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咸平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中醫院(210003)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點按穴位治療導引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簡稱"腰突癥",為臨床常見,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發病率占腰腿痛病人的15%以上。近6年來為了適應社區醫療此類患者的需求。在尋求古訓、博采眾法的實踐中,我們選擇了點穴按壓法;同時利用患者的自身能動作用,配合深呼吸協同治療。在19例患者中,僅2例不合作者無效。其他17例效果頗佳。現總結歸納如下。
1臨床資料17例病人均為門診、急診、出診收治。并經X線查檢或CT檢查明確為"腰突癥"。病程1個月以內6例,6個月以內4例,1年以內3例,3年以內4例。X線檢查:椎間隙變窄,生理前曲減少或消失。5例CT檢查提示髓核突出或椎間盤膨出。患者均有下腰部鈍痛或隱痛,甚者有麻木感,淺感覺減弱等臨床癥狀,大多數有外傷史。下肢放射痛沿坐骨神經區分布,病程長者伴患側下肢肌肉萎縮。腰椎外觀伴有不同程度的側彎。痛點多在L4-5或L5~S1之間棘突旁1~2cm。15例為單側腰腿痛,2例為雙下肢交替疼痛。病變處壓痛、放射痛明顯。
2治療方法
2.1拍打法沿督脈百會向下至長強用空心掌依次拍打諸穴以疏通經絡、疏理氣機。按病程長短重復5到8次。瀉其有余之病氣。
2.2平揉壓放法沿督脈長強至大椎用掌心依次平揉諸穴5到8次并在疼痛部位重點平揉壓放。每平揉9次壓放3次。補其不足之正氣。
2.3點穴法以雙手食指選督脈之百會、玉枕、大椎、命門、腰陽關、腎俞、長強及膀胱經之環跳、承扶、殷門、委中、承山點穴,再對捏太溪、昆侖。以通絡止痛。
2.4按住分繃和調息法以找定的壓痛處對應的腰骶椎為中心點從患者右側交叉雙臂以相反方向用兩手小魚際沿脊柱向兩端用力按住緩慢向上下分繃,同時患者做均慢細長的深吸氣。然后兩手快速收回到原位,患者也快速用力呼氣。此法反復9次。以圖里應外合,調和糾偏。
2.5最后用空心掌從頭頂百會到長強,再從環跳到兩足跟沿經絡拍打3到5遍即可,鼓動氣血運行。ヒ隕現瘟潑咳1次,對下肢萎縮者可再做些腿部按摩,因人而宜。
3結果
3.1療效標準痊愈為經治療腰痛完全消失,腰部活動自如,能正常工作;好轉為經治療腰腿痛減輕,腰部活動欠利;無效為治療腰腿痛無改善。
3.2治療結果17例患者中痊愈15例,占總數88%;好轉2例,占總數12%,總有效率為100%(說明:曾有2例病人因沒有堅持治療及其他原因故沒有放在此總結中)。
4體會プ酆涎≡褚隕現瘟品椒ㄖ斡"腰突癥"的機理是多方面的。從督脈、膀胱經、腎經入手進行點按揉打,具有舒筋活血、解痙止痛、培補元氣等作用,能改善肌肉血管的彈性,促使患部氣血運行流暢,以及病理產物的吸收和排泄,加速突出髓核中水腫的吸收。松弛棘間肌的緊張。使突出的椎間復位,使其與神經根分離,緩解神經根周圍組織的機械壓迫和化學刺激,起到理筋整復的作用。ピ謔址ㄖ瘟頻耐時,患者配合作深呼吸。充分調動患者的自身積極因素,內外的共同作用使腹內產生高壓,椎體后韌帶拉緊而迫使突出物還納。按壓分繃和深呼吸同步,外力和腹內高壓從多角度,從自然生理性的變化改變了突出物與神經根的關系。又因為患者取俯臥位,醫患雙方有口令協調一致,注意力集中,避免了因強迫體位和突發性用力可能導致的意外損傷。所以此法安全可靠,操作簡便易捷,療效好,病人樂于接受。很實用于社區基層門診工作的需要。我認為很值得在社區醫療中廣泛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