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海軍使用著大約12艘攻擊型核動力航母,它們是美國實施全球控制戰略的急先鋒。航母主要打擊力量是其航空兵,包括戰斗機、轟炸機和預警機等。俄羅斯記者前不久有幸參觀了美軍\"華盛頓\"號航母,親眼目睹了航母內部情況。在甲板上,人們不會感到顛簸。每過兩秒,地平線從甲板的邊緣消失一次。您可從準備起飛的藍灰相間的f-18\"大黃蜂\"戰斗機旁走過,右側是布滿天線和雷達的指揮塔。在您的眼前是兩位身著白衣且戴著保護鏡和頭盔的指揮員,他們指揮著飛機的起飛與著陸。未經訓練的人站在甲板上,可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
戰機尾部:別碰我!
負責接待的美軍軍官詳細介紹在甲板上走動時需遵守的主要規定,否則,客人自己和機組乘員都可能造成危險。艦上每個部件都有其獨特的用途,任何不遵守規則的走動都將破壞由6千名男女、近80架飛機和數百套儀表組成的預先設定的協同行動。這就是說,沒有陪同人員,任何外來人不得亂走動。因此,美軍軍官說,在出現火警、艦艇遭攻擊或出現其它災難情況時艦上不會出現任何混亂情況。當然,最好不出現此種情況。其中,航母禁止有人站在噴氣戰機前面或后面,因為已啟動的發動機會將人吸進發動機。這種情況已多次發生在甲板工作人員身上。噴氣發動機的尾噴氣流可將鋼鐵熔化,更何況是血肉之軀的人了。此外,航母還發生過攔阻索繃斷事件。一句話,任何人都要隨時隨地當心。美軍軍官明確表示,航母甲板工作屬于美國武裝力量各軍兵種中最危險的工作。因此,甲板工作人員每月可獲得100美元的風險補貼。
龐大的海上四星酒店
\"華盛頓\"航母還是一個巨大的海上城市。隨艦理發師每天要為250人理發。幾千名艦員每天要喝掉13000瓶蘇達水或檸檬水,吃掉540磅漢堡包,每晝夜消耗一噸半肉,180打(1打=12)雞蛋,而面包房從爐中取出800個長面包。早餐提供水果,如蘋果、橙子和香瓜等,還有甜點心、蛋糕、果子醬、玉米粒和牛奶,包括脫脂牛奶。飲料包括熱巧克力、2~3種咖啡、綠茶等茶,還有各種果汁。一句話,航母簡直就像四星級酒店。艦上還有4套總功率達380000升的海水淡化裝置。航母配有3千多臺電視機、2500多部電話。一般來說,美軍核動力航母情況都差不多。總體上講,美國航母如同一座水上小城,設有自己的電站、三套本艦電視節目和衛星電視節目、4個運動場,還有超級市場和電影院。
養精蓄銳的飛行員
航母飛行員、工程師、甲板工作人員等所有人員都要參加作戰訓練。在下面的機庫內,一架接一架地停放著轟炸機、戰斗機、偵察機和反潛飛機。它們等待著4部升降機將自己升到甲板上起飛。在飛機之間,穿梭著身著制服的年輕人,他們用手推車運送著導彈和彈藥箱,向機翼掛載魚雷和炸彈,檢查導航設備和控制系統。一旁的飛行員則顯得十分清閑。這些訓練有素的飛行員胡子理得短短的,正坐在飛行大隊的待飛室坐椅上休息,為下一次的飛行\"積蓄力量\"。眾所周知,從航母上起飛執行空中任務,不僅需要較高的職業技能,更需要勇敢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艦載機飛行員經常面對各種事故和災難。在越南戰爭期間,美國所有的攻擊型航母都駛近越南海岸,95%的艦載機飛行員參加了作戰行動。當時,航母在離海岸150~200海里的海域進行機動。飛機將起飛時,航母駛近海岸40~120海里處。根據天氣條件,航空兵每月進行2000到8000架次的戰斗飛行。同時,航母在一個月內損失10~25架飛機。造成事故和災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作戰行動高強度和乘員高度疲勞。
軍事作戰的機器人
航母飛行員在飛行大隊的房間內休息,不會去討論因自己的作戰飛行而對國際關系產生的影響。他們的任務就是接受攻擊命令,沒有選擇的余地。與所有美國軍官一樣,他們也極力避免談論政治。他們的任務就是按命令去需要去的地方,如去海灣和地中海,重新回到海灣。在伊拉克、前南斯拉夫和阿富汗,他們的任務就是摧毀軍事設施。無論在什么地方,對他們來講都一樣。唯一隨著時間改變的是艦載飛機以及炸彈和導彈,還有保障系統。在2001~2002年打擊阿富汗目標期間,他們使用的95%武器都是高精度的,包括使用激光制導和gps系統制導的炸彈或導彈,誤差率僅為幾米。
