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若水

在美國加州納特瑪斯中學,少男少女們正按照教師的吩咐在課堂上與自己選擇的同伴舉行模仿婚禮。在一陣陣悠揚的圣樂聲中,孩子們或穿著禮服或身披婚紗,陶醉在“新婚”的好奇和幸福中。此后,孩子還得遵照教師的要求起草自己的婚禮誓言,為蜜月制定計劃,為婚禮作出預算,還要與“配偶”一起共同安排婚后生活……盡管婚禮是模擬的,但孩子們十分地投入——他們嚴肅、認真的表情顯示:他們確實已把“婚姻課”視作一門必修課加以學習了。
亞利桑那州的莫斯初中,在“婚姻課”上強調的則是婚姻的“契約”性質,以及當事人對婚姻須承擔的義務和責任。雖然真正的婚姻離這些還在讀初中的少男少女們似乎還很遙遠,但孩子們在課堂上討論夫婦對對方和孩子的責任以及必須承擔的義務時卻急得臉紅耳赤。
在蒙他那、密歇根等州的中學生,學校為“婚姻課”選擇的教材是一本名為《愛的藝術》的書,內容包括從莎士比亞到勞倫斯的眾多文豪對愛情、性愛和婚姻發表的真知灼見。
在得克薩斯州,一些初中在“婚姻課”上還特意安排了少女學生去參觀當地“少女媽媽學校”,目的是告誡這些未諳世事的“黃毛丫頭”切莫輕易墜入愛河,更不能在墜入愛河后成為性愛的俘虜。
在南卡羅萊納州,男女初中生們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日益增高的離婚率展開了討論。此外教師還布置了家庭作業,要求孩子們回家后跟雙親也就此討論一番,并撰寫相關文章……
在過去4年里,美國占85%的州的中學,都開設了“婚姻課”,以加強少男少女們對婚姻生活的理解,此外更重要的是幫助少男少女們在青春期就樹立起正確的性愛觀、愛情觀和婚姻觀。
新一代少男少女對婚姻生活很可能缺乏全面、足夠的了解,眼前也沒有好的學習楷模。“婚姻課”的主要目的是幫助新一代人樹立科學、正確的婚姻觀,培養對家庭的責任心,同時還學習解決人際沖突、傾聽對方看法的技巧。
少男少女們也大多歡迎學校開設“婚姻課”——他們認為:婚姻對人生來說太重要了,其重要性肯定大于1000個單詞或數學基本定理。波士頓大學在過去幾年里一直在跟蹤調查接受婚姻教育的中學生,結果發現,他們的人際關系技巧有了一定改善,如往往更愿用對話而不是對抗方式來解決與家長或同學的沖突,在戀愛和性愛上也采取較為謹慎的態度。教育專家們希望:這些新的轉變將有利于少男少女們未來婚姻的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