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安
“人事間諜”從事的是搜集與招聘、應聘、職務的升降等有關的信息的間諜。不妨讀一則實例。
近年來,美國不少州的法律規定,雇主要為雇員購買醫療保險,用以支付雇傭期間的醫療費。這使得雇主對應聘者是否有不良嗜好,甚至不衛生習慣;是否愛好冒險,駕車是否小心等都十分關注。可是,應聘者為了能被錄用,往往隱瞞這些。因此,必要時雇主只能請人事間諜出馬。
紐約有家飲料公司要招雇一名推銷員,由于薪金優厚,應聘者數以百計。最后,公司終于選中了一名男青年道格拉斯。他強壯健美,樂觀開朗,反應靈敏,口才極佳,是理想的人選。然而老板對他還是不放心,決定聘請人事間諜對他進行密查暗訪。
間諜在道格拉斯鄰居和親友處均沒“挖”出對公司有價值的情報,但是卻得知他最近購買了一臺無線電話機,于是決定對他進行監聽。結果知曉他最近迷戀上了登山。
飲料公司老板斷然決定不用道格拉斯。理由是:迷上登山的人是很難自拔的,而登山的傷殘率實在太高了。
人事間諜不僅為雇主服務,而且為應聘者服務。這里也有一則新近的實例。
伊藤是大阪大學的尖子生。畢業前,許多大企業的人事主管紛紛找他,請他到本企業任職。
可是,伊藤卻很有主見。他認為選擇就職公司的主要依據,應是自己在該企業是否能較快升遷;而在日本,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上司,特別是總裁對自己的好感。
伊藤酷愛歐洲古典音樂,欣賞水平不低。他期望將來的領導要有同樣的愛好。
怎樣才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這樣的總裁呢?他把任務委托給一家“人才信息公司”的情報員。
回音不久就來了。情報員不僅給了他好幾位有相同愛好的總裁及公司的名單,而且還注明他們各自特別欣賞哪一位音樂家的作品,及經常光顧哪家音樂廳。
伊藤挑選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的總裁最喜歡肖邦的作品,因為他最熟悉的也是肖邦。
聰明的他沒有急于向總裁表明自己的愛好,或向總裁大談肖邦的偉大。他只是每到周末,總是一個人到總裁常去的音樂廳就座。自然,伊藤與總裁相遇了好幾次。
總裁對這位熱愛外國古典音樂的孤獨年輕人漸漸顯出了興趣,有時便同他攀談幾句。兩人慢慢熟了。一次伊藤借機把話題拉到了肖邦。這時,總裁的話當然多了。
伊藤不失時機地贊美肖邦,發表中肯而富有見解的看法。
總裁既驚訝又興奮:想不到自己的下屬中竟有這樣一位知音!
于是,他們的關系逐漸密切。
后來,伊藤果然升遷較快。
(責任編輯/宋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