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森
八大“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說:我國過去國內主要矛盾——“我國的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基本上解決”,當前“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的實質,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立的情況下,也就是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決議”根據這種情況規定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當前的主要任務和各個方面的政策。毫無疑問,充分認識當前主要矛盾,對于完成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會有莫大幫助的。
那末,我國當前國內主要矛盾究竟是怎樣的矛盾呢?
有些同志認為這就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同不能滿足這種需要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我認為這種了解是片面的、膚淺的。
大家知道,在社會主義改造取得基本勝利之前,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即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按其實質來說,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那個時候,國內有幾種生產關系(社會主義的,資本主義的,小、私有的)同時并存,社會主義大工業雖然和它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是相適應的,但是,就整個社會來說這個生產力已為當時社會上所存在的資本主義和小私有制的生產關系所不能適應。工業和農業的矛盾、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都是這一矛盾的表現。就這個意義說:可以講那個時候落后的生產關系阻礙著先進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因此,當時首先要解決的是生產關系的問題,只有改變了生產關系,我國社會生產力才能獲得充分發展的廣闊場所。現在這個問題巳經基本上解決。落后的生產關系已經為先進的生產關系所代替,這就引起主要矛盾的轉化,新矛盾代替了舊矛盾。
新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應該首先指出,決不能把“決議”中所提到的人民群眾的需要僅僅了解為物質上的精神上的生活需要,尤其不能把這種需要看成是人民群眾僅僅憑主觀愿望提出來的。“決議”上所提到的人民群眾的需要首先是先進生產關系所提出的生產的需要。過夫的小農不能容納拖拉機、載重汽車、現代農業技術,而合作起來的農民則迫切需要這些東西;手工業合作化以后,大多數手工業就需要逐漸向機械化過渡,而這就需要機器;公私合營企業也需要技術的改造和擴大,等等。其次,人民也提出了大量的生活上的需要,而人民之所以能提出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也是由于生產關系的改變。這樣,就產生了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新的矛盾:生產關系是先進的,生產力是落后的,生產力不能滿足生產關系所提出來的需要。為了滿足這種需要,生產力就得迅速地發展,因而先進的生產關系成了生產力前進的主要的動力。
于是,就發生了這種情況:最初,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矛盾表現為落后的生產關系阻礙著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而現在,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矛盾則表現為落后的生產力不能滿足先進的生產關系的需要;最初,生產力的發屢推動著生產關系的改變,而現在,先進的生產關系則推動著生產力前進。這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法在我國的活生生的表現。
由此可見,我國當前主要矛盾同過去的主要矛盾一樣,也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的一種表現形態。這個矛盾,同過去的矛盾一樣,會在許多方面表現出來。過去先進的生產力和落后的生產關系的矛盾表現在社會力量方面就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盡管我國民族資產階級對社會主義改造采取了積極接受的態度,但作為一個階級,它仍是落后的生產關系的代表。現在的先進的生產關系和落后的生產力的矛盾表現在社會力量方面就是先進力量和落后力量的矛盾。什么是社會先進力量和落后力量呢?我認為社會先進力量就是一切推動著當前主要矛盾的解決的力量,這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及其先進分子,其中不僅包括工人、農民及其先進人物,而且包括積極接受社會主義改造、努力發揮力量來建設社會主義的資產階級分子及其先進人物。社會落后力量就是一切阻礙著當前主要矛盾的解決的力量,其中不僅包括反革命分子、反抗社會主義革命的剝削者,而且主要的包括官僚主義分子、貪污分子以及人民內部阻礙著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切消極力量。因此,社會中先進和落后的斗爭就是當前主要矛盾在杜會力量方面的表現。
我國當前主要矛盾當然也在其他方面表現出來。
有些同志認為過去的主要矛盾是政治上的矛盾,現在的主要矛盾是經濟文化上的矛盾,由于現在的主要問題是發展生產力,甚至有些同志認為現在的主要矛盾是人和自然的矛盾。從上面的分析看來,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不管是過去也好,今天也好,主要矛盾都是社會的根本矛盾,即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
不過過去問題主要在生產關系方面,今天問題主要在生產力方面。
