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半百的李魁珍是一位了不起的媽媽:5年前,她的兒子蒙冤入獄,被判有期徒刑12年。為了替兒子洗清罪名,她辭去工作,一邊通過法律途徑上訪。申訴,一邊在監獄外陪伴服刑的兒子。她以持續不斷的母愛,鼓勵兒子樹立戰勝厄運的信心。
\"如果兒子真的有罪我一定讓他伏罪\"
李魁珍原在北京首鋼機械廠工作,丈夫是一個企業的技術工程師。他們生有一兒一女,1994年底,21歲的兒子顏郁被招到北京某賓館當客房部服務員。
1995年2月的一天,顏郁當班期間,曾為住進該賓館601房間的顧客白某某提供服務。幾天后,白某某報案稱:他放在旅行箱內的人民幣1萬元。美金6000元全部被盜。公安機關接到報案,立即展開調查。
1995年3月7日,公安部門根據白某某個人單方面的陳述,以及由賓館提供的證人證言等調查材料,認定顏郁有盜竊行為,將他拘留。
當晚不見兒子回家李魁珍估計他可能加夜班了。
于是第二天一早,李魁珍上班前趕去賓館探望兒子。當李魁珍趕到時,母子倆還沒有說上一句話,顏郁就被辦案人員押走了警車拉著警笛遠去,李魁珍扯著嗓子朝攔她的人叫喊:\"我兒子怎么啦﹖為什么要抓他\"
后來在賓館保安處,辦案人員告訴李魁珍:顏郁盜竊了客人的錢款,數額巨大,已經被依法拘留,并要求李魁珍積極配合警方,提供線索,追回贓款。
接著,公安人員來到李魁珍家,里里外外搜了個遍,但并沒有發現贓款。公安人員臨走時,對李魁珍說:\"你兒子犯的案子影響很大,由于失主是外賓,處理不好將涉及‘國際關系問題‘,如果有什么線索,要馬上向我們提供。\"
李魁珍不知兒子到底偷了錢沒有,她反復表態說:\"如果我兒子真的犯了罪,我們決不包庇他,一定讓他伏罪......\"
經過連續幾夜的思考,李魁珍在國法與親情的較量中,作出了一個母親的艱難選擇:她含淚給兒子寫了一封信,委托辦案人員交給顏郁。李魁珍在信中寫道:\"顏郁,你要聽媽媽的話,聽警察的話,如實交代問題,退回贓款。重新做人,爸爸媽媽任何時候都不會拋棄你......\"
顏郁看完媽媽的信后大聲叫喊:\"媽媽,你不了解兒子嗎﹖我沒偷客人的錢,我是冤枉的\"
自殺鳴冤:\"我沒犯罪,我是冤枉的\"
1995年7月,在顏郁自始至終申明\"沒有偷竊\"的情況下,公安機關將該案移送至檢察院審查起訴。不久,李魁珍接到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的開庭通知。
在法庭上,顏郁隔著幾米遠的距離看到了母親,突然扭轉頭,沖著法官席大聲喊道:\"我沒罪,我是冤枉的\"
兒子的喊聲,震動了李魁珍的心。就在這時,只見顏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事先藏在衣袖里的一塊尖銳鐵片,\"嗖\"地抽出來捅向自己的小腹......隨著聽眾席上的一片喧嘩聲,法官被迫宣布休庭。不久,法院以盜竊罪判處顏郁有期徒刑12年,同時判決追繳顏郁人民幣59770元,發還事主后來,因一直找不到贓款,加之顏家并無此經濟能力,此項判決實際上并未執行。
李魁珍得知判決結果后,腦子里蹦出的第一個念頭是:兒子是冤枉的他用自殺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因為她了解從小到大都是規規矩矩的兒子,不會干出偷別人東西的事。
第二天,李魁珍向丈夫談了自己的想法,她說:\"兒子在法庭上欲自殺,他可能真是無辜的。\"于是,李魁珍找到單位領導,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她提出離職的理由是:為兒子討個說法,還兒子一個清白。
首鋼機械廠的領導,對李魁珍的選擇又是震驚,又是同情和惋惜。李魁珍是廠里的技術能手,剛剛40出頭的她為\"罪犯\"兒子放棄工作,值得嗎﹖面對廠領導的挽留,李魁珍說:\"兒子的人生剛剛開頭,如果他是冤枉的,他坐在牢里,肯定不會服氣,也不可能改造好;如果他不是冤枉的,我可以協助政府,讓他認罪,幫他樹立起重新做人的勇氣和信心。\"這樣,李魁珍帶著拯救兒子的決心,邁上一條為兒申冤的艱難之路。
果然不出李魁珍所料,顏郁始終不服判決,連續幾天在獄中絕食。鳴冤。不僅如此,顏郁還多次企圖自殺。這些消息傳到了李魁珍的耳中就像刀割一般,于是,她加快了上訪。申訴的步伐。同時,為了穩住兒子,她開始不斷地給兒子寫信。在李魁珍寫給兒子的信中,充滿了母愛的溫情和力量:\"兒子,你要耐心地等待媽媽的努力,你要相信媽媽,更要相信組織,相信法律的公正......\"母親的信,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給了顏郁無窮無盡的希望和力量。但是,顏郁哪里知道,這一等就是5年多的漫長歲月;顏郁更沒有想到,他的媽媽在監獄外的奔波呼號,是那樣艱難和曲折......
