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突出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生產性服務業培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這為我國推進制造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對此,我國需從四個方面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
一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高高端制造業的市場占有率。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逐步取得突破,高端芯片的國產替代能力將不斷提升。這在減少對外依賴,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同時,也將帶動國內高端制造業的發展。
高端制造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必須加強技術研發,提高國產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是加快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提高制造業附加值。

2024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僅為16.3%? ,這充分證明,雖然我國制造業規模巨大,但目前仍以傳統制造業為主,應對成本上升和需求變化的能力還不夠強。
因此,必須加快應用先進適用技術,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不斷提高制造業全要素生產率,增強市場競爭力。
三是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布局未來產業,占領未來競爭高地。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緊緊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脈搏,推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應用新技術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這是建設制造強國的必然選擇。
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大部分都是高端制造或者與高端制造緊密聯系的上下游產業。對此,這就要求我們既要深人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融合集群發展,也要建立未來產業的投入增長機制,積極培育未來產業。
四是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其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聚焦重點環節分領域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生產性服務業是產業分工深化和細化的必然結果,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制造業的中間需求,生產性服務業貫穿制造業全產業鏈,對于促進制造業技術進步,提高生產效率,提升制造業附加值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應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深化高層次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改革,促進知識產權、研發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加速發展,積極推動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服務化轉型,加快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編輯/車玉龍統籌/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