制,依據內外部環境變化及戰略執行成效,及時優化調整戰略內容,保障戰略始終具備適應性與有效性。
提升運營管控能力。運營管控能力在國企管理職能中占據核心地位,其強弱直接決定著企業運營效率的高低,也深刻影響著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在生產運營管控上,企業要構建完整生產管理體系,借助標準化作業,持續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同時用信息化手段實現生產過程實時監控與數據分析。在財務管控方面,進一步完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強化資金集中管理,嚴格做好成本控制,同時建立健
完善人才管理體系。人才是國企發展的第一資源,完善的人才管理體系是管理職能發揮作用的根本保障。在人才引進方面,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招聘渠道,通過校園招聘、社會招聘、獵頭服務等方式吸引各類優秀人才,特別是要加大對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的引進力度。在人才培養方面,構建系統化的培訓體系,通過內部培訓、外部培訓、輪崗鍛煉等方式提升員工的專業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雙軌發展通道。在人才激勵方面,完善薪酬激勵機制,全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切實保障企業財務安全。在供應鏈管控方面,優化現有供應商管理體系,與核心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依靠供應鏈協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與市場競爭力。在質量管控方面,構建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從產品設計環節開始,到生產制造過程,再到后續售后服務,全流程落實質量控制措施,持續提高產品與服務質量。
建立以績效為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探索股權激勵、項目獎勵等多元化激勵方式,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人才評價方面,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通過360度評價、關鍵績效指標等方式客觀評價人才的能力和貢獻,為人才發展和使用提供依據。
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管理職能的發展與完善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統籌考量內外部環境變化,科學把握發展規律,持續推進改革創新。通過構建現代化治理體系、優化職能配置機制、完善人才管理體系等綜合舉措,能夠有效提升國企管理職能的現代化水平,為國有企業在新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未來,國有企業還需進一步推進管理體制制度改革,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夯實創新驅動發展根基,在響應國家戰略、促進經濟增長、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為打造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