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是臨床上一種較為特殊的創傷,多是由輻射、電流、化學物質及高溫等因素導致的皮膚及軟組織損傷。I度燒傷通常僅累及皮膚的表皮層,一般10d左右可自行緩解;Ⅱ、Ⅲ度燒傷則累及真皮層及皮膚全層,不僅治療難度大且患者合并感染、呼吸衰竭和臟器功能損傷的概率較高,會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從臨床治療的角度來看,Ⅱ、Ⅲ度燒傷會導致體液不同程度的流失,導致局部細菌大量繁殖,并有引入組織深部的風險,經醫療干預后會出現瘢痕增生的情況。瘢痕創面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美觀,頭面部燒傷后瘢痕形成會極大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并演變成心理問題[3,同時瘢痕增生還有引發或加劇感染的風險,不利于患者的中遠期預后。由于燒傷后的瘢痕組織和正常皮膚結構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再加上局部血供較差、神經纖維密度較低,因此恢復的難度相對較大。光子治療儀本身具有良好的消炎和鎮痛效果,同時依靠光能可有效提升細胞的吞噬能力,達到改善皮膚微循環及促進創面愈合的效果;該方法目前在壓瘡、糖尿病足等疾病的治療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4。本研究將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六八醫院收治的76例燒傷整形植皮術患者進行分組研究,以探討光子治療儀局部持續照射對患者瘢痕創面愈合的影響,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0月—2024年5月本院收治的76例燒傷整形植皮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整形植皮術手術指征;病情穩定未危及生命;意識及精神狀況基本正常。排除標準:瘢痕體質;合并凝血功能障礙或代謝性疾病;全身性感染;依從性較差;參與研究前30d內使用免疫抑制劑及激素;由于不可抗因素須終止研究或自動退出研究。采用雙盲隨機分組的方法將患者分為試驗組( n=38 )與對照組( n=38 )。本研究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六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對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方法
兩組均行整形植皮術。對照組給予常規干預治療,以沙袋包扎植皮區 48h ,并由專門的護理人員記錄患者引流液的量、顏色及生命體征情況;記錄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感強烈的患者使用止痛藥物;
待創面愈合后以 38~40°C 的溫水浸泡創面,浸泡3次/d, 20~25min/ 次,同時以微波照射 10~15min 3次/d。選取硅酮凝膠敷料進行抗瘢痕治療,每日早晚各一次均勻涂抹患處。試驗組在上述常規干預治療的基礎上加入光子治療儀(上海伊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162091553,Carnation-22)局部持續照射,根據患者的燒傷位置將其置于半臥位或坐位,將治療儀傾斜照射燒傷部位,覆蓋范圍20cm , 20min/ 次,2次/d;照射過程中根據患者的主觀感受酌情調整參數。兩組均持續治療4周。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治療完成后 30d 評價兩組療效,顯效:創面疼痛感幾乎消失,修復良好;有效:創面疼痛感較治療前明顯降低,新生肉芽組織;無效:疼痛及創面改善不明顯;顯效率、有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2)記錄并比較兩組創面愈合時間,即無創面存在、完全上皮化的時間。(3)采用VAS評分比較兩組的自覺疼痛感,根據0~10分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評分越高則提示疼痛感越強烈[5;另采用溫哥華瘢痕量表(Vancouverscarscale,VSS)比較兩組的美觀度,量表包括瘢痕柔軟度、色澤、厚度和血管分布4個維度,總分0~15分,評分與瘢痕嚴重程度成正比。(4)采集空腹靜脈血 5mL ,經 3000r/min 離心處理后留取血清,并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IL-6、IL-10及 IFN-γ 水平。(5)比較兩組治療及恢復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借助SPSS20.0軟件處理結果數據;率( % )作計數資料表達,結果作 χ2 檢驗;“
”作計量資料表達,結果作 χt 檢驗; Plt;0.05 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基線資料比較
兩組基線資料有可比性( Plt;0.05 ),見表1。
2.2 創面愈合時間、疼痛及美觀度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疼痛、美觀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試驗組創面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且治療后的VAS、V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2。
2.3 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4.537 , P=0.033 ),見表3。

表1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2.4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IL-6、IL-10、 IFN-γ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試驗組治療后IL-6、IL-10水平低于對照組, IFN-γ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4。
表4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0
ng/mL

2.5 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試驗組發生皮膚感染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26% ;對照組出現感染6例、出血3例、敗血癥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 26.32% ;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4.849 P=0.028 )。
3討論
