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月
一天上午,一對中年夫婦領著13歲的兒子走進專家門診。他們告訴醫生,這孩子今年上初二,聰明好學,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這一年來,不知為什么,不論是在上課時還是在寫作業時,睡意一來說睡就睡。老師批評他無濟于事;自己試圖咬自己的手指也毫無作用。自從得了這種“瞌睡病”后,學習成績每況愈下,現在已算是差生了。
接診的老主任進一步詢問了這孩子在家中的情況,得知他夜間睡眠不好,多夢易醒,有時還會驚叫或手腳亂動。早晨起來就感到無精打采,全身倦怠無力。情緒也十分低落,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有時又顯得煩躁不安,時而大笑,時而暴怒。發作過后,輕則全身乏力,重則跌倒在地。這期間,去過幾家醫院,化驗、透視、頭顱CT、磁共振均未發現異常。有醫生認為是癲癇,可服用抗癲癇藥物又無效果。
老主任憑著自己幾十年豐富的臨床經驗,認為這孩子不是患了癲癇,而是患了發作性睡病。這種病的主要癥狀有:①發作性的、不可抗拒的入睡,入睡時間短則數秒,長則數小時。②睡癱,即似睡非睡之際,胸部有重壓感,感到全身不能動彈,需使勁用力或別人推一下才能動起來。③尚未入睡時感到眼前有黑物,如見有黑影或動物,甚至感到有一怪物來咬自己。④摔倒,意識完全清醒,且伴有大小便失禁,約1—2分鐘后可以自己爬起來。上述癥狀被稱為“發作性睡病四聯癥”。
看到這一家三口聽得入神,主任接著說:發作性睡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男女皆可發生,尤其以10—20歲的男性居多。目前,這種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研究發現,約有10%的患者有陽性家族史,也就是說來自于遺傳。也有人認為與頭部外傷或病毒感染等有關。一般的檢查方法不能發現什么問題,只有睡眠中的腦電圖才能夠表現出異常:
發作性睡病在發作期間要注意與癲癇、腦炎、周期性貪食嗜睡綜合征相鑒別。癲癇發作持續時間較短,往往伴有意識喪失、抽搐、大小便失禁及腦電圖異常改變。而腦炎病人發病前可有感冒癥狀,體溫較高,意識障礙呈波動性變化,腦脊液及腦電圖檢查均可表現異常。周期性貪食嗜睡綜合征則以周期性發作的睡眠過多、明顯的食欲亢進、醒后急覓食物并狼吞虎咽為特征。
雖然這種病目前尚無特殊的根治方法,但定期服用一些藥物仍可明顯改善癥狀:常用的利他林,效果相當明顯(有青光眼者慎用)。新型抗抑郁藥百憂解,也可取得良好的療效。
一家三口聽了主任的一番解釋,連連點頭稱是。愛打瞌睡的男孩回家后遵照醫囑按時服用藥物,發作的癥狀逐漸減輕,學習成績又穩定地上升,結果考上了市屬重點中學。
(編輯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