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富汗反恐戰場上,不僅有赫赫有名的美、英、德等發達國家的特種部隊,而且還活躍著北約\"和平伙伴\"波蘭的特種部隊--\"雷電\"。雖說名不見經傳,但其高超的反恐技能和作戰表現使它贏得了同行的尊重,使其得以站在了世界反恐戰爭的前沿。
太子港的槍聲
1994年10月17日深夜,海地首都太子港郊區的一處倉庫,一場驚心動魄的人質營救行動如箭在弦,一觸即發。2天前,聯合國與海地軍方領導人塞德拉斯將軍達成協議,海地民選總統阿里斯蒂德將重新回國執政。但當晚,阿里斯蒂德總統的堅定支持者、海地國會議員馬拉里被支持軍方的右翼組織--\"爭取國家進步陣線\"的數名槍手綁架。該組織要求聯合國駐海地使團撤出海地,否則它還將綁架更多的海地政界人士。
在偵察到馬拉里議員被扣押的確切地點后,營救人質活動立刻進入倒計時。一小隊身穿黑色諾米克斯防燃戰斗服和戰術防彈背心、夜視眼鏡、安裝an/paq激光瞄準器的m4a1卡賓槍的隊員潛入突擊陣地。這時,隊員的耳機里傳來指揮官的命令:\"準備進入倉庫,開始倒數,5,4,3,2,1。\"話音剛落,只聽\"轟\"的一聲巨響,倉庫厚厚的大門被炸開了。突擊隊員以閃電般的速度沖入倉庫。頓時,m4a1卡賓槍的掃射聲、hk9毫米手槍的槍擊聲、恐怖分子中彈后的慘叫聲混成了一片。不到一分鐘,5名武裝槍手被擊斃,另外四名被活捉,馬拉里議員被安然無恙地營救出來。這一行動是剛組建4年的代號為\"雷電\"的波蘭反恐精英部隊的杰作。
\"雷電\"問世
\"雷電\"部隊組建于1990年。前蘇聯解體后,大批猶太移民取道波蘭前往以色列,伊斯蘭恐怖分子趁機對途經波蘭的猶太移民進行綁架、暗殺等恐怖活動。恐怖活動十分猖獗,甚至波蘭駐貝魯特的外交官也未能幸免于難。這迫使波蘭政府采取措施消除威脅,而該國反恐警察力量弱小,顯得力不從心。因此,1990年6月13日,波蘭內務部長科思洛維思基正式宣布建立一支反恐精英部隊,代號為\"雷電\",由陸軍中校帕特里奇擔任指揮官。這支特種部隊的主要使命是保護波蘭公民不受恐怖分子的威脅和參與人質營救行動;其任務分五個方面,即反恐、營救、情報偵察、安全保衛和參與維和行動。
\"雷電\"部隊直屬于國防部,其主力駐扎在首都華沙,部隊隨時處于高度戒備狀態,接到命令后,在90分鐘后就可部署到世界的任何地方,而波蘭快反部隊也要在接到命令48小時后才能出動。它既可以獨立遂行戰斗任務,也可以與波蘭陸、海軍聯合遂行任務;既可以整體部署,也可以按中隊、排或按任務需要作更小規模的部署;它還與英國特種空勤團和美國特種部隊及其它北約盟國反恐部隊保持著密切聯系,適時進行聯合訓練,以提高其綜合作戰能力。
繼太子港行動之后,1995年\"雷電\"部隊又順利完成了羅馬教皇保羅二世(原籍為波蘭)訪波期間的安全保衛任務;1996年至1998年,成功俘獲殺害了260名克羅地亞人的塞族戰犯多摩諾維奇;1998年和2001年,參與了前南地區的維和行動;2002年1月,被派往阿富汗執行反恐任務。
嚴訓精兵
\"雷電\"部隊由司令部、勤務支援分部、a中隊和海上中隊組成,男女隊員共300名,以職業軍人為主。其成員主要來自波軍的特種部隊,如第6空降旅或第1特種團和特警的志愿者,應招人員必須可靠、忠誠、自信,具有高智商和極強的適應力,年齡要求在25至30歲之間。無論男女,在加入\"雷電\"之前,都要經過一系列的嚴格測試。首先要通過基本能力測試,包括智商測試、醫學測試、心理測試、安全背景審查和體力測試。在順利完成這組測試后,將參加被稱作\"真理考驗\"的第二階段測試。這一測試在波蘭南部的高山地區進行,完成第二階段測試后的志愿者將正式開始他們長達12個月的基礎訓練。受訓期間,他們被要求展現出能應對各種情況的能力,這一切都在他們教官嚴密的監視之下。如果他們認為某人不適合擔任\"雷電\"部隊成員,那么他將被淘汰。