在航母艙內的水兵和甲板工作人員休息處,情況是另外的樣子。在每個可容納80人的房間內,到處都是吊床,它們與枕頭同寬。在房間的一端,有一臺電視機。一名坐在床上的甲板工作人員講述道:\"工作、吃飯、電視機、演習、在機庫內打藍球,就是他們的全部活動。\"然后,他又說出了寫在美海軍征兵宣傳板上的一句話:\"因此,我也看到了全世界。\"不過,也有一名士兵抱怨說:\"招募者曾胡說大家是與復雜的技術設備和計算機打交道,但我這一年不得不每天去擦護底板并清洗扶手!再過兩年,我將離開這里,否則我會發瘋的。\"
其實,抱怨的士兵不在少數。在美國海軍中,由于精神負擔過重,軍官的流失現象比美軍其它軍種要高。士兵不得不面對的是,每天在核動力航母上,他們都是所維護的機械的一部分,但不是所有人都為了多掙錢才來航母服役的。其中,飛機彈射起飛專家最危險工作之一就是起飛前的準備。他們應在起飛前2秒鐘閃到飛機另一旁,然后,飛機以巨大的力量飛離航母甲板。否則,他們將葬身于飛機機輪下,或被噴氣流燒傷。他們每天要工作14個小時,每月工資僅為1200美元,其中100美元還是甲板上工作風險金。
工作人員底艙下面是禁區,這里有核反應堆等設備,禁止外人參觀。在甲板上,有時作戰工作全力進行,人們穿著各種明亮的服裝。航母專業隊都有自己的顏色,所有人都要嚴格遵守時間表。做著各種手勢,以協調自己的行動。在這種噪音中,他們是無法用手機交談的。即使戴上頭盔式防護耳罩,客人們也能聽到各種雜亂的聲音。四臺彈射器的一臺將飛機彈射到空中的時候,發動機噴氣所發出的的震響重重撞擊人們的心胸。此時,另一臺彈射器的渦輪機已經全功率打開,準備下一次彈射。飛機在盤旋一圈后飛向遠方。在空中,它們編成作戰編隊。
戰爭中的航母飛行員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三分之一的空中作戰飛行是航母戰機進行的。那時,美國出動了多艘航母。其中,在海灣地區,美軍活動著\"中途島\"號、\"突擊者\"號和\"羅斯福\"號航母。在紅海北部,美軍機動著\"肯尼迪\"號、\"薩拉托加\"號和\"美國\"號航母。在對伊拉克第一波次的空中打擊時,艦載航空兵就參加了作戰行動。那是1991年1月16日夜\"中途島\"號和\"突擊者\"號航母起飛的三個航空聯隊(每個聯隊15~22架飛機)參加了行動。據美國國防部的統計,在整個戰爭期間,航母共損失了7架艦載機,均為伊拉克的防空火力或在空戰中損失的,包括4架a-6、1架f-14和2架f/a-18型機。此外,還有一架f/a-18型機因發生事故而損失。
2002年年初,美軍在海灣部署了\"斯坦尼斯\"號核航母。該航母參加了打擊阿富汗塔利班的作戰行動。每天夜里\"大黃蜂\"和\"雄貓\"戰斗機都飛離航母去執行作戰任務,去攻擊敵方陣地。其中,航母\"黑騎士\"飛行大隊戰斗機往返達3000公里,由美國和英國的空中加油機進行6次空中加油,空中飛行時間長達5~8小時。阿拉伯海的\"羅斯福\"號航母飛行聯隊工作強度也幾乎如此。其中,在2001年11月,航母戰斗機兩天內作戰飛行4000小時。當時,飛機起飛蒸氣彈射器一次接一次地發出震響,攔阻網也一次又一次地迎接飛機的歸來。每名從機艙中爬出來的飛行員的血液里都可發現過高的腎上腺素。因此,美國航母飛行員每進行100次航母甲板起降后,都將獲得一枚特制的\"金鉤\"獎章。起降200次的飛行員,都將受到美國總統的表彰。
作戰中,編號為cvn-71的\"羅斯福\"號航母創造了一項新的不進港續航的世界紀錄。在對阿富汗塔利班實施作戰的行動中,該航母在大海和大洋中(主要是在阿拉伯海)作戰值班180多天,即從2001年9月19日一直值班至2002年3月底。飛行員和其它人員一起有6個多月都在航母上,定期完成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