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和解是大局
1998年柬大選后,洪森任副主席的人民黨與拉那烈領導的奉辛比克黨組成柬新一屆聯合政府。近三年來,新政府在推進民族和解、穩定政局、發展經濟、融入國際社會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果。
由人民黨(韓桑林為名譽主席,謝辛為主席,洪森為副主席)和奉辛比克黨組成的柬本屆聯合政府,基本反應了柬當今政治現實。兩黨保持團結與合作,聯合政府運轉正常,確保了政局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目前柬國內最大的反對黨為桑蘭西黨,該黨在國會行使監督權,對現政府采取不合作態度,但由于其在國會議席有限,故短期內還無力左右政局。
經濟重建有起色
目前,柬已擺脫金融危機影響,加之民族和解與政局穩定為重建經濟創造了有利條件,柬經濟發展步入了“黃金時期”。
首先經濟增長率從1998年的零增長率上升至2000年的5.5%,預計今年將達到6%。其次制定了三大發展目標:一是使國民經濟增長率長期保持在6%~7%的水平;二是縮小貧富、城鄉和男女差別,合理分配收入;三是持續、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有效保護生態環境。柬明確提出要在經濟上接近和趕上東盟成員國,近期目標是在10年~15年內趕上越南和印尼。
然而由于基礎差、底子薄,柬的經濟發展仍面臨著許多困難和不利因素。柬埔寨人均年收入僅為287美元,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柬埔寨經濟尚不能完全自立,至今沒有發展起相對獨立的工業體系。由于法律不完善、貪污腐敗現象嚴重、國內配套資金不足、工人頻繁罷工、勞動成本不斷提高和供貨不及時等原因,柬去年的外資利用率創1994年以來的新低。其次是水患嚴重。去年9月,柬埔寨23個省中有17個遭受水災,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億美元。災后重建需10億美元以上,但由于資金匱乏,政府力不從心。
拓展全方位務實外交
立足印支,依托東盟。首先,加強與印支國家的傳統友好合作關系。洪森主張全面恢復與越、老、柬三國的傳統友好合作關系,并倡議在萬象召開印支三國首腦非正式會議。去年11月,柬越簽署《柬越邊界協議備忘錄》,此舉標志著柬越關系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其次,改善同周邊國家的關系。去年6月,柬泰簽署了《兩國邊界問題諒解備忘錄》。此外,柬積極改善投資環境,爭取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的投資,爭取區域內國家的援助和支持。第三,在東盟內部發揮積極作用。柬1999年4月正式成為東盟成員后,努力發揮其特殊作用,去年7月,在柬的斡旋下,朝鮮順利成為東盟地區論壇的正式成員。
發展與中國的關系。柬埔寨發展中柬長期友誼的基本考慮有三:一是中國作為亞太大國在維護地區穩定和經濟發展方面影響力巨大,柬埔寨作為中國的近鄰,與中國交往符合其國家利益;二是柬的經濟發展需要中國的援助,目前中國在柬埔寨總投資額超過2億美元,到位率高,而且援助項目都是柬所急需的公路、水利、機場等基礎設施項目;三是柬希望通過充當東盟與中國的橋梁,提高柬在東盟中的地位。在臺灣問題上,柬國王、政府和國會都明確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任何在柬境內從事分裂中國的行動。
恢復與美、俄的軍事合作。柬美軍事合作始于1993年,1997年因人民黨和奉黨武裝沖突而中斷。柬恢復柬美軍事合作有兩方面的意圖:一是加強國防建設,二是借軍事合作帶動經濟合作。此外,蘇聯自1978年之后一直是柬的主要援助國,目前柬軍使用的武器主要來自蘇聯。1995年柬俄簽署軍事合作協議,但由于俄疲于應付國內問題未能兌現。
加快融入國際社會。1997年7月人民黨和奉黨軍事沖突爆發后,同年12月柬在聯大的席位被空缺。1998年第二屆王國政府成立后迅速恢復了柬在聯合國的席位,并逐步改善和恢復同其他國家的關系,基本上完成了擺脫孤立、融入國際社會的任務。日、美、澳等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行等相繼解除對柬制裁,恢復對柬援助。
目前,柬埔寨外交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審判紅色高棉問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妄圖借“審紅”干涉柬埔寨內政。由于柬財政預算的60%來自西方援助,而且每年掃雷需國際援助資金800萬~1200萬美元,因此在與西方尤其是美國打交道時柬不得不反復掂量。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則以提供貸款為誘餌在“審紅”問題上不斷向柬施壓。今年1月,柬埔寨國會通過“審紅”法,并允許國內外法官共同進行調查取證工作,此舉標志著美國推動的西式“審紅”模式已基本確定。由于柬、美在“審紅”法框架內均無絕對主導權,因此審紅問題將如何發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