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錦東
眾所周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水和維生素是人體所必需的六大營養素。但現代醫學已經證明:將人體無法消化吸收的膳食纖維排除在營養素之外是不科學、不合理的。與前面所說的六大營養素比較起來,營養學家認為,膳食纖維也應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由于其在營養素中排行第七,故謂之“第七營養素”。
老觀念認為,膳食纖維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乙醇等一般溶劑,人們從食物中所獲取的膳食纖維又不容易消化吸收,因而認為它是無用的廢物。現代醫學證明,膳食纖維是可溶于水的。而它不容易消化的“缺點”,卻給人類帶來了健康長壽的福音。由于膳食纖維的這一特點,幫助人們帶走了體內大量的有害物質,對預防肥胖癥、糖尿病、大腸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人們過多地攝入并吸收含有高蛋白、高脂肪等精細食物時,可導致大便秘結,從而使大腸桿菌與一些有害物質在糞便內的繁殖增多,并產生出硫化氫等有毒物質。此類毒物吸收入血液并被血液運往全身后,會產生頭昏、頭痛等一系列不適癥狀,并使人產生便秘。
便秘看似小事,實則不小,便秘不但可導致痔瘡、便血與肛裂等一系列疾病,同時大便長期反復停滯在大腸內,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長期刺激大腸壁,易使人發生大腸癌。便秘的臨廁努掙,尚易誘發心衰、心肌梗死與腦溢血。而食用一定量的膳食纖維后,它進入小腸,會把脂肪、膽固醇等排擠走,使小腸盡可能少吸收些脂肪與膽固醇,這樣使得腸道能保持正常的蠕動,而令大便通暢。而脂肪與膽固醇的吸收減少,又能大大地遏止血脂的增高,從而有力地保護了心血管,防止動脈硬化與冠心病的發生。
非但如此,常食含纖維多的食品,不僅能預防肥胖與高脂血癥,還可預防糖尿病。專家認為脂肪攝入過多和運動過少是當今糖尿病發生的餓重要原因。而且,常食膳食纖維多的食物,對肥胖癥、糖尿病的治療也有很好的作用。這是因為控制飲食乃是治療肥胖癥與糖尿病的基礎,而減少食量又易產生空腹感,而多吃一些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既可防止發福肥胖,又可避免饑餓感的產生,一舉多得,何樂不為。
膳食纖維,這曾被人遺忘和拋棄過的“第七營養素”,雖然有當今在健康天平上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顯得格外醒目,但它并不稀少。它廣泛存在于我們日常普通的食物之中,青豆、扁豆、土豆、玉米、青菜,尤其是韭菜與芹菜中,還有各種水果,尤其是蘋果中,就蘊藏著豐富的膳食纖維。
(編輯湯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