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2024年山東省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項目名稱:基于OBE理念的應用型本科高校“五位
一體”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
項目編號:M2024327
基金項目: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項目
項目名稱:數字化時代“五位一體”地方應用型本
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
項目編號:GJXY2024N061
課題項目:山東省職工與職業教育協會2025年山
東省職工與職業教育重點課題
課題名稱:新質生產力背景下“雙師型”教師培養
策略研究
課題編號:2025-144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和數字化進程加速推進的背景下,創業素養已成為評估人才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維度。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應用型本科院校承擔著培育兼具創業理念、開拓精神與實踐能力人才的時代使命[。但現階段,此類院校在創業能力培養領域仍面臨多重瓶頸:創業教育與學科專業教育的協同機制尚未健全,實踐育人項目呈現同質化傾向,資源保障體系存在短板,成效評估機制缺乏系統化設計等。因此,構建符合教育規律、體現專業特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創業能力培養體系,對于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二)研究意義
本研究基于OBE理念,探索應用型本科高校“五位一體”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從理論層面來看,本研究深化了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在創業教育領域的實踐路徑,為該領域學術探索開辟了新的研究維度。從實踐維度分析,本研究構建了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教育改革的可借鑒框架,通過強化學生創業實踐技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提供實踐支撐。
二、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現狀
(一)響應國家號召
國家持續強化政策導向,推動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教育發展,專項資源投入持續增加,政策層面明確要求將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重點推進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機制[。在新理念的推動下,高校紛紛將創業實踐納入學分體系,并設立專項基金支持學生項目孵化。
(二)產教融合機制深化
政府、高校、企業三方協同的“三螺旋”模式已成為主流。高校課程引入高管參與課程設計,并與政府共建創業實踐基地,推動實踐基地覆蓋全學科。
(三)積極推動實踐訓練
1.課程體系分層構建
在通識教育層,開設《創業基礎》《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與實踐》等必修選修課,覆蓋全體學生。在專業融合層,推動“一院一精品”創業選修課,設立專創融合工作室,開發《國創賽指導》等特色課程,將創業元素融入各專業。在實戰孵化層,建立“創業模擬一實踐一實戰”三級路徑,開設創業實踐類課程,邀請企業家面對面指導,助力項目落地。
2.實踐平臺多維拓展
在校內平臺方面,建設大學生創業園、眾創空間等,提供免費場地、導師服務,開展項目孵化。在校企聯動方面,通過深化產教融合機制,與企業合作共建現代產業學院,搭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加速技術成果商業化應用進程。在競賽驅動方面,依托“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挑戰杯”等國家級競賽平臺,構建“以賽促創”實踐體系,在實戰中錘煉學生創業項目孵化能力。
三、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一)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聚合力不夠,創業教育未能有機融入專業課程
多數高校仍將創業教育作為獨立課程開設,未深度融入專業教學體系。例如,某高校 73% 的專業課程缺乏創業實踐模塊,教師因企業經驗不足( 72% 無職業資格認證)導致教學內容滯后,跨學科創新平臺覆蓋率不足 18% ,難以培養復合型創業人才。
(二)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項目單一,創業實踐平臺短缺,難以適應創業教育發展新需求
90% 高校依賴“計劃書 + 路演”模式,真實商業場景訓練缺失,國家級眾創空間 68% 集中在東部,中西部高校平均年孵化項目不足10個[。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實踐項目占比僅 25% ,傳統商貿類項目占比超 60% 。
(三)創業教育條件保障不足,影響學生創業能力提升
地方高校生均創業經費僅為中央高校的 23% 5G/區塊鏈實驗室覆蓋率不足 30% 。專職創業教師占比不足 5% ,企業導師年均指導項目僅1.2個,激勵機制缺失導致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
(四)創業教育考核評價體系不健全,不利于對學生創業能力進行客觀評價
78% 高校以競賽獲獎為主要評價指標,忽視創業技能等核心能力, 92% 評價主體為校內教師。過程性評價缺失,僅 29% 高校建立項目成長檔案,商業轉化率不足 10% ,難以反映真實創業能力。
四、提升創業能力培養水平的對策
(一)建設“通識教育 + 專創融合 + 實踐創新”的三級課程體系
通過模塊化課程設計滿足學生差異化學習需求,破解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深度不足的痛點。運用人工智能、虛擬仿真等數字技術重構課程內容,開發沉浸式學習場景,構建“知識圖譜 + 智能交互 + 數據驅動”的智慧教學系統,提升課程的知識吸收效率與教學體驗。
(二)搭建“三四三”實踐訓練平臺
將OBE理念融入實踐訓練,“三階段遞進式課程群 + 四層次實踐教學項目 + 三級賽”搭建適合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訓練的校內外培養平臺,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創業能力、復合能力。
(三)建立“四維保障 + 多元協同”的創業育人機制
整合“政策、資金、資源、師資”四維保障條件,政行校企媒建立“四維保障 + 多元協同”創業育人機制,解決創業教育條件保障不足的問題。五方共同編制人才培養方案、開發產教融合課程包、共建實訓平臺集群、聯合運營孵化載體、組建雙師型教學團隊、實施動態質量監測,形成全要素協同的精準化育人閉環,系統提升學生創業實踐能級。在校內外建設創業教育區、項目孵化區、眾創空間、企業成長區、技術轉移平臺。
(四)構建“三維一體”綜合評價體系