正確認識我國主要矛盾的轉化以及當前的主要矛盾,對于我們的工作有極大的意義。第一,只有正確認識我國當前的主要矛盾,才能真正了解為什么黨和全國人民的當前的主要任務是“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對我國當前的主要任務有了真正的認識,我們才會主動地、積極地從各個方面來為這個任務的實現而奮斗。
第二,認識了主要矛盾的轉化,我們才能認識我國的革命任務巳經從社會革命轉化為技術革命。過去主要是解決生產關系問題,現在是解決生產力問題。改變生產關系與改變生產力在速度方面、方式方面是有區別的。大家知道,生產關系不變則已,只要它具備了一定條件,要變時變起來就是非常迅速的。我國封建的生產關系的改變(土地改革)、資本主義和小私有制的生產關系的改變(社會主義改造),為時都,不過幾年,都是經過一系列的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來實現的。但是,把我國從落后的農業國改變為先進的工業國,卻不是幾個群眾運動能夠實現的,這需要細致的一點一滴的艱苦工作。技術革命并不像社會革命那樣劇烈而迅速。如果不了解主要矛盾的轉化,還是抱著搞群眾運動時的工作方法和心情來從事經濟工作和文化工作,就會莽撞地闖出一些禍事來。
第三,認識我國主要矛盾的轉化,才能認識我國社會矛盾的性質已從對抗性的轉化為非對抗性的。過去,先進的生產力和落后的生產關系的矛盾主要表現為階級對抗;現在,先進的生產關系和落后的生產力的矛盾主要表現為先進和落后的矛盾,這個矛盾基本上是非對抗性的矛盾,即勞動人民內部的矛盾。階級對抗只能用適合于我國情況的階級斗爭的方式來解決,而先進和落后的矛盾則應該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式,必要時也用法律、紀律制裁的方式來解決。從這里,我們就可以了解到: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已經不是解決今后社會矛盾的主要方式了。由此可見,伴隨著主要矛盾的轉化,發生了社會主要矛盾性質的轉化,和解決社會矛盾的主要方式的轉化。(至于解放臺灣和反對帝國主義及一切反革命勢力的斗爭,當然都是階級斗爭,這些斗爭會隨著局勢的發展有時緊張、有時緩和,這些斗爭只有在臺灣解放之后,帝國主義在世界上消滅之后,才會結束。)
先進的社會制度和落后的生產力的矛盾,就整個社會來說、就整個歷史時期說,是唯一的主要矛盾,一切其他矛盾的解決都應該以它為中心。但是,這并不排斥社會各個方面在不同時期還有它自己的主要矛盾。
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已經基本解決,但是這個矛盾還遺留著一些殘余問題有待于解決。在目前,各公 私合營企業的主要矛盾當然不是這個矛盾,而是發展生產問題,正如劉少奇同志在他所作的政治報告中所說的,對于公私合營企業,目前的任務是“應當按照各行各業的特點和社會經濟的多方面的需要,分別解決它們發展中的具體問題”。但是這個階級矛盾的遺留問題必須最后解決,因此,在一定時期,在公私合營企業方面,解決這個階級矛盾的殘余還會暫時成為主要問題。
在農業方面,由于我國工業在第二個五年計劃內還無力使它充分現代化,因而在現有生產工具水平上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仍然是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在農業方面的主要問題。至于目前,“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必須保證現有的一百萬個左右合作社盡可能增加生產和增加社員收入。”
在工業中,重工業是中心,因此“決議”指出“必須繼續堅持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
在思想工作方面,目前還不能認為無產階級思想和資產階級思想已經不是主要的思想矛盾。固然,思想上的矛盾不一定是無產階級思想和資產階級思想的矛盾,階極的矛盾是要完全消滅的,思想上的矛盾如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矛盾是會長期存在下去的。但是在我國目前,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才基本上解決還未完全消滅,由于思想改造需要特別長久的時間,這時說思想矛盾主要的已經不是無產階級思想和資產階級思想的矛盾還為時過早。劉少奇同志在八大政治報告中說:“我們要用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去武裝知識分子和人民群眾,對封建主義的、資本主義的思想進行批判。……改造舊的思想意識比改造舊的生產關系更困難些,更需要時間。我們必須繼續加強思想戰線上的工作。在我們對于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思想體系進行批判的時候,我們對于舊時代有益于人民的文化遺產,必須謹慎地加以繼承。”因此,我認為為了完成我們的主要任務,在思想斗爭中不應該把反對資本主義思想放在次要的地位。
在國家工作中也有其主要矛盾。劉少奇同志說:“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形勢,目前在國家工作中的一個重要任務,是進一步擴大民主生活、開展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國家工作是為生產力的發展服務的,但國家工作中,各項工作目前又應圍繞進一步擴大民主生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譬如適當地調整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職權,“這也是符合于擴大民主生活、克服官僚主義要求的。”
這些都說明,我國當前主要矛盾的問題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相當復雜的。除了整個社會的主要矛盾之外,在各個方面的不同時期還會有它自己的主要矛盾。因此,僅僅認識當前整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不夠的,因為并不是一切的人都直接從事變農業國為工業國的工作。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工作崗位,如果他只了解當前整個社會的主要矛盾,而不了解自己工作方面當前的主要矛盾,他就很難作好自己的工作。作不好自己的工作,為整個社會的主要矛盾的解決而服務就成為一句空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