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里夫先生十分渴望成為“大師級”的預言家。他在4月號美國《焦點》雜志上警告大家:在即將到來的第三個千年,最可能給這個世界帶來滅頂之災的可預見事件當中,核戰爭的概率達到1/1000——遠遠高于小行星撞擊地球(1/50000)、新的疾病和病毒傳播(1/250000)或者火山噴發(1/10000000)!
毀滅人類的最大殺手可能是人類自己——世界上現有核武器的總當量相當于廣島原子彈的60萬倍。而大大小小的局部戰火、恐怖活動乃至失誤性操作,都足以導致生命的冬天一朝降臨。那么,凍結災難、避免災難的路徑何在?“大師”沒有——也不可能提供——生活在當今世界不同角落的人們,當然因其不同的價值取向,在思考自己的位置,校正自己的路向。
5月的中國,或許已提前意識到“多事之秋”忠告之不謬。駐南大使館突遭轟炸,立即引發國人激憤;而于外交上的應變、政治上的謀略、經濟上的承受等等對國力的綜合考驗,確為近20年來所鮮見。僅以經貿領域而言,本已峰回路轉的中美WTO較量再添變數;所有關注中國下一個千年在國際社會的地位與影響的人們,不能不對此投以焦灼的目光。本刊及時組織力量,在本期推出“在華美商投資信心調查”及相關報道,既是從財經角度對新聞事件的追蹤,更希望透過數據,真實地反映趨勢,冷靜地觀照對策。
發布可能降臨于斯的“核彈警報”,正如“大師”一樣,意不在制造緊張而在喚起警惕;而凍結災難、避免災難的最有力武器,莫過于在聲討“瘋子”行徑的同時,讓真理與正義的量級不斷增長。正是基于這一前提,中國改革開放的步履決不可放慢,融入世界大潮的信念決不可動搖。
5月的聲音匯成吶喊的海洋;我們已經聽到了理性的主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