臨床中I度及淺Ⅱ度燒傷至多達到皮膚的真皮淺層,愈合時間相對較短,而深Ⅱ度及以上的燒傷可至真皮深層甚至皮下組織,對皮膚的正常結構破壞較大,真皮層的毛細血管、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網絡受損,使得創面愈合過程中纖維組織增生異常,患者更容易形成增生性瘢痕。再者,由于愈合時間較長,創面暴露的時間也相應提升,因而更容易受到感染和機械刺激,外界因素會形成持續性的炎癥反應進而延長愈合時間并加重纖維增生。從患者康復的角度來看,由于燒傷本身會破壞皮膚的正常防御機制,暴露在外環境中更容易受到各種病原微生物的侵襲,因此加快創面的愈合客觀上能夠達到降低感染的風險,尤其是對于燒傷面積較大的患者,還能夠降低敗血癥、膿毒血癥的風險[-8]。其次,燒傷會帶來強烈的疼痛感,愈合時間的延長會增加患者的痛苦時間,影響進食和睡眠,不利于康復,加快瘢痕創面的愈合不僅能緩解創面疼痛,還能減輕瘢痕增生引起的攣縮和功能障礙,尤其在關節等活動頻繁部位更為重要[9]
光子治療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物理療法,即通過特定波長的光激發細胞活性,以促進細胞修復、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抑制炎癥反應。本研究中試驗組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且創面愈合時間更早;經分析:光子照射能夠促進成纖維細胞增生與膠原合成,而成纖維細胞增殖和分泌的膠原蛋白是影響組織自我修復效率的關鍵;光子照射通過光能的刺激活化成纖維細胞,加速膠原的分泌與組織重建,從而促進創面的快速愈合[10-11]。其次,光子照射具有擴張血管、增強局部血液供應及增加氧氣和營養物質傳輸的功能,也有利于促進瘢痕創面的代謝和修復。試驗組治療后疼痛和美觀度評分均較對照組低,即兩項改善效果更為明顯。從疼痛來看,燒傷對神經末梢的刺激效果和炎癥反應是導致疼痛的主要原因,光子治療通過特定波長的光能作用于神經末梢,可減弱其敏感性,從而有效緩解疼痛。并且,光子照射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代謝,避免代謝產物在創面積聚引起的疼痛感[12]。創面美觀的恢復對患者治療后正常生活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且也是燒傷治療的難點之一;燒傷后的瘢痕多因膠原纖維無序堆積而形成增生性或攣縮性瘢痕,影響皮膚的平整度和色澤,嚴重者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光子照射可以刺激成纖維細胞生成均勻排列的膠原纖維,同時調節膠原I型和Ⅲ型的比例,避免不規則的膠原堆積和結締組織過度增生,進而形成較平整和柔軟的瘢痕組織[13]。另一方面,光子照射通過增強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瘢痕區域的氧合狀況,有助于瘢痕的正常色素沉著,使其與周圍皮膚顏色接近,避免深色或紅色瘢痕的形成[14];在抑制瘢痕增生的同時,光子照射還可促進表皮細胞增殖與分化,恢復皮膚的細膩感,進一步提升瘢痕的外觀質量。
本研究還對兩組的炎癥因子水平進行了比較,試驗組治療后IL-6、IL-10 和IFN- γ 的改善幅度更為明顯;炎癥因子水平在創面愈合與瘢痕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從已有的研究來看,IL-6是促炎因子的一種,燒傷發生后由于局部炎癥反應的刺激及吸引免疫細胞至創面,以防止感染和清除損傷組織。因此IL-6會出現明顯的增長,屬于正常生理反應;但過高的IL-6水平意味著持續性的炎癥,會影響愈合的進程并增加瘢痕增生的風險[15-16]。IL-10則是抗炎因子,其功能在于抑制過度的炎癥反應防止組織損傷加重,雖然IL-10能夠降低局部創面的炎癥程度,但持續性高水平也可能影響免疫細胞的清創作用。光子照射能夠抑制巨噬細胞和其他炎癥細胞的活性,降低IL-6的分泌,使創面區域的炎癥反應得到有效控制[;另外,光子照射可促使IL-10水平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以使其在抗炎和修復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通過調節IL-6和IL-10的平衡,光子治療能有效控制創面的炎癥狀態,為后續的組織修復和瘢痕平整打下良好的基礎[18]。IFN-γ 能夠促進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活化,增強其清除病原體和受損組織的能力,控制其水平能夠促進組織重建,并降低瘢痕增生的概率。經光子治療儀局部持續照射,患者的T細胞與巨噬細胞被激活,進而分泌更多的 IFN-γ ,標志著患者的免疫防御機制被激活或加強,可達到調控成纖維細胞活性和避免膠原沉積的效果[19-20];此外, IFN-γ 的提升還能夠幫助恢復創面的血供和微循環,促進氧氣和營養物質的正常輸送,有助于創面的快速愈合。試驗組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率也較對照組低,考慮與光子治療儀的使用降低了炎癥反應并加快創面愈合進程有關,并且該方法作為物理療法的一種本身具有非侵入性的特點,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在燒傷整形植皮患者的治療中加入光子治療儀局部持續照射,能夠有效減輕炎癥反應和疼痛感進而促進瘢痕愈合,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輔助治療手段。
參考文獻
[1]衡雪,李昌敏,劉薇.等.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對嚴重燒傷合并急性腎損傷患者的療效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燒傷與創面修復雜志,2024,40(5):468-475.
[2]雄婉玲,黨連強,盧珊.血必凈注射液對重度燒傷患者發生膿毒癥的預防作用及對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10):81-85.
[3]羅小雨,潘壯,王嫻雅,等.艾司氯胺酮對燒傷切削痂植皮患者術后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24,40(7) :688-692.
[4]梁王班,李實忠,張菊影.應用皮膚原位再生醫療技術(MEBT/MEBO)聯合光子治療儀治療IV期壓瘡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21,19(12):109-111.
[5]KATZJ,WEINRIBA,FASHLERS,etal.The Toronto GeneralHospital transitional painservice:developmentandimplementationof a multidisciplinary program to prevent chronic postsurgicalpain[J].Jourmal of PainResearch,2021,1(4):1429-1439.
[6]劉海兵,唐丹,曹海燕,等.溫哥華瘢痕量表的信度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6,21(3):240-242.
[7]唐力.影響大面積燒傷患者血糖水平的因素分析以及行血糖監測對預后的價值研究[D].合肥:安徽醫科大學,2020.
[8]熊磊,羅偉清,張少衡.Scr、hs-cTnT、NT-proBNP與燒傷患者院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關性分析[J].新醫學,2024,55(1):48-52.
[9]吳為民,藍添耀,鄭華蓉,等.皮膚軟組織擴張器植入術后并發擴張囊部分外露的成功修復:病例報道2例[J].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2024,20(4):460-464.
[10]顧菁華,杜培欣,梅祖兵.紅油膏聯合光子治療儀對肛瘺術后患者創面愈合及抗炎作用機制探討[J].河北醫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