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達州市中心醫院門診部康復醫學科(635000)
關鍵詞胸小肌綜合征推拿治療案例患者柏某,女性,31歲,工人。2000年8月10日初診。患者雙上肢麻脹10天,查體:痛苦面容,頭顱五官無畸形,胸廓對稱無畸形。壓頸試驗-,頸項無壓痛,肌痙攣,活動正常,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雙側胸小肌壓痛明顯,并誘發雙上肢麻脹,雙上肢過度外展,后伸時橈動脈搏動減弱。神經系統檢查:生理反射對稱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頸椎X片無異常。診斷:雙側胸小肌綜合征。治療:①拿捏法從肩井穴至曲池穴3~4遍。②揉按肩袖肌群及三角肌2~3分鐘。③按揉胸小肌2~3分鐘。④點穴:中府、云門、天宗、肩井、曲池、合谷。⑤一指禪推揉胸小肌4~5分鐘。⑥上肢外展后伸位重復以上操作1次。⑦從上向下搓揉上肢2~3遍。每日治療1次,7次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患者自述麻脹減輕,能完成梳頭動作外展后伸上肢可達1分鐘以上。治療仍以肩胛肌、三角肌、胸小肌為主。囑患者早晚做“云手”練習,進行功能鍛煉。2個療程后,患者上肢麻脹等異常感覺消失,橈動脈搏動恢復正常,雙上肢運動靈活,臨床治愈。
按。臂叢神經和鎖骨下血管從胸廓上口至腋窩通道共有3處狹窄。胸小肌及喙突胸筋膜成為其第三個狹窄。正常情況下,上肢過度外展,血管神經束雖可受胸小肌壓迫,但不出現癥狀。當肋骨高起、胸小肌壓迫,便不出現癥狀,當肋骨高起,胸小肌肥大,或喙突骨折畸形時,則壓近加重形成本病。案例中,患者無受傷史,胸廓無畸形,且雙上肢同時發病,查其病因,實屬胸小肌痙攣所致。推拿能疏通經脈,松解粘邊,解除聊痙攣,促使局部血流速度加快。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