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按摩醫院(071000)
關鍵詞普通感冒刮痧治療按摩治療
普通感冒,俗稱傷風。是外感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冬春兩季發病率較高。證候類型以風寒證、風熱證最為多見。現臨床常用藥物治療,療法比較單一。筆者自1999年以來單純采用按摩配合刮痧的方法治療普通感冒,共收治50例,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總結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最大72歲,最小13歲;病程最短5小時,最長3天。
2治療方法
2.1基本治法:2.1.1患者俯臥位,醫者根據需要選擇體位,①雙手根揉按雙肩井及其內側酸痛點,后于上背部壓痛點處點揉。遇條索狀物,可用拇指或拳尖撥揉。輕重以患者能忍受為度,肥胖者可用肘加力揉按。②重按點揉第七頸椎至第七胸椎的督脈及其兩側膀胱經,覺手下有微汗即止。③用氣功掌銅刮刮足底的頭、鼻、支氣管、肺、感冒點反射區結節處,刮至疼痛減輕為止。④重推并扣敲全身后部,以小腿為重點。
2.1.2患者取仰臥位,醫者選擇適當的體位,①多指揉按前額至太陽穴,拇指揉全頭,并用雙掌根或雙拇指對按頭部兩側,多指干洗頭。②雙手根及拇指揉按中府、云門一帶。③捏拿上肢及下肢,上肢以肺經為重點,下肢以胃經為重點。
2.1.3患者取坐位,醫者立于患者后側,①用氣功掌銅刮刮全頭。②用拇指點按風府、風池、頸部阿是穴。③多指扯頸肌、拿肩。④令患者暴露頸肩及上背部皮膚,先在頸肩部抹勻藥油,用氣功掌銅刮刮拭,直至出痧為止。痧為紅色斑點,皮膚呈現不同顏色,可判斷病情輕重;呈現淺紅或紅紫為輕者;呈現青黑紫塊為重者。之后在背部抹勻藥油,由上到下,由內到外均要刮到,以大椎、風門、膏肓、肺俞為重點。出痧后,可用氣功掌掌面拍打痧點突出處,可加強新陳代謝。
2.2辨證施術:風寒證加搓揉上背部并點按風門,以有微汗為度;多刮風池、肺俞。風熱證加搓揉魚際穴,雙拇指由足跟向足尖直推,以有熱感為度;多刮肝俞、太沖。
鼻塞重者加點迎香;刮拭鼻翼、鼻梁,可出現黑色。發熱重者加點揉天柱,多刮大椎。咽喉痛、咳嗽重者加多指揉按兩側頸前淋巴結群;刮頸前兩側,再刮大魚際、少商穴,亦可顯露黑色。流涕重者加擦鼻翼;刮食指、無名指的內側,根部重刮,顯黑色即止。
上述方法總治療時間為40~50分鐘。
3治療結果
50例患者經1次治療癥狀完全消失者42例,占84%;經1次治療癥狀好轉復診者8例,占16%,總有效率100%。
4典型病例
孫某,男,32歲,司機,2000年8月初診。患者主訴頭痛、發熱、咽痛5小時。經詢問得知,其因長途開車路遇大風加之天氣炎熱,回家后,昏昏欲睡,水飯不進。診見體溫39℃,苔薄黃,脈浮數。診斷為風熱感冒。按上述方法治療,術后,患者自覺癥狀大減,可進食。次日復診1次,痊愈。
5體會
5.1感冒是呼吸系統的常見病,應與一些病的早期癥狀相區別,要做到盡早明確診斷,對癥治療。按摩配合刮痧的方法可起到刺激皮膚,使皮膚充血,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使汗腺開泄而發汗解表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感冒的目的。通過臨床實踐證明此療法具有見效快、病程短、無副作用的特點,并可避免因服藥而引起的不良反應,是治療感冒較為滿意的方法之一。
5.2在治療中應注意:①室溫要適宜,不要吹風。刮痧時,除頭、手、腳不用油,其它部位都需抹油,以免刮破皮膚。刮后應讓患者喝杯溫開水,以助代謝物盡快排出體外。且忌術后用涼水洗澡。②某些部位出現黑色可視為體內代謝產物外排現象,用濕紙巾擦去即可。如不擦掉,此物又可回體內,失去了治療作用。③患者如需復診,應待痧點和痛感完全消失,才可進行第二次刮痧治療,間隔時間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