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湛江市第一中醫院骨科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老年性痛足封閉治療索引治療手法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好發于中青年,但隨著CT檢查的普及,許多“腰腿痛”的老年患者大部分被證實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我科自1997年6月至2000年6月收治60歲以上“腰腿痛”患者136例,其中經CT檢查證實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12例,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54例;年齡從60~78歲;突出部位L1~L5間隙以及L5~S1間隙,另外24例“腰腿痛”患者中有2例L5~S1椎體轉移癌,1例L1椎體結核,1例股骨大粗隆惡性腫瘤,7例L4或L5有I°或Ⅱ°滑脫,13例臨床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但未行CT檢查,故未收入本組病例。臨床表現與檢查為:腰痛102例,下肢放射痛80例,下肢麻木108例,間歇跛行62例;腰CT檢查有112例。
2治療方法
2.1治療前準備:行心電圖、血糖、血尿、大便常規、腹部B超檢查,目的排除心肌梗塞、腹水、腹內占位性病變、胸梗阻等,并復習X線片、CT片,排除腰椎滑脫、骨質破壞以及椎管內腫瘤。
2.2痛點封閉:應排除糖尿病患者及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藥物用2%利多卡因1.5ml加強的松15ml,用9號注射針頭,沿腰椎旁的痛點進針,直至患者覺有麻脹感時回抽,若無血則可緩慢注藥。注藥后觀察患者30分鐘。
2.3腰椎牽引:痛點封閉后第二天,患者覺得疼痛、痙攣癥狀減輕,可予以仰臥位牽引(老年人心肺功能較差,俯臥位易致心肌缺血、呼吸不暢),牽引重量為體重-10kg,牽引時腰部加一軟墊,使腰向前弧度加大,但要讓患者能耐受。2.4手法治療:2.4.1患者俯臥位,術者用手掌根按于患者腰部,一手按對側髂嵴,來回用力,使腰背、臀、下肢搖擺5~10分鐘,再沿兩側豎脊肌至下肢坐骨神經走行處點按(從上至下)5~6遍。2.4.2患者仰臥位,術者一手按著患者膝部,一手抓住同側小腿遠端,使髖關節向各方向旋轉及屈伸,借此松解腰大肌、髂肌、梨狀肌、臀中肌粘連處。
2.4.3患者側臥位,術者運用斜扳法糾正患者腰后關節紊亂,并使神經適當移位,減輕壓迫。雙側斜扳完后再按上述1法放松1次。治療后腰圍固定,返病房。
2.5患者配合腰肌功能鍛煉,局部保暖。
3療效標準優:
腰腿痛基本消失,能正常活動及做家務;良:腰腿痛大部分減輕或伴有下肢少許麻木感,能正常活動,可做少量家務;可:腰腿痛減輕,生活自理;差:和治療前比較無改善。
4治療結果
本組病例優75例,占67%;良23例,占20.5%,可12例,占10.7%;差2例,占1.8%。
5體會
5.1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老年患者,對疼痛耐受性較差,我們采用痛點封閉治療,在患者疼痛獲得一定緩解后,腰臀肌得到放松,手法治療才能獲得較好效果。
5.2老年人合并內科病情況較多,伴有心梗病史、肺氣腫、腹水或腹部腫瘤患者,禁忌俯臥位牽引及手法治療。本組療效差的兩例,一例合并腹水,一例合并肝內血管瘤。
5.3應與腰椎轉移瘤、結核、滑脫、股骨頭壞死、股骨上移腫瘤等疾患仔細鑒別。
5.4老年人首質疏松,手法治療以輕柔為主,一切忌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