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良 趙樹權
河北省軍區石家莊裕東干休所衛生所(050031)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推拿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常見的病癥之一,患病后,對患者的生活、工作、學習和勞動均可造成很大影響。多數可根據詳細病史、臨床檢查和腰椎X線片及CT掃描作出診斷。目前治療此病方法很多。筆者采用推拿手法松解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0例,療效滿意。
1一般資料ケ咀30例病人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齡最小者21歲,最大者68歲,其中20~30歲3例,31~40歲5例,41~50歲10例,50~60歲9例,61歲以上3例;病程最長者8例,最短者3天。腰4、5椎間盤突出20例,腰5骶1椎間盤突出10例。全部患者均進行CT掃描證實。
2治療方法ゲ∪爍┪裕雙手向后平放,雙腳分開,醫者立于一側。
2.1腰部放松法從患肢足趾開始向上經小腿、大腿、臀部至腰部止,用摩、滾、揉拿法,往返3~5次。
2.2循經點穴法用點按法施于涌泉、昆侖、承山、委中、殷門、陽陵泉、足三里、承扶、環跳、腰眼、腎俞及腰椎旁阿是穴3~5次,根據病情選用彈、撬、剝法于腰椎病變部位,操作完后用手掌于腰部作120~160次橫位搓法。
2.3伸直背屈法患者仰臥,雙下肢放松伸直,術者用上肢環抱患者下肢小腿并用手固定膝關節,另一手握拿患肢踝部,逐漸抬高患肢。待抬高到一定程度時背屈踝關節3~5次,以牽拉坐骨神經及后肌群,松解粘連,使突出物避開神經。
2.4屈膝屈髖旋轉法助手用雙手固定患者兩肩,醫者使病人盡量屈髖至腹壁,腰椎緊貼床上,一手扶住病人屈曲的膝部,一手推動兩足,使腰部與骨盆發生左右扭轉。
2.5俯臥后伸法患者俯臥,兩下肢伸直,助手雙手固定病變腰椎,醫者雙手環抱患者大腿,使之后伸至最大限度,猛然向上用力,重復2~3次。
2.6斜扳復位法患者側臥下面的腿伸直,上面下肢屈膝屈髖,術者面向病人,一手按于病人肩部,一手肘按于髂骨,以病變節段腰椎為支點作相反方向緩緩用力扳動,一般可聽到咔嚓聲。先患側后健側,每次20~25分鐘,每日1次,12次為1個療程。
3治療結果
3.1優良:癥狀完全消失或接近消失,直腿抬高可達85°±,能恢復原工作。24例,占83.33%。
3.2好轉:癥狀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較治療前顯著改善,可擔任較輕工作。5例,占13.88%。
3.3無效: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改善。1例,占2.77%。3.4加重:癥狀體征較治療前加重。無。プ苡帕己米為97.21%。
4典型病例ネ蹌襯常男,50歲,農民。主訴:左腰腿疼痛半月,不能下床,半月前割蕃茹藤時腰部扭傷,當天下午腰部疼痛,第四天左腿后側至小腿外側放射性疼痛,屢經治療無效,于1996年10月18日入院。診斷: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癥。(L5~S1左側)。入院當天推拿復位,連續治療8天,臥床休息10天,半個月后已能下床活動,1個月后能參加輕度勞動,2個月后已能參加一般勞動,隨訪至今未曾復發。
5討論パ椎間盤突出癥又名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癥,主要是指纖維環破裂后,髓核向外突出壓迫臨近脊神經的病癥。目前主要采用推扳減壓髓核摘除術和以牽引配合推拿治療為主的保守療法,兩種治療方法的目的都是消除髓核對脊神經的壓迫,而手術治療所帶來的并發癥又使絕大多數的患者不易接受,因此,保守療法引起廣泛的重視。ナ址ㄖ瘟票靜〉腦理主要是疏筋活絡,松解粘連,以使突出物復位,依靠自身的經絡調節達到治療本病的目的。首先,推揉舒筋使背部脊柱兩側的肌肉、韌帶得到放松,使粘連得到松解,使椎體間的小關節得到滑利。其次,按點揉撥壓痛點及局部俞穴,起到刺激經絡的作用。再者,伸腰牽引使椎間隙增寬,依靠人體的負壓配合指壓使突出髓核復位或改變其壓迫位置,從而達到消除癥狀的目的。同時針灸理療對于鞏固療效也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