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剛過,寒風沒有擋住熱情的人潮。長長的隊伍圍了整座商場好幾圈,保守估計也有一兩千人。這樣的場面,連書店常客都說稀有。站立在冷風中的人群,縮著頭,哈著氣,人人手中都拿著書。書店為了保持安靜,要求讀者先買好書,在 簽名期間書店不營業(yè)、只簽名。可見書商也不是惟利是圖的人,他們的目的是促銷作者的書,讀者在哪家書店買書都無妨,但要保證簽名時秩序不能太亂。卡特畢竟是76歲的人了,不能太刺激他老人家。
長長的隊伍中,許多人站在暮色中,迎著剛亮起的街燈埋首看書,耐心地等待著進入書店,這是一幅很特殊的景觀。為了求得作者——美國第39任總統(tǒng)卡特先生在新書上簽名,不少人已等了兩三個小時,而為了簽名,卡特先生的右手和肩膀已很酸痛,這次差點就不能來了。這還只是新書出版后的第三站呢。
從絢麗歸于平淡
卡特總統(tǒng)要來書店簽名賣書的消息,早在去年書店的書訊中就已宣布。如果他只是一位退休總統(tǒng),也許有興趣的人不會這么多。真正愛讀書的人,并不太在意作者有什么頭銜,重要的是書的內容。卡特與一般從政者不同,尤其他退休后,近20年來,寫書教書做義工也當學生,充分顯示了他活到老學到老的好學精神,比目前政壇上的桃色、黑色糾紛,更顯出其人格的魅力。以美國總統(tǒng)的退休金,再加上七十多歲的高齡,他大可每天打打球,吃喝玩樂、養(yǎng)尊處優(yōu),享受晚年生活。但是他退休后做義工,寫書立著,鼓舞人們向上向善;他還為貧窮者蓋房子,鼓勵退休者自強。他也許不是一位出色的總統(tǒng),但是他踏實誠懇的風格,是人性的光華。他的書既非排行榜上的暢銷書,也沒有出版商給800萬美金,像希拉里那樣未寫先轟動,但是站在隊伍中的讀者,大都敬重他樸實真誠的人格,腳踏實地的做事態(tài)度。他退休后這些年所出版的十幾本書,已形成他的風格,也擁有他的讀者群。這樣多的人肯在寒風中駐足等候一兩小時,也足見他的影響力了。
想起他1981年被迫退休時,情況多么狼狽。不僅從總統(tǒng)的高位跌下來,他在佐治亞州的花生業(yè)務也負債累累。從云端跌到地面,除了忍痛,最重要的是,還得站起來學走路,卡特總統(tǒng)和夫人羅素林女士,坦然接受從絢麗歸于平淡的日子,從此開拓了一片沒有疆界卻屬于自己的領域。
身體力行的農家子弟
新書《破曉前一小時》,是他退休后的第12本書,寫他自己的童年,一個在美國南方佐治亞州土生土長的農家孩子,如何當上了美國總統(tǒng)。他用平實的筆,記錄了他的童年生活,也坦陳了蘊含在平凡生活中的人性尊嚴。
卡特花了不少筆墨描寫農家生活,好像整個人都浸泡在回憶中。當時的卡特家族是地主,他卻同樣要在農場做工。他描述收成與農忙時的情況、農家的孩子、與土地的接觸、與黑奴的相處,都為他日后的成長播下種子。黑人當時是次等公民,不能與白人平起平坐。但他童年的玩伴、親如母親的長工都是黑人。卡特沒有加上太多的評判,只提到他童年時的好友,由于種族不同,兩人一起去看電影時坐車既不能同坐、看電影也不能并排,但他們兩人都沒有因此而不來往,直到現在友情依舊。卡特同情、了解黑人,他悲天憫人,全力濟貧扶弱。在他善良的心中,想必早已對人權有深刻感受,他不是喊口號鬧革命的人,只是身體力行。
寫作為他開啟新的人生
卡特的文筆平實而誠懇,他不用艱澀的生字,也沒有特別布局,可以說是平鋪直敘。但書評家說他的文字文法挑不出錯誤。如果不是被迫下臺,他還不知道自己的文字潛能。顯然,他寫書比當總統(tǒng)更得心應手。難怪他退休后說:“這真是新的人生,也是新的挑戰(zhàn)。可以拓展心靈,也可以創(chuàng)造故事。”
對于愛讀書的人,我一向敬重。讀書使人充實,尤其是自發(fā)地讀書,在沒有強制也沒有壓力的閱讀中,人,走向自己選擇的成熟之路。
卡特和其他從政者不同,他是一位讀書人。熱愛閱讀的習慣,使他能在政壇退隱之后,沒有迷失,還沉淀出人生的智慧。面對今日紛擾多變的政壇,卡特退休后的所作所為,無疑可以成為退休總統(tǒng)與政要的楷模。如若他們退休后也當義工,布施行善,寫書立傳,宣揚人道精神,或許有一天為新書簽名促銷,也能有幸接受成千上萬人的熱情。
(寄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