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六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和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次代表大會勝利閉幕了,我們表示熱烈祝賀!
兩個會議受到黨中央的親切關懷,經過全體委員和代表的努力,開得生動活潑,很有成效。兩會分別總結了過去四年的工作,修改了章程,選舉產生了新的領導機構,確定了今后的任務。這對于鞏固和擴大我國青年愛國統一戰線,進一步搞好學生工作,將起重要作用。
五四運動以來,我國青年運動和學生運動的一個光榮傳統,就是高舉愛國主義旗幟,把“拯救中華”、“振興中華”作為廣大青年和學生的崇高使命,并把愛國運動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結合起來。這次青聯和學聯會議,繼承和發揚了這個光榮傳統,圍繞愛國主義這一主題,確定了新時期青聯和學聯的任務。青聯會議提出的主要任務是:高舉愛國主義旗幟,最廣泛地團結全國各族各界青年,充分調動各方面青年的積極性,促進青年健康成長,為振興中華、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而努力奮斗。學聯今后的主要任務是:團結全國同學,為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繁榮昌盛,發憤學習,努力成材,英勇奮斗。兩會在共青團十一大、六屆人大和六屆政協一次會議之后,鮮明地把愛國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反映了這一代青年對時代精神、對自己歷史責任的深刻理解,說明青年正在按照黨所指引的方向前進。
烏蘭夫同志代表黨和政府在兩個大會上的講話指出,青年要有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建國之才和效國之行。這話言簡意賅,意味深長,值得每個青年和學生深思。情、志、才、行,情是基礎,志是根本。青少年時期立什么志,對人一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諸葛亮說“志當存高遠”。我們今天的高遠,應該是國家的繁榮和統一,人民的幸福和安寧,事業的成功和發展,一句話,志在振興中華。鴻鵠高飛,鯤鵬展翅,為了振興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為了我們的業績彪炳千秋,我們這一代青年要比鴻鵠飛得更高,比鯤鵬飛得更遠。
為實現報國之志,青年要有獻身精神,奮勇開拓。歷來的有志者,成功之道在于開拓進取。現在,為在本世紀內實現工農業年總產值翻兩番,黨中央制定了許多戰略措施,為青年施展宏圖大志提供了用武之地。每個有志報國的青年,一定要發揚“好兒女志在四方”的傳統,以國家繁榮昌盛為己任,“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艱苦哪安家”,在創業中求得歡樂和滿足,用青春的熱血澆灌祖國每一寸土地,把自己的名字刻在開拓者的豐碑上。實現報國之志要有建國之才作保證。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尤其需要我們這一代青年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對此,兩個會議都作了詳盡的討論和研究。我們相信,青聯組織一定能夠發揮智力優勢,為廣大青年開辟成材的道路,為提高我國青年的知識和技術水平作出新貢獻;學聯組織也一定能積極為廣大同學的成材鋪路,給他們提供方便、創造條件。每個青年,無論是在校學生,還是就業或待業青年,都要明確學習目的。我們的態度是既要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又要增強實際工作能力;既要學習好,又要做好本職工作;既注重文憑,又不唯文憑。這樣,每個青年都能在自己活動的領域里成材,為社會主義大廈添磚加瓦。
胡耀邦同志最近號召:“毋忘團結奮斗,致力振興中華。”這個號召指明了團結和愛國的關系。這次青聯和學聯會議,以此為指針,充分體現了各族各界青年的團結,提出了促進全國青年大團結的基本原則和許多具體方法。我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我們的團結建立在愛國主義的基礎上。不但要團結社會主義勞動青年、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青年,而且要團結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青年,包括臺灣、港澳和海外青年同胞,結成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這樣,我們就能在祖國的建設和統一事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青年們,攜起手來,朝著祖國的美好未來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