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來,積極踐行“五為(現場為基、服務為要、履約為本、口碑為王、廉政為盾)”企業市場觀,走實“有為”改革發展路,企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2024年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再創新高,較2019年增長了 220% ;營業額較2019年增長了 195% 。
改革發展歷程及面臨的挑戰
前身是1953年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三局給水工程隊。1962年給水隊調入華北局。1977年鐵四局組建直屬給水工程段。2005年更名為“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市政工程分公司”。2010年,市政分公司整體劃歸新成立的上海工程局,中鐵四局為確保產業板塊的完整性、市場的延續性,于2011年,重新掛牌成立“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市政工程分公司”;2016年,局實施內部重組將局下屬原交通園林公司整體、裝飾公司部分并人市政分公司,市政分公司改制為子公司;2017年,局再次實施內部戰略重組,將直屬海外分公司并入市政公司。
市政公司自1953年組建以來,先后參與國內外40余條鐵路和10余個大型鐵路樞紐以及凈水廠、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公路、橋梁等100余項大中型市政工程施工,業績輝煌,信譽卓著。如今,伴隨著建筑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態勢,企業要想做強做優做大正面臨著一些突出挑戰:一是區域經營失衡問題凸顯。二是經營要素相對匱乏。三是經營人員綜合素養有待提升。為此,堅持市場經營工作“龍頭”地位不動搖,因時因勢踐行“五為”企業市場觀,走實“有為”改革發展之路。
“五為”企業市場觀的具體實踐探索
現場為基,現場聯動市場,走實賦能之路市政公司堅持依托在建項目滾動發展,持續提升生產經營一體化“攬干融合”能力,以一流的現場為市場筑基。一是突出黨的政治建設。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嚴格執行黨委會研究前置程序,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引導在建項目全員增強政治意識,深刻理解“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重要論述,做到統一思想認識、凝聚發展共識。二是強化企業管理基礎。設置每月“會議日”,制定“輪值總經理”制度,請公司領導班子成員思考如何更好地強化企業管理基礎,集思廣益,賦能發展。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嚴格落實包保責任,主動認領經營任務指標,帶頭壓實責任。公司本部將“服務現場、幫扶現場”作為重中之重,幫助現場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取得實際成效。在建項目承擔“現場保市場”職責,發揮與業主“零”距離優勢,快速響應業主單位合理訴求,并按照“誰攬誰干”原則,鼓勵項目滾動發展。三是加強經營團隊建設。各經營聯絡處加強與區域在建項目部協同,積極創造機會,促成高層互動、交流頻次、深化合作關系,持續推進屬地市場資源、核心客戶資源、優質項目資源的實質性培育。堅持精英經營,真正把懂技術、懂成本、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充實到經營一線。發揮在建項目促進市場滾動的積極作用,引導項目經理成為在建項目滾動經營的第一責任人,真正形成經營聯絡處為主、項目經理部為輔的經營格局,全面營造“全員重視經營、主動參與經營、人人都是經營者”的良好氛圍。
服務為要,服務培育市場,走實共贏之路
市政公司持續更新經營理念、優化經營布局、強化服務意識、完善體系建設,以專業的服務為市場強身。一是推進經營理念創新。堅持從客戶角度考慮問題,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贏得客戶良好口碑,不斷擴大“朋友圈”。比如,自2017年進入景德鎮市場以來,以其卓越的施工和管理能力在景德鎮區域深耕細作,推行區域集成化管理,通過設計深化、方案深化“雙深化”工作,節約工期、節省成本,以優質服務在景德鎮贏得了良好口碑,實現以“在建”促“新建”的滾動開發。二是推進商業模式創新。堅持把創新商業模式作為撬動項目“增量”的重要手段,充分發揮企業全產業鏈優勢、技術優勢、資金優勢、品牌優勢,持續加大投資項目經營力度,注重發揮投資撬動作用。比如,公司順利主導主投四局首個鐵路“投建運”一體化特許經營投資項目一一貴池鐵路專用線特許經營項目,刷新了單個中標項目體量紀錄。努力向水利水電、清潔能源等“第二曲線”新興市場進發,戰略性業務再獲新突破,接連中標寧國萬家水庫、洪澤湖周邊滯洪區近期建設工程等5個水利工程,寧國方家水庫工程填補了局中大型碾壓混凝土大壩業務的空白。高度重視海外經營,牢牢把握中東地區發展新機遇,2024年成功中標67.3億元的沙特循環電廠項目,實現了全局工程業態新突破和首進沙特市場新突破。三是推進融合發展創新。深化局先鋒黨建品牌建設,細化市政公司“水韻市政”黨建品牌內涵,策劃開展了“全國勞模進工地、學思踐悟二十大”“學貫二十大、爭當領軍人、建功在眾興”等重點項目黨建聯建活動10余次,勇擔鄉村振興、搶險救災、扶危救困等社會責任,扛牢“國之大者”責任擔當,通過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助力公司成功在池州、阜陽、景德鎮、肇慶等20個地級市取得新突破。
