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業加速轉型升級,技改項目在企業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業財融合作為新時期企業管理變革的重要方向,正為項目成本管理模式提供全新思路。順應這一趨勢,在業財融合背景下探索成本管理模式創新,可有效優化能源企業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能,進一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對推動能源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業財融合背景下能源技改項目成本管理的需求
能源技改項目是推動能源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其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且涉及環節多,對企業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能源行業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傳統割裂式的成本管理模式逐漸暴露出問題,比如業務數據與財務信息脫節、成本預警機制缺失、管理效率低下。
業財融合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創新理念與實踐方向,能打通業務鏈條與財務流程壁壘,構建覆蓋項目立項、實施、驗收全過程的一體化管控體系。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依托信息技術可實現業財數據實時共享與協同,建立統一標準與規則,形成閉環式成本管控機制;同時重塑組織架構與流程,推動成本管理從事后核算向事前預控、事中監管轉變,切實提升能源技改項目的投資效益與管理水平。這種轉變既是適應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也是構建現代化企業管理體系的重要舉措。
能源技改項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體系設計
為滿足高質量發展的實際需求,能源企業應當結合價值鏈管理理論與業財融合思想,精心搭建全生命周期的立體化成本管控體系。通過推動業財深度融合,同時充分應用數字化手段,打通業務與財務協同壁壘,可以有效提升成本管控精準度,最終實現項目投資效益的最大化目標。
構建成本管控體系的總體框架。企業應當秉持系統工程
思維,將價值鏈理論與全面預算管理理念相結合,構建涵蓋項目規劃、投資決策、實施管理及運營評價的多維度成本管控框架。通過融合項目分解結構(WBS)與成本分解結構(CBS),形成縱向貫通各層級、橫向聯結不同專業的成本管控網絡。戰略層面,企業可采用投資策略分析與價值工程方法,建立項目全壽命周期投資效益評價體系,確保項目投資方向契合企業戰略目標;戰術層面,基于標準成本理論,構建包含人工、材料及設備費用的定額體系,為項目成本控制提供科學依據;執行層面,借助計劃編制、動態監控、偏差分析及持續改進的閉環管理模式,實現對項目成本的全方位管控。
設計業財融合的關鍵環節。企業應遵循“業務驅動、財務賦能”理念,結合能源技改項目各階段特點,構建覆蓋決策立項、設計優化、采購管理、施工實施及竣工結算的業財融合管理機制。在項目決策階段,企業可嘗試采用價值工程方法搭建投資方案評價體系;在設計優化環節,依托限額設計建立方案經濟性評價機制;在采購管理方面,打造計劃編制、合同簽訂與資金支付的一體化管控鏈條;在施工實施階段,借助數字化平臺實現進度、質量與成本的協同管控;在竣工結算環節,則需建立核算體系以實現成本精準管理。
創新成本管控的協同機制。圍繞能源技改項目的系統性要求,企業可以通過組織變革、流程再造與數字化轉型,構建協同成本管控機制。在組織架構上,企業需要設立跨部門項目成本管理委員會,打造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三級聯動體系;在業務流程層面,重構成本管控關鍵流程,將財務管控嵌入具體業務環節;在管控手段上,運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搭建智能化管理平臺;在考核評價方面,則設計成本控制、業財協同、價值創造的績效指標體系,以此形成部門協同的長效機制。
成本管控體系的創新實踐與應用
在業財融合背景下,企業能源技改項目低成本管理模式經過工程實踐深度應用與系統驗證,實現管理效能的跨越式提升,不僅達成預期目標,更為后續項目管理變革積累了寶貴經驗。
項目成本的精細化管控方法
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理念指導下,企業可以搭建多層級精細化管理體系,運用數字化手段實現項目成本科學管控。具體而言,企業采用“三層遞進、閉環管理”方法,將工程概算分解至各專業限額指標,依托數字平臺構建三級預警機制,管控超概及超支風險;利用BIM技術建立成本動態聯動機制。
業財一體化的過程管理機制
企業應當進一步深化業財融合理念,構建“四位一體”過程管理新機制,開展組織重構,設立跨部門項目管控中心,推行業務、財務、采購及工程人員聯合辦公,打破傳統職能壁壘。
與此同時,企業還要基于標準化思維,制定統一的業務規則與數據標準,建立業務編碼和財務科目的映射關系,實現數據口徑統一與業務標準化。合同管理環節設計限額分級審批流程,聯動合同臺賬、付款計劃與資金支付;采購采用集中與零星相結合的模式,通過供應商分級與價格監控優化成本。
結算管理方面,企業可以建立工程量確認、造價審核及支付審批三級機制,平衡進度與資金計劃;資金管理方面,企業應當創新“資金池 + 額度”模式,設立項目專戶實行收支雙線,保障專款專用。企業依托智能平臺,能夠實現業財數據自動采集共享,構建履約、監控及效益評估體系。
成本管控效能提升的實踐驗證
企業圍繞“投資控制、效率提升、管理優化”三大關鍵維度,構建科學的實踐效果評估體系。
在投資控制方面,企業新型管理模式成效顯著:項目投資偏差率明顯降低,材料成本節約空間擴大,人工成本得到優化,重大設計變更管控效果良好,有效遏制了投資突破風險。效率提升方面,業務流程審批時間大幅縮短,合同簽訂至付款周期顯著壓縮,采購計劃編制與執行效率持續提升。
管理優化層面,企業建立涵蓋設計優化、施工管理、成本控制及風險防范的最佳實踐案例庫,形成管理創新舉措,完善業務流程體系,開發智能分析模型,大幅提升了項目管理標準化與智能化水平。經多個試點項目評估,新型管理模式在投資效益、管理效率及風險控制方面成效顯著,為企業深化業財融合改革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業財融合背景下,企業能源技改項目成本管理模式創新,可以實現從傳統分散管理向一體化協同管理的轉變。通過構建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體系、建立業財融合協同機制,企業能夠有效提升成本管理精準性與效率。該模式實踐為能源企業提升項目管理水平提供借鑒,未來需在實踐中持續優化,進一步提升成本管理科學性與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