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系列導彈鋒芒凌厲、“胖妞”運-20身姿魁梧、“長劍”巡航導彈氣場強大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讓14億中華兒女熱血沸騰,更讓世界驚嘆。
“全部實現自主研發?!爆F場直播中,央視的解說詞鏗鏘有力。短短7個字,不僅是對我國新一代武器裝備技術實力的凝練概括,更彰顯了中國國防工業自主創新的底氣。
這份底氣源自央國企在戰略性新興領域持續不斷的深耕與突破:航天科工構建起覆蓋空天防御導彈、飛航導彈、彈道導彈的完整武器系統研制生產體系,部分專業技術和核心產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國家空天安全筑起堅固屏障;中國電科研制的世界首型使用數字陣列雷達的預警機空警-500實現 100% 國產化,以“小平臺”撐起“大預警”,大幅提升了我國空中預警探測與指揮控制能力;兵器工業集團順應無人化、智能化作戰趨勢,成功研制并量產各類無人戰車、無人機和反無人裝備,為現代戰場注入了新質作戰力量…
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中央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累計投資達8.6萬億元,僅2024年一年,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營業收入就突破11萬億元,近兩年營收貢獻度提升8個百分點。
“投入”真正轉化為“產出”、實驗室里的技術突破變成真正的“國之利器”,離不開國家層面對科研成果轉化的持續加力?!笆奈濉币詠恚ㄟ^推動開放市場和應用場景,建立采購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綠色通道”等舉措,我國從科技攻關到成果轉化、再到產業化的卡點堵點已基本被打破。
今年9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中央企業中試驗證平臺對外開放服務手冊(2025年版)》,開放中試平臺134個。有關專家表示,此舉堪稱讓科研成果加快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的“關鍵一步”。不僅會打破企業間、領域間的資源壁壘,還為更多的“國之重器”試錯打磨提供了空間。
站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歷史起點上,從抗戰烽火中走來的“共和國長子”,在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加持下,錨定硬核科技與戰新產業、未來產業發生“化學反應”,必將實現更多“從0到1”的新突破。
“全部實現自主研發?!爆F場直播中,央視的解說詞鏗鏘有力。短短7個字,不僅是對我國新一代武器裝備技術實力的凝練概括,更彰顯了中國國防工業自主創新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