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發表的《2001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北歐彈丸小國芬蘭再次名列世界第一。
作為一個北歐小國,芬蘭氣候寒冷、人口稀少,除了森林外,資源貧乏到可憐的程度。然而,其競爭力竟能把美國這樣的世界大國甩在后面,實在令人驚奇。而芬蘭之所以能夠創造如此的奇跡,與多種因素有關,但說到底,是其經濟高度市場化、國際化帶來的結果,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芬蘭良好的社會環境,而這一切都得益于芬蘭人民良好的社會道德素養。
大凡在芬蘭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無不強烈感受到芬蘭人普遍遵紀守法的良好風氣。典型的例子,走遍芬蘭,基本上看不到站在街頭指揮車輛、人流的交通警察。即使在深更半夜的空曠街頭,也不會有人闖紅燈。這種自覺遵紀守法的理念,正是法治的必備基礎,也是市場經濟健康成長的必需土壤。
在日常生活中,芬蘭人誠實守信。在芬蘭,不誠實的人猶如眼中之沙,會被周圍的人看不起,也會被社會輿論所不容。在芬蘭人的觀念中,靠欺詐行騙取得的成功,不會被認為是精明能干,而只會被人們唾棄。另外,芬蘭和其他北歐國家一樣,在世界上有著較為完善的防腐機制,因而腐敗現象極少。清正廉潔的風氣,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條件。
良好的道德也能產生效益,并能夠提高一國的綜合競爭力,這是芬蘭給我們的啟示。
(朱貴軍薦自《精神文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