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掉\"大鍋飯\",醫改實惠于民
2001年歲末,醫療改革在全國各大城市由\"紙上談兵\"走向\"動真格\"。醫改辦法實施前夕,直轄市重慶的各大醫院顯現患者\"搶\"藥潮,悄悄上演公費醫療消費的\"最后瘋狂\"。某醫院內手提一大袋治高血壓藥的張老先生稱,\"按照國家的政策,公費醫療已是‘兔子尾巴‘長不了。\"
的確,公費醫療之垢病被人們深惡痛絕,國家花了錢,廣大群眾卻沒真正得到好處。它既是一種\"大鍋飯\",同時又由于直接與單位的經濟效益掛鉤而不能較公平地覆蓋所有勞動者。結果是,一方面能吃到\"大鍋飯\"的人盲目開藥造成大量浪費,或者\"一個人開藥全家吃\",甚至倒賣藥給藥販子,讓國家負擔著不該承擔的重負;另一方面,很多困難企業的職工卻無法得到最基本的醫療保障。
而目前重慶市已實施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徹底端掉了公費醫療的\"大鍋飯\",從首批參保的單位和職工開始,有步驟地使全市所有城鎮職工得到切實好處:小病小補貼,大病大報銷。
那么,醫改后醫保費怎樣繳。看病怎樣報銷??床≡鯓邮″X。等等問題,成為千家萬戶關注的焦點。
參加醫保怎樣繳費
為使廣大職工都能普遍得到基本醫療保障,按照重慶市的《暫行辦法》,城鎮的所有單位和職工必須分期分批強制參保,參保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強制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基本醫療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其中在職職工的醫保費以本人上年度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每月繳納此基數的2%,用人單位每月繳納此基數的8%。由此可見,在職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的絕大部分是由單位承擔的。
而按照法定條件。法定程序退休的人員,隨所在單位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個人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針對下崗職工的經濟困難,重慶醫改方案作了具體細致的規定:國有企業再就業服務中心尚未解除勞動關系的下崗職工,隨所在企業一起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其應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由再就業服務中心按照上年度的職工平均工資的60%繳納;如企業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其下崗職工仍享受企業原有勞保醫療待遇。國有企業下崗職工離開再就業服務中心并與原企業解除勞動關系以后,重新就業的,隨所在企業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未實現再就業的,可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具體辦法另行制定);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按規定的下崗職工,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對于統籌區內破產企業人員的基本醫療保險,重慶醫改方案規定:經法院宣告破產的企業,在按規定足額提取并向醫療保險經辦機構一次性劃轉退休人員余命醫療費后,其退休人員可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另外,所有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單位與個人,必須同時參保大額醫療費互助基金。單位按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的1%繳納,個人(含退休人員)每月繳納2元,匯集為大額醫療費互助基金,以備醫療費超過統籌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額時支付,以減輕重病患者的負擔。
醫改后看病怎樣報銷
重慶醫改方案規定,全市基本醫療保險劃分為若干個統籌區實施。醫改后看病,職工原則上在統籌區內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到定點零售藥店配藥。醫療費用的支付實行個人醫療賬戶與醫療統籌基金共同支付的統賬結合支付辦法。
醫療統籌基金由所有參保單位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匯集而成。個人醫療賬戶由參保職工個人繳費的全部。單位繳費的一部分以及賬戶的利息構成,歸個人所有并可結轉。繼承。
參加保險的職工憑著手中的一本醫療賬戶到指定醫院或藥店,\"刷卡\"看病拿藥。個人賬戶的錢花完后,下一次看病就得自己掏現金。如果某職工一年四季都沒有看病,那他賬戶里就會積累越來越多的錢,在最需要時用。
而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專用于投保人支付住院醫療費和特殊門診醫療費。但醫保統籌基金的動用有起付標準和支付限額。
重慶醫改方案規定按醫院現行的三級標準劃分三個醫保統籌基金的起付標準:一級醫院為上年度統籌區人均繳費基數的5%;二級醫院為上年度統籌區人均繳費基數的8%;三級醫院為上年度統籌區人均繳費基數的11%。另外,如1年內多次住院,則起付標準在上述標準基礎上逐次降低1個百分點。由于在起付標準以下的由個人賬戶支付,所以,以上標準意味著人們今后住院時選擇不同級別醫院,能動用醫保統籌基金的門坎有較大不同。
重慶醫改方案規定參保職工每人每年最高支付限額為上年度人均繳費基數的4倍。只有超出起付標準以上,在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那部分費用,才是統籌基金與個人自付的共付段。目前共付段由統籌基金按下列比例支付:
醫療費在起付標準以上至5000元以內(含5000元)的部分,在職職工45歲以下的按70%支付,45歲以上(含45歲)的按75%支付,而退休人員按85%支付;醫療費在5000元以上至10000元以內(含10000元)的部分,在職職工45歲以下的按75%支付,45歲以上(含45歲)的按80%支付,而退休人員按90%支付;醫療費在100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部分,在職職工45歲以下的按80%支付,45歲以上(含45歲)的按85%支付,而退休人員按95%支付。
如果參保人員的醫療費超過了最高支付限額,超過部分醫療統籌基金不支付,但可以根據情況,申請從大額醫療費互助基金中得到一定比例的支付。
醫改后看病怎樣省錢
一。選擇合適醫院。
重慶醫改方案規定,醫院等級越低,統籌金的起付標準越低,也就是說,到等級越低的醫院就醫,醫療統籌基金為個人支付的門坎越低,個人出的錢就會越少。
二。多用\"基本藥\"。
選擇藥品時優先考慮\"基本用藥\"是省錢的第二法寶。按照國家規定,基本醫療保險能夠報銷的藥品必需是\"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使用方便。市場能夠保證供應的藥品\"。具體分為兩類,\"甲類目錄\"藥品和\"乙類目錄\"藥品。前者是臨床治療必需。使用廣泛。療效好。同類藥品中價格低的藥品,如大部分國產藥。后者是可供臨床治療選擇使用。療效好。同類藥品中比甲類目錄藥品價格略高的藥品,如部分合資廠家生產的藥品。
重慶醫改方案規定,使用\"甲類目錄\"藥品發生的費用按基本醫療保險的規定支付;使用\"乙類目錄\"藥品和民族藥藥品所發生的費用,先由參保人員自付20%費用,其余部分再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和參保人員按比例負擔。
至于營養滋補藥。中藥材和中藥飲片泡制的各類酒制劑。藥品的果味制劑等,都屬于個人自付費用之列。
三。留意診療項目。
按照規定,臨床必需。安全有效。費用適宜的診療項目才屬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整容。矯形。減肥。特護等非臨床必需。療效不確定。價格昂貴的診療項目,不在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此外,CT透視。核磁共振等一些費用昂貴的診療項目,基本醫療保險雖然能支付相當費用,但選擇時也應慎重。
最后還要盡量享受\"基本服務\",即住院只選擇配備必需生活服務設施的病房,盡量不住特需病房。
我們相信,隨著《暫行辦法》的實施和醫改的深入,廣大群眾將會得到切實的基本醫療保障,整體健康狀況將會大幅度提高。
(根據重慶市政府發布的相關文件及信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