履約為本,履約鞏固市場,走實提質之路
市政公司堅持強管理、提品質、保安全、重履約,打造樣板工程,以高效的履約為市場添力。一是工程建設捷報頻傳。公司持續提升高品質履約能力,不斷提升業主滿意度。2024年全年完成產值100.6億元,首破百億大關。二是科技創新助推生產。成立的黃景新水環境治理創新工作室專注于水環境建設領域科技創新,已在管網提質增效、智能工裝開發等領域形成30余項具有影響力的知識產權成果。研發了小溝槽鏈式開槽機及溝槽防護工裝,在宿松等項目成功投用,進一步適應地貌,提升工效;在12個項目開展BIM應用工作,獲得市政杯BIM大賽一類成果、中國信息協會應用技能大賽一等獎、“智建杯”智能建造創新金獎等多項大獎。三是系統管理協同發力。加大安全生產穿透式管理,強化“吹哨”工作機制,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加深網格化管理,堅持“高壓、嚴管、勤查、倒逼”態勢,提高全員安全意識;通過細化后臺管理制度、強化現場監督監管、深化隱患排查治理、開展多元化教育培訓、緊抓重大風險管控等有效措施進一步完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為企業品牌筑牢安全防線。全年獲安全類榮譽17項,其中省部級、股份公司級安標工地7項。
景德鎮陶溪川凱悅酒店獲評國家級優質工程

口碑為王,口碑拓展市場,走實蝶變之路
市政公司持續做精做優水務環?!叭^產品”,持續擦亮市政品牌,以良好的口碑為市場賦能。一是嚴控工程品質提升信譽度。全年公司共獲質量榮譽類10項。公司通過漳州市污泥處置廠工程首進福建漳州市場,通過三亞市清流園水質凈化廠工程首進海南市場,通過惠州智谷智造項目進入首進惠州市場。二是擦亮品牌提高美譽度。合肥眾興水廠、阜陽四水廠管網等多個項目如期完成通水等節點任務,贏得良好業主口碑,為順利中標太和城鄉供水一體化、合肥三水廠、蕪湖管網攻堅戰等16個水務類項目奠定基礎。三是強化經營基礎擴寬參與度。加強經營要素建設,強化經營基礎管理,制定了年度資質建設計劃,重點推進資質就位、升級優化。
廉政為盾,廉政保障市場,走實干事之路
市政公司大力營造“清風市政”廉潔氛圍,持續加大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企力度,以廉潔的環境為市場塑魂。一是廉潔教育涵養清風正氣。新形勢下公司堅持誠信經營,依法經營,合規經營,廉潔經營,堅守底線、不踩紅線,堅持以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企來引領經營工作。定期開展警示教育,通報違規違紀典型案例,用“案中人”警醒“身邊人”。二是監督體系營造廉政氛圍。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聚力打造“廉潔市政”文化體系,不斷建強“7+N”大監督機制,持續推進“監企共建”聯動。引導全員自覺強化依法合規意識,規矩意識根植于心,學會保護好企業、保護好朋友、保護好自己,嚴禁擅作主張,違規經營。三是作風建設塑造良好形象。加強形勢任務教育,讓員工清醒認識到經營工作與企業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強化“不進是絕路、快進是出路”的危機感和緊迫感,進一步提高經營系統“關鍵少數”抓好經營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引導員工珍惜崗位、真抓實干。加強對經營工作的監督考核,將其與職務晉升、薪酬獎勵掛鉤,讓作風優良、真抓實干、業績突出的人“嘗到甜頭”,在經營工作上營造競相干事的濃厚氛圍。
體會與啟示
鞏固水務環?!盎颈P”
生態環境部近期審議通過《推進“十四五”生態環境領域重大工程實施2025年工作要點》,明確指出要“系統推進生態環境領域重大工程實施,抓住‘兩重’‘兩新’政策機遇,將‘項目大謀劃、謀劃大項目’和‘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統籌結合,優先支持一批跨區域、跨流域、多要素協同治理的重大標志性示范工程?!痹谡邔用嫔?,“雙碳”目標、城鄉供水差異、水資源管理與污染治理等方面仍然在刺激著水務環保行業釋放紅利,我們將牢牢把握政策機遇。
深耕城市經營“主戰場”
市政公司牢固樹立“進城”經營理念,堅定不移做大做強城市經營市場,創新合作模式,搶灘登陸舊改、棚改、城市更新等市場,并擇機切入新基建、未來城市等新領域。加大華東、華南經濟發達地區的開發力度,除了重點跟進萬億GDP的城市,還要延伸營銷觸角,向千億縣、百強縣下沉,努力挖掘“小縣域”的“大能量”。加大與產業投資商、產業運營商及資金方等單位的合作經營,加強與地方政府及平臺公司開展互惠合作,從“跟項目”轉變為“造項目”。
撬動海外市場“新支點”
市政公司堅持以國家政策、經濟熱度、資源密集為導向,聚焦中東、安哥拉等重點國別區域,深耕細作、持續發力,以在建項目為依托,提高區域化管理和屬地化管理水平。從經濟待遇、政治待遇、基礎保障等方面向海外大力傾斜,讓在海外做出貢獻的有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構建“海外優先”的選人用人導向。做細做實市場和項目調查,科學研判海外市場的資金風險、履約風險及衍生風險,推動完善境外業務風險保障體系,提升海外經營風險預防和化解能力。
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勁力同心奮進新的征程。將持續踐行“五為”企業市場觀,走實“有為”改革發展路,向著打造生態環保和城市建設領軍企業的奮斗目標豪邁前行,奮力書寫守護“綠水青山”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