在完成基礎訓練后,\"雷電\"隊員將前往位于奧爾塞尼卡的空降兵訓練基地接受空降訓練,以獲得空降作戰資格證書。在基礎傘訓期間,隊員要進行五次跳傘,其中一次是在戰斗環境下跳傘,隊員們必須攜帶所有的作戰裝備、武器和背包,主要目的是提高隊員的個人反恐技能。專業技能訓練主要訓練隊員小組協同能力,訓練的難度更高,任務更為復雜,規模更大;內容包括射擊、電子設備使用、車輛駕駛、山地與極地作戰、傘降和醫務護理以及學習外語(如英語、法語和俄語,這些課程在6個月內學完,共為500學時)。海上中隊的隊員,還要參加與潛水有關的身體測試。而且,\"雷電\"的軍官還要經常參加外國特種部隊如英國特別空勤團、德國第九邊境警備大隊、美國國防部\"三角洲\"特種部隊的訓練;此外,還必須在波羅地海上的石油平臺、火車、公共建筑物等真實地點多次進行反恐怖行動演習。總之,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雷電\"隊員需要三年的嚴格訓練。
利器武裝
\"雷電\"隊員軍裝包括波蘭標準作戰迷彩服、諾米克斯防燃戰斗服、各種頭盔和防彈背心。其武器按性能和用途可分為以下幾類:
標準武器
隊員的標準武器是美制5.56毫米m4a1卡賓槍,這種卡賓槍可安裝m68光學瞄準具、an//paq//4a激光瞄準器。盡管m4a1已取代了9毫米mp5沖鋒槍槍族,但雷電部隊在進行\"黑色\"反恐行動時仍使用hk公司生產的武器,包括mp5a3(伸縮槍托型)、mp5sd6(消音型)、mp5k(可藏在公文包里,主要用于執行要員保安任務)。
輕武器
包括波蘭陸軍武器庫中所有的輕武器,如:9毫米貝爾特沖鋒槍、5.56毫米貝爾伊攻擊步槍(這種步槍可裝40毫米榴彈發射器)、7.62毫米swd狙擊步槍、7.62毫米pk/pks通用機槍、rpg-7和rpg-76反坦克武器。
防身武器
包括克勞克17型9毫米手槍、hk公司生產的usp-9毫米手槍和卡拉什尼科夫aks-74u改良型--\"奧尼克斯\"沖鋒槍(5.45毫米的89型和5.56毫米的91型)。特戰武器--雷明頓870型12號霰彈槍可以有效進行近戰和室內作戰;瑞典制84毫米卡爾古斯塔夫無后座力炮來專門對付裝甲和敵人的工事。狙擊手的專用武器包括德國毛瑟公司制造的7.62毫米的sp66狙擊步槍、美國制造的7.62毫米麥克米蘭m700狙擊步槍、法制點50口徑的pgm赫卡特ii型重型狙擊步槍、點50口徑的麥克米蘭重型狙擊步槍。
奔馳g型貨車和豐田公司生產的越野車是\"雷電\"快速機動的可靠保證。此外,在具體作戰行動中,雷電部隊多使用民用車輛(有些車輛還是專為狙擊手設計的),這有助于迷惑敵人,恐怖分子只怕在狙擊手射出致命的子彈時才會發現他們。\"雷電\"部隊的海上中隊擁有自己的運輸船只,其中專門用于波羅的海巡邏的9米長快艇是海上中隊的驕傲,其發動機功率達225馬力,最高時速50節,并配有電臺和全球定位系統,船首裝有一7.62毫米的pk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