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
動態資訊
- 2016世界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發展特點回顧
- 高景一號衛星發布首批影像
- NASA正在研制邊界層吸入推進器 燃油效率可提升8%
-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交付使用
- 俄羅斯中央空氣流體動力研究院開展MS-21-300反推力試驗
- C919翼身組合體靜強度研究試驗順利完成
- 中科院空間中心低電離層電場火箭試驗研究獲突破
- 航天科技集團霍爾電推進研究獲重大進展
- 一箭三星發射成功 快舟火箭完成商業第一單
- 成都富凱公司首次完成A330客艙布局改裝工作
- 我國首個直升機專用激勵系統通過試驗檢測
- 360°環視系統成功進入車載前裝市場
- Dialog 公司推出滿足下一代聯網汽車需求的新型電源轉換器
- 我國大功率混合動力機車極寒環境啟動試驗成功
- 中小型SUV新銳奔騰X40正式下線
- 鐵建裝備公司填補國內軌道除雪技術領域空白
- 馬自達發布第二代SkyActiv-G發動機 能效提升30%
- 歐盟研制開發電動汽車節能空調系統
- 我國攻克高鐵接觸網系統技術難題
- 萬力舒適系列H220輪胎榮獲汽車綠色輪胎等級認證
- ChargePoint 公司推出400kW 超快速直流充電平臺
- 中科院物理所基于憶耦器實現非易失性多態存儲
- 原子開關研制成功或將給計算機帶來變革
- 可記錄腦細胞活動的高分辨率神經芯片研制成功
- 我國完成2架運12間距144km的2.5Gbps機載激光通信
- 超快速磁存儲技術預示未來光磁技術設計與發展方向
- 美國利用輸電線路開發低成本無線通信技術
- 日本企業研制出新型電子黑板
- 我國率先制備出5nm柵長碳納米管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納米傳感器研究獲進展
- 俄羅斯海軍構建水下通信“互聯網”
- 德國ACO Marine公司兩型廢水處理系統獲加拿大型式認證
- 上海海洋大學船舶壓載水檢測試驗室獲授牌
- 芬蘭Deltamarin公司展示未來郵輪概念
- 寶鋼公司成功研發全系列LPG船用低溫鋼
- “3000噸級海警船總體設計”項目通過成果鑒定
- 中船動力研究院研發小缸徑低速機通過CCS型式認可
- 中船重工七一一所交付首套高壓岸電系統船載裝置
- 瑞典阿法拉伐公司壓載水管理系統獲美國海岸警衛隊型式批復
- 羅羅公司為丹麥新渡輪提供推進系統及服務
- 大船工具公司技術創新獲新突破
- 中船黃埔文沖400英尺自升式鉆井平臺交付
- 哈工程牽頭低速機高壓SCR系統項目啟動
- 中外合作在三維碳蜂窩結構研究中獲進展
- 中科大設計出一種儲能性能優異的摻氮多孔碳材料
- 浙江大學研究人員發明“快速多維”制造新方法
- 中科院多功能耐久性超疏水材料研究獲系列進展
- 美國制備出直徑僅3個原子的電線
- 南京理工大學研制出新型二維材料銻烯
- MIT制造石墨烯新結構形似海綿,強度高于鐵
- 中科院研制出抗超臨界水氧化的超高速滲鋁技術
- 英國研究人員打出最復雜、牢固的人工分子結
- 我國可溶性有機小分子太陽能電池研究獲進展
- 中核集團AP1000在役檢查技術在全球首堆成功應用
- 中國航發航材院研發成功新型石墨烯鋰離子電池
- 中科院廣州能源所1kW自航式波浪能裝置河試成功
- 松下推出超薄可反復彎曲柔性鋰離子電池
-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取得核廢物再循環技術突破
- 西北工業大學鋰硫電池研究獲新進展
- 中科院研發出基于鈉離子電解液的新型高效雙離子電池
- 中美合作燃料電池陰極高效氧還原催化劑研究獲突破
- 新型高壓高溫循環泵助煤氣化技術邁入清潔高效時代
- 我國研制成功世界上最亮的可調極紫外光源
- 中科院量子精密測量方向研究獲重要進展
- 無人機升級激光三維成像技術 助力山區樹患精準測量
- 日東精工推出適合多品種少量生產的鎖螺絲機
- SLC-25GA數控雙軸不落輪對鏇修設備通過技術審查
- 用于爆炸危險區域的非接觸式角度傳感器Ri-DSU35通過認證
- 芬蘭成功開發世界首款高光譜移動設備
- 電科院完成互聯網在智能電網中應用關鍵技術研究
- 面向油氣勘探開發的地井電磁測量采集系統開發成功
- 可自動報警的彎道會車智能預警系統推出并投用
- 太空儀器提高鏡片的制造精度
- 用于航天醫學研究的骨骼掃描儀促進醫療研究進步
- 四川成都
——創業之城,圓夢之都 - 成都市部分軍民融合產業園區(特色基地)簡介
- 科技驅動下的未來海上戰爭形態展望
- 復合材料泡沫夾芯結構表面疏松缺陷研究
- 航天軍轉民數據庫
- 軍轉民推廣技術
- 民用科技成果
- 簡訊
- 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