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強
山東省青州榮軍醫院(262500)
關鍵詞腸激惹綜合征推拿治療心理治療
腸激惹綜合征是胃腸道常見的功能性疾患,多與精神因素有關,多見于青壯年?;颊哂懈雇?、腹脹、腸鳴、腹瀉和便秘等癥狀,常反復發作,纏綿不愈。筆者采用推拿結合心理療法治療28例,效果顯著,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28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4例;年齡最小者22歲,最大者53歲;病程1年以內者4例,1~2年15例,3~6年7例,7~10年2例。セ頰吖餐的癥狀是:腹瀉,排粘液便,每日數次,或腹瀉與便秘交替,伴腹痛、腹脹。糞便鏡檢一般無白細胞或膿球,鋇灌腸及結腸鏡檢查均無異常發現。而且患者均接受過其它醫藥治療,效果均不明顯。
2治療方法
2.1推拿①對有棘突偏歪且有壓痛的節段者,令病人取坐位,術者作腰部旋轉復位手法,一般向患側旋扳,被復位的棘突有彈跳感和彈跳聲。②病人俯臥位,沿腰部棘突兩側到骶部用滾法治療約5分鐘,再沿腰部棘突兩側到八逷穴,往返按揉4~6遍,以酸脹為度,最后直擦腰背部督脈及橫擦骶部,以透熱為度。病人仰臥位,先逆時針方向摩腹,以上腹慢移至小腹,重點取中脘和天樞;然后掌根揉中脘、關元、氣海,共20分鐘。每日1次,6次為1個療程。
2.2心理療法醫生要做到關心同情患者,與病人家屬建立良好的關系,使他們對醫生產生極大的信任感,然后用心理疏導等方法,讓患者了解本病的病因、發病機理、性格弱點及屬功能性可完全治愈,無后遺癥,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加強自我調理,樹立治療信心。
3療效觀察ゾ過1~3個療程施治,全部患者大便成形,無粘液,每日1~2次,腹痛、腹瀉消失。對22例患者隨訪2~5年,其中20例未見復發,2例因飲食不慎導致癥狀復發。
4典型病例ヂ濫常女,32歲,農民。1995年10月4日初診。1年來患者大便每日2~4次,最多6次,水瀉或爛糊便,瀉時左腹痛,便后痛減,患者自述腹脹,納呆,口干,口苦。半年前,患者之母因結腸癌去世,腹瀉為主要癥狀,患者自疑為腫瘤。曾經中西醫多種方法治療,效果不明顯。體檢發現腰3棘突側歪且有壓痛,給予定點旋轉復位,推拿及精神治療后,1個療程大便成形,2個療程每日排便1~2次,諸癥消失。隨訪3年未復發。
5體會コ激惹綜合征,過去稱結腸過敏。往往生活壓力和情緒緊張是發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療時要解決患者思想矛盾,幫助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如有T9~T4間某一節段后關節錯位,刺激相應節段交感神經,導致胃腸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因此,必須給予復位。按摩中脘、關元、氣海等穴,有健脾疏肝、補腎調肝、增土補元的作用。此外,本病患者應避免刺激性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