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槍械”在美國建國兩百多年的歷史中,一直與該國民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購買槍、彈或射擊娛樂對絕大多數美國人而言,早已跟購買、使用日用品同樣簡單。
快射競賽
美國民間射擊競技活動眾多,從傳統的三姿綜合射擊(立、跪、臥綜合計分)、動物鋼靶射擊、依托坐姿射擊到如今最為風行的快射競賽,每年都吸引眾多槍迷爭相參與,進而帶動特制槍械改裝業及配套商品、配件的發展,相關市場的銷售潛力絲毫不遜于槍械或彈藥本身。這些形形色色的競技比賽并非奧運指定項目,美國選手在奧運射擊項目中的表現也不突出,但由于富有變化并具備一定的實用性,趣味性也遠勝于單調的飛靶射擊,因此挑戰性也更強。
快射競賽又稱為行進反應射擊或動態射擊,基本上是模擬射手在各種距離、建筑或環境中的近戰反應,有些比賽僅著重拔槍后迅速出槍的絕對精度;有些則在場地內布置簡單的場景或依托物,使比賽氣氛更接近西部槍戰片或軍警戰斗訓練,射手不僅要打得準,還要在不同位置以最短的時間出槍,對技巧、反應及體能都是一大考驗,既要盡可能快速裝彈,又要應付突如其來的故障或卡彈,臨場感就像真實的槍戰。因此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這類活動,并以它作為軍警單位的訓練基礎。亞洲如韓國、泰國和香港等地皆有類似的俱樂部組織,連槍械管制甚嚴的日本都有平民組隊赴美參加相關競賽。但各種快射競賽都有一定的危險性,并非懂槍即可參加,還需要經過講解,熟悉各項規章,加上協會認可,方能上場練習。平時訓練、熟悉槍枝都是學問。
抵達洛杉磯第三天,筆者一行前往鄉間某處民營靶場參觀快射練習,正逢當地幾個射擊團體在為隔周于拉斯維加斯舉行的競賽活動進行準備。想不到,選手的年紀多為40出頭至70余歲,甚至有祖母級的女士,除了按個人習慣選用的特制手槍外,幾乎每位選手都另外準備了半自動步槍及霰彈槍,帶著整盒整箱的競技用彈藥,完全不惜成本。
目前美國各州對霰彈槍或手槍的管制比較寬松,現場除了改裝成M4風格的各型AR15步槍外,還有班柰利M1超級90、雷明頓M1100型半自動霰彈槍,老式的溫切斯特M1897式汞浦式霰彈槍,以及M1911A1型手槍衍生的多種改裝競技槍和相關配件。
雖然快射競賽的意義在于休閑,選手或玩家們對于槍械的選擇卻是極為講究的,任何競技槍都可以按照射手的人體工程學要求或特殊習慣進行改裝、改造及添加附件,而且所謂改裝技術也須經過正式教育渠道傳授其執照方被認可。這幾年歐洲制式槍械大行其道,搶去不少美制新槍的風采,惟獨撼動不了傳統0.45口徑M1911槍系在槍迷心目中的地位。此類槍型在快射競賽中,占有高比例的使用率,許多槍廠皆視之為“主流”而不敢忽視;每年總會有幾款“似曾相識”的新槍推出,有些換了名稱、改了材質或口徑,有些則修改造型或增加新配件,總脫不出當年的約翰·勃朗寧的基本設計,畢竟M1911槍系是美國軍事武器的傳奇性作品,也是美式風格強悍有力的象征。
觀光射擊
洛杉磯可供游客嘗試的靶場不少,而且室內外均有,某些場地只需少許費用就可以練習一整天,有些店家則出租槍枝、提供彈藥,當然收費另當別論;在當地朋友的引導下,我們來到拉蓬特市附近一家擁有10個靶道的室內靶場,整個收費還算合理,槍、彈、場地及靶紙均個別計算,手槍租金每把約6美元,子彈一盒50發約13美元,場地每小時7美元,靶紙從50美分到1美元不等,單一槍型不加彈藥總花費在30美元以內(含加州8%消費稅),仍比東南亞1發1美元劃算,當然射擊彈數越多平均費用越低。
老美對歐洲前共產黨國家的武器一直有著愛恨交加的情結,所以各國制造的AK步槍向來不愁沒有生意。80年代有埃及、前南斯拉夫及中國大陸等地的制品進口,接著連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俄羅斯的原廠槍都能買到;大陸自制的AK47原稱為“五六”式沖鋒槍,細部與俄制原槍有些許出入,不過十余年前進口美國時,中國制品另外還開發了與俄制槍外觀相仿的“AK47S”(S代表Sport,運動用槍之意),機匣采用復古式,以切削法制作,扳機握把加刻棱紋,準星護片也從大陸慣用的圓環狀改回開口式,頗能滿足槍迷的收藏欲。然而當時幾起歹徒持AK槍濫射無辜的重大案件,使得政客有理由對聯邦政府施壓,先是規定槍枝不能設置刺刀座、防火帽、手槍型扳機握把等所謂具有“突擊性”色彩的組件(被槍迷批評是畫蛇添足),于是乎產生出“MAK90”這類本是軍用步槍結構、外觀卻有些不協調的產物,然后又在近幾年限制進口外國制半自動民用步槍。
荒野中的射擊場
為真切體驗原廠槍彈的性能,有人提議“到野外去”。我們隨即驅車前往巴斯托鎮附近、屬于莫哈維沙漠范圍的某處荒野。只要不危及公眾安全或任意獵殺野生動物,美國是允許民眾在廣闊的公有地域中的某些特定區域持槍射擊的。此處儼然一超大型天然靶場,沒什么特別標志,平常也沒人管理,但一定是無開發價值的荒地,距離公共活動處所要有大幅安全距離。
這類射擊場多由槍迷口耳相傳或自行觀察,一看到滿坑的彈殼或包裝廢棄物就知道了,久而久之,當地居民也見怪不怪了。只是在這種場地玩槍,不僅要懂得顧慮他人的安全,也要注意自己是否身處他人的槍擊范圍之內,絕不可輕視潛在的危險。
MAK90在本質上改造成僅具半自動功能的“五六式”,并且改用了將槍托、扳機握把合為一體的“運動用槍托”,這種槍托是應付當年美國槍枝管制法的權宜性設計,用起來并不順手,對槍枝整體造型美感破壞不小;羅馬尼亞民用版AK74也是同樣情形,此槍的軍用型為Md86式,在羅馬尼亞加入北約體系之后,5.45毫米槍、彈僅用于外銷,民用版換上了一組類似該國制“FPK”(外銷名PSL)狙擊槍造型的運動用槍托,造型上還勉強湊合,握起來卻一樣礙手。不過兩槍與原軍用型配備仍然非常接近,讓一般人充分體驗前后兩種時代步槍、彈藥之間的性能差異,特別是AK步槍本身獨特的操控性。在耗光所有帶到現場的彈藥后,我們發現,俄制5.45毫米彈雖有優于M43型彈藥的遠程精度,但近距離對目標(3本厚實的電話簿)的貫穿力表現,仍以7.62毫米口徑的M43彈為佳,或許這也正是為什么老一代AK
槍系至今仍廣受喜愛的原因之一。
[摘自臺灣《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