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閣
人生短暫,如白駒過隙!歲月倥傯中經歷的所見所聞卻是不少,書之竹帛,譬喻流水沉渣,譬喻行云散記。
去年我編了一個《滄海泛憶》的集子,(三聯書店出版)與《行云散記》可謂姊妹篇,因為都寫的是生活腳印,友情緬懷,文藝漫談。
這本《行云散記》的集子內,我選進了三、四十年代的四篇舊作,雖然很粗糙,但寫了真實。當時我還年輕,還不
解放時我剛滿三十五歲,我在新社會度過了寶貴的中年。時代變了,我開始成熟了。我依然樂于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追求真理的正直人。可是生活中的體會,似乎有的時候“正直”不太受歡迎,反之還會遭遇冷漠和打擊。為此,身邊的老吳嫂每每目睹我的狼狽,總要嘆息地說:“走方步是走不通的。”她指的“走方步”,即正直的意思。但我已經走了一輩子方步,改不了,也不愿改了,于是有時就會碰壁。豈止碰壁,有時竟會招來一些可怕的嫌嫉和誹謗,十年動亂中,我就成了被恣意誣陷的“革命”對象!而我并沒氣餒,我相信真理。一位老友曾勸我不要太耿介了,我告訴他:“獨耿介而不隨兮,愿慕先圣之遺教”,(《楚辭》“九辯”)師法古訓,有何不可?至于那種混淆黑白,“指鹿為馬”的“革命家”,其實與馬列主義者毫無相同之處,最終必定崩潰,這是歷史證明了的。我認為做人要正直,這是根本,是起碼條件,尤其從事寫作的人,首先應當是個正直的人;正直的人才能明辨是非,才能寫出于國家人民有益的文章;屈原如是,魯迅如是。我欽佩這樣的作家,他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民族魂的典范!我也有志于學習他們的愛國、愛民的精神,用我的拙筆,寫寫對國家人民有益的文章,我把這看成是自己的神圣職責。
這本集子里我選了近幾年寫的十八篇小文,其中有往事回憶,我寫了個人與國家的過去,痛苦的過去;我也歌頌了盛世的今天,蒸蒸日上的今天;我記念幾位偉大的老革命家和卓越的作家;我還抒發了我對一些文學戲劇的管見。我企圖借此為精神文明的建設貢獻棉薄,我也愿借此志慰我終于迎來了幸運的晚年!
一九八三年七秩誕辰后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