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是美國的“黑五類”?
中國文革期間,“地、富、反、壞、右”在社會上難有出頭之日,因此又稱“黑五類”,與處處吃香的“工、農、兵、學、商”“紅五類”形成鮮明對照。
美國的“黑五類”一說,具體來源不可考。估計是“洋插隊”到美國的留學生們,因為“洋氣”受得太多,自己感覺待遇和文革中的“黑五類”相似,因而推陳出新把這個詞用在了美國,借以自嘲,也是對號稱“人人生而平等”之“美麗的國家”中種族歧視發泄的一口鳥氣。
美國的“黑五類”到底是指哪些人?可能還有待于社會學家仔細研究。但凡是在美國呆的年頭夠長的華人絕不會否認,華人肯定屬于“黑五類”,而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華人,則是“黑五類”中最“黑”的一類。
對“黑五類”的歧視罄竹難書
在美國,無論黑道白道,都喜歡欺負華人,這是有目共睹的,華人媒體也常常連篇累牘地報道(但華人處境并未因此改善)。此間觀察家指出,黑道敢于欺負華人,主要是華人秉承息事寧人的古訓,遇害不報警已“蔚然成風”。地痞流氓覺得,如不欺負華人,實在對不住老天爺造出這么一種逆來順受“模范族裔”的苦心;官方欺負華人,則顯然因為華人雖然人數不少,卻是一盤散沙,在政治上無足輕重。
近年來,“中國威脅論”被美國龐大的軍工利益集團及其在政界和輿論界的代理人炒得沸沸揚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美國的地位更是每況愈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留學生說,盡管他具有完整的資歷,但在紐約公立學校當代課教師多年,就是不給轉正。而那些資歷遠不如他的“紅五類”(白人),卻一申請就被批準為正式教師。他憤憤不平地說:“種族歧視是美國最丑陋的東西!”
還有一位在市政府某部門工作的華人女士說,她參加紐約市公務員考試,在數以千計的考生中,名列第十,被錄取。但進入市政府后,在工作和提升上一直受到歧視。不但那些考試名次遠低于她的人全都越過她獲得提升,就是那些沒有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去的雇員,也都被提升,她勤懇工作了3年,卻成為該部門惟一不被提升的雇員。這位來自中國大陸的華人說,就連來自前蘇聯的移民,受到的待遇都比華人好得多。

朱朗瑞不干了!
朱朗瑞本來也是千千萬萬個“黑五類”中的一員,在美國朗訊公司(原為ATT的貝爾實驗室 ,幾年前改名,該公司華人雇員有數千人)受歧視:該得的報酬得不到、該輪到的提升被繞過,連例行的工作評價都不給。
但和其他“黑五類”不同的是,朱朗瑞“豁出去了”!他要告狀,要像“秋菊打官司”那樣討一個“說法”。他想知道,在美國到底是不是“人人平等”。他已向賓州“人際關系委員會”提出了訴狀,控告朗訊公司歧視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該委員會已經受理此案并進行了聽證。如果該委員會采取拖延戰術,朱朗瑞將把狀紙遞到聯邦法院。“絕不打退堂鼓!”朱朗瑞說。
朱朗瑞自己的說法是:“一個人的人生很短。我要站出來斗爭,否則中國人就一直會受歧視。”朱朗瑞的勇氣和他的經歷很有關系。朱朗瑞在中國時就讀于中國科技大學,后留學英國曼徹斯特,然后在美國弗吉尼亞達頓商學院(美國排名第五的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他曾在蘇聯工作過,在中國政府部門工作過,在美國的朗訊公司則一直做到技術及市場經理,屬于管理層高級職員。
閱歷如此豐富的朱朗瑞,對“人權的普遍性”有著不同一般的理解。他知道,人權也包括“不受歧視的權利”。在中、英、俄、美等國生活和工作多年的朱朗瑞更明白,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天賦”人權。如果一個人、一個群體、一個族裔,不去自己努力爭取,那就沒有人會把人權放在盤子里,恭恭敬敬地端到你的餐桌上,讓你享用。所以他要奮力一爭!
如果官司打不贏呢?朱朗瑞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畢竟美國法官并不個個都秉公執法。他說,不管結果,重要的是過程,通過這個官司,他要給美國人遞一個信息:中國人并不個個都是軟柿子,不是可以隨便拿來捏著玩兒的。
據了解,朱朗瑞提出這一訴訟后,朗訊公司有關部門的幾名主管人員也許自知理虧,已主動辭職離開了朗訊公司。
[摘自美國《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