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建立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完善國有企業分類考核評價體系,開展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城市國企作為我國國資國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與央企、省企等其他類型國企在功能定位、發展戰略等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加快建立城市國企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對深化國企改革有著巨大的實踐意義。
城市國企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應遵循的原則
評價標準全面性原則
城市國企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要堅持全面性的原則,既要與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的履行等國家戰略相結合,與國務院國資委強調的國資央企“三大作用”“五大價值”相結合;又要與城市發展戰略相結合,更多地融入支持城市戰略、服務民生保障等城市個性化指標,以便更加全面客觀地評價城市國企的作用。
評價指標差異性原則
城市國企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應根據企業的功能定位及所處行業特點,制定差異化的評價制度,確保評價的科學性和客觀性。通過分析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企業應履行的職責與使命,依據“一企一策、一業一策”原則,制定差異化的戰略使命評價制度,避免“一刀切”導致的不公平,確保不同行業、各種類型企業的實際戰略貢獻能夠被準確評估。
評價結果運用性原則
評價結果是否運用,以及運用程度直接影響著城市國企對履行戰略使命的重視程度及積極性。評價結果應與企業的績效考核、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資源配置等掛鉤,與企業績效考核相聯通,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確保城市國企履行戰略使命評價結果轉化為實際成效,推動城市國企在履行戰略使命中不斷優化自身功能,為國家戰略和城市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建立城市國企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的思考
制度建立的邏輯是從“經濟價值”到“綜合價值”的重構
城市國企天然承擔著多重復合功能,既要作為市場主體參與競爭,又要作為公共服務提供者保障民生;既要追求經濟效益,又要維護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戰略性利益。因此,戰略使命評價制度應該構建“經濟一社會一政治”三位一體的價值評估框架,同時將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城市戰略參與等社會責任、政治責任指標納入考核體系,以便實現從“利潤導向”到“利潤導向 + 使命導向”的轉變。
制度設計的目的是對“一企一策”考核指標的積極探索
建立差異化的戰略使命評價制度,一方面可以在確定廣義指標的基礎上,賦予企業自主權,另一方面在總分恒定的基礎上,企業可以根據企業特點和使命差異,自選相應考核指標,形成“一企一策”個性化的評價方案,確保考核結果更貼近實際貢獻。通過設計“一企一策”的考核指標,可以更準確地反映城市國企在履行戰略使命中的實際貢獻,激發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制度確立的成果是對增強各有關管理部門戰略協同的主動踐行
城市國企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的建立,需要政府各部門的協同配合。在制定考核指標的過程中,由國資部門牽頭,實現跨政府部門的信息共享,即打破了條塊分割,統籌了全域行政資源,有助于歸口將相關戰略使命要求導人城市國企,更有助于城市國企避免過多政府部門干預而專心經營,實現資源高效配置;更為關鍵的是,這一制度的建立可以主動增加各有關管理部門的戰略協同,是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增強各有關管理部門戰略協同”的主動踐行。
建立城市國企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的建議
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是一項系統工程,更是一項開創性工作,目前處于創新性探索階段,建議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推動城市國企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的建立:
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完善管理監督體制機制,增強各有關管理部門戰略協同”,同時城市國企履行戰略使命評價涉及發改、工信等多個政府部門,從指標設定到方案確認,從考核評價到結果運用,整個評價過程不是一個國資部門就可以完全把握的,其成功實施需要多個政府部門的協同配合。因此建議市政府層面上要明確總的協調機構,負責統籌協調各方資源,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在具體操作上,建議國資部門牽頭,聯系相關政府部門共同設定評價指標,城市國企在設定的評價指標中自選具體評價指標,相關政府部門在年初對企業自選的評價指標進行審核確定的基礎上,年末對其戰略使命履行情況進行考核。在市級層面統籌領導下,各部門協同配合開展城市國企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可以形成工作合力,確保戰略使命評價的各項要求能得到有效落實,城市國企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可以順利推進。
完善配套政策,強化激勵約束
城市國企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要強化結果運用,結果運用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著戰略使命評價制度的效果。因此建議城市國企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應依據“評價總分恒定,企業自選指標、部門協同配合、國資總體考核”的原則,完善相關配套政策,一是將評價考核結果與城市國企領導班子績效考核、薪酬激勵掛鉤,激勵企業持續優化戰略執行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二是國資部門將根據考核情況形成城市國企履行戰略使命評估報告,并提交市委、市政府,為政策制定提供參考,形成良性互動,促進國資市企與城市發展戰略深度融合,實現共贏。
濟鋼集團轉型發展建設的“濟鋼空天信息產業園”

指標動態優化,確保評價效果
為提升評價體系的靈活性和應對外部環境變化,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評價數據的實時采集、動態優化,提高評價工作的針對性和準確性。要定期根據國家戰略和城市發展需求,適時調整優化評價指標,確保評價體系與時俱進,持續推動城市國企在履行戰略使命中發揮更大作用。建議每年年初根據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及國家、省、市兩會確定的重點工作,結合國家戰略和城市發展的新要求,對城市國企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進行評估和優化,適時調整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不斷完善評價制度,推動城市國企在履行戰略使命中發揮更大作用。
城市國企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的建立,其成功實施需把握兩個關鍵變量:一是以“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三個責任相統一為目標,全面評價城市國企的貢獻;二是以“國家戰略-城市發展-企業功能”三級目標為導向,構建差異化評價模型。唯有如此,才能讓城市國企在服務國家戰略與城市發展中實現“價值共生”,為新時代國企改革提供可復制的“地方樣本”。
(作者單位:濟南市國資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