構建“三維一體”綜合評價體系,解決創業教育考核評價體系不健全的問題。創業教育考核由學校教師、企業導師、基層管理者共同進行,從創業素質、創業能力、實踐能力三方面構建“三維一體”綜合評價體系,系統監測學生專業技藝、職業操守、創業潛能等核心指標的動態發展,通過縱向追蹤認知反應、知識內化、行為轉化、成效反饋的全周期變化,科學量化創業教育對人才綜合素養的塑造效應。
五、基于OBE理念的應用型本科高校“五位一體”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體系構建
通過文獻研究界定“五位一體”的基本內涵,在調研的基礎上梳理傳統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在政行校企媒“四維保障 + 多元協同”育人機制下,以OBE理念為指導構建應用型本科高校“五位一體”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體系(參見圖1),并在實踐中推廣。
圖1基于OBE理念的“五位一體”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體系

(一)培養目標
基于OBE理念,本文提出的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素質和實踐能力。具體表現為:學生能夠具備創業的基本素養和思維方式,能夠識別并抓住創業機會,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開展創業實踐,具備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二)課程建設
建設“通識教育 + 專創融合 + 實踐創新”的三級課程體系。在通識教育階段,開設《創業基礎》等創業基礎課,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提升其創業基本素養。在專業教育階段,將創業元素融入專業課程,如《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實現專創融合。在實踐創新階段,開設創業實踐課程,如《創業計劃與實踐》《企業模擬運營》等,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該課程體系已在多所高校實施,師生反映有利于提升創業能力。
通過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矩陣,融合案例分析法、項目驅動法、情境模擬法等多元教法,激活學生學習內驅力。通過構建協作式學習場景,設計結構化小組研討任務與開放式團隊創新項目,培育跨學科思維碰撞與非正式交流空間。部署智能教學系統與虛擬仿真平臺,打造沉浸式智慧課堂,運用過程性數據采集技術實施個性化學習路徑推薦,構建“教一學一評一創”四維聯動的數字化育人生態。
(三)實踐訓練
搭建“三四三”實踐訓練平臺。以“知識普及+ 能力提升 + 實戰操作”三階段遞進式課程群建設促進“課創融合”。通過開設創業基礎課程、專業融合課程和實踐課程,逐步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以“課程項目 + 競賽項目 + 創業項目 + 孵化項目”四層次實踐教學項目促進“實創融合”。通過參與課程項目、競賽項目、創業項目和孵化項目,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業能力。以“校級賽 + 省級賽 + 國家級賽”三級賽促進“賽創融合”。通過參加不同級別的創業競賽,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業實踐能力。青島工學院等高校搭建“三四三”實踐訓練平臺,依托校企資源整合與要素雙向流動機制,形成“教育鏈一人才鏈—產業鏈一創新鏈”四鏈貫通格局,在真實問題解決中鍛造學生工程實踐能力與創業能力。
(四)條件保障
1.政策保障
構建創業教育政策支持體系,通過設立專項扶持基金、建立創業項目孵化資金池等舉措,完善創業投入保障機制。同步建立彈性學分互認制度,構建“課程一競賽一實踐”三位一體的學分轉換通道,實施創業成果學分置換政策,形成“政策激勵一資源保障一成果轉化”的閉環支撐體系,全方位激發師生參與創業教育的內生動力。
2.資金保障
大學生創業的資金保障需構建多元化支持體系:政府應設立專項扶持基金,通過無息貸款、稅收減免等政策降低創業門檻;高校需配套創業孵化基金,聯動校友網絡和行業企業設立風投引導基金;社會層面可引入公益創投、眾籌平臺拓展融資渠道,同時建立專業財務托管和導師輔導機制,提升資金使用效率;項目自身需完善商業計劃書,積極參與國創賽等創業賽事爭取競賽獎金,形成“政策托底、校企聯動、社會資本參與、自身造血”的
全周期資金閉環。
3.資源保障
構建“平臺一資源一師資”三位一體支撐體系。優化創業教育基礎設施布局,建設集實驗室集群、產教融合基地、企業級孵化器于一體的實踐平臺矩陣,構建全要素資源保障網絡。
4.師資保障
實施“引智一育才一強能”師資培育工程,建立“雙師型”教師引進綠色通道,搭建行業導師資源庫,通過產教融合研修、創業工作坊、教學能力認證等機制,打造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熱度的專業化師資方陣。
(五)考核評價
構建“三維一體”綜合評價體系。從創業素質、創業能力、實踐能力三方面構建“三維一體”綜合評價體系。通過學校教師、企業導師、基層管理者共同進行考核評價,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創業能力。
注重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在考核評價過程中,既注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創業實踐成果,也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實踐過程。通過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準確地評價學生的創業能力。
六、結語
本文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OBE),設計了一套適用于應用型本科高校的“五位一體”創業能力培養體系。該體系圍繞培養目標、課程建設、實踐訓練、條件保障和考核評價五大核心模塊展開,通過系統化改革實現學生創業能力的階梯式提升。實證表明,該模式不僅顯著強化了學生的創業素養與創業實踐能力,更構建了從能力培養到成果轉化的完整教育閉環,為同類高校推進創業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范式,兼具理論價值與現實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梁建勛.OBE理念下拓展融入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2):75-79.
[2]于丹,宋曉兵,李迎秋等.基于OBE的普適性創業課程體系探析—以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為例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183-189.
[3]高浩.數字化時代\"五位一體\"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教育體系研究[].數字化用戶,2025(20):160-162.
[4]姚美娟,蔣心怡.基于現代產業學院平臺的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研究[].江蘇科技信息,2024(22):49-54.
(作者單位:青島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