1996年8月1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刑事裁定,駁回顏郁的上訴,維持原判。第一次上訴敗訴后,顏郁對申冤失去了信心,甚至與獄警發生沖突。李魁珍知道后,頂著酷暑,步行十幾個小時來到兒子服刑的監獄,給兒子寫了一封信,仍然是那么幾句話:\"兒子,你不要灰心,你要等著媽媽的努力\"
\"我要讓兒子清清白白地回家\"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李魁珍找到了大量證據,充分證明兒子是冤枉的。
李魁珍一次次走進兒子的案子所涉及的派出所。公安局,說明情況;接著又到基層法院。中級法院上訴。申訴;同時,李魁珍還通過行政組織途徑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情況,直至國家公安部,訴說兒子的冤情......有關部門也看出這個案子存在許多疑點,也覺得定案和判刑的證據不足,只好按管轄范圍的劃分,將材料轉到有關執法機關。
李魁珍一天接一天上訪。申訴。為了節省路費,她干脆步行上路,20多雙膠鞋。布鞋被磨破。她的身影常常出現在司法。公安。紀檢及政府部門接待室里,工作人員都知道有這么一個天天為兒子喊冤的母親。
母親隨兒子一起到滄州\"服刑\"
正在李魁珍上訪期間,顏郁被轉到河北滄州監獄服刑。
當李魁珍知道兒子轉獄的消息后,她帶上最簡單的行裝,登上了去滄州的火車。
顏郁這么快就見到了媽媽,連獄警都感到吃驚。隔著冰冷的鐵欄桿,看著媽媽那張憔悴的面孔,聯想到媽媽拖著瘦小病弱的身軀為他鳴冤,顏郁一時激憤難抑,他不顧一切地朝著母親大吼:\"我求求你了,媽媽,你不要再管我的事了,別再為我花錢了,我會用我的方式解決問題的......\"
李魁珍也叫了起來:\"顏郁,你胡說什么呀﹖你要是不明不白地自殺了,你就是畏罪自絕;你要是打算從監獄里跑出來,你就是畏罪潛逃......你寫的幾百封申訴信,我都轉給了有關的領導,你要繼續申訴,我也會繼續上訪媽媽相信你是無罪的,你也要相信媽媽一定會把你救出來\"
顏郁哭著向媽媽點了點頭,答應媽媽在獄中好好配合,為自己的無罪出獄而努力。望著媽媽的背影,顏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理解媽媽的心:媽媽在用生命為兒子討清白,維護兒子做人的尊嚴此后,李魁珍又多次到滄州看兒子。顏郁受到媽媽的鼓勵,在判決已生效的情況下仍提出申訴。
1997年6月2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了顏郁的申訴。這一次,顏郁徹底失望了,他的精神一度萎靡不振。李魁珍擔心兒子出意外,決定在滄州陪伴兒子\"服刑\"為了減輕老伴的經濟負擔,李魁珍在離滄州監獄不遠的一家工廠,找到一份做配電盤的活兒。雙方商定:工廠按件計酬,給李魁珍提供食宿,飯錢在工資里扣。
李魁珍在滄州打工期間,經常去監獄看望兒子,鼓勵兒子樹立起生活的信心。李魁珍母子的努力,引起了北京市高層領導的關心,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市人大。市檢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視和直接干預下,一起長達近5年的冤案終于得到平反昭雪了!1999年12月,在獄中生活了1732天的顏郁,盼來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公正判決。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認為:原公訴機關指控顏郁犯盜竊罪的證據,不構成完整的證據,認定顏郁構成盜竊罪的證據不足,原判以盜竊罪對原審被告人顏郁定罪不當,應當糾正。最后,該院據此判決:顏郁無罪
\"世上只有媽媽好\"
當顏郁被判無罪的消息傳到滄州監獄的時候,顏郁激動得在牢房內外來回奔跑,他找獄警要來一根細鐵絲,在一塊白布上連夜繡上了4個大字:\"母愛如山\"
次日,李魁珍剛走到監獄門口,只見顏郁拿著那塊特殊的\"刺繡\",作為自己無罪釋放的見面禮,獻給媽媽
李魁珍來了,她穿的仍然是那雙快要磨穿底的鞋子,背的仍然是那個上訪時用的水杯和布包;只是5年前的滿頭青絲變成了白發,原來挺直的腰背變得佝僂了......看著被無罪釋放欣喜若狂的兒子,李魁珍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與兒子抱頭痛哭......母子相逢的一幕,感動了在場的獄警和犯人,他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那首動人心弦的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歌聲在晴空中飄蕩,顏郁激動得把媽媽背了起來,向家的方向走去!
2000年11月30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依法作出決定:維持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賠償顏郁人身羈押賠償金57555.75元,律師費1000元的決定。目前,顏郁已拿到了這筆賠償金。
現在,李魁珍一家已經恢復了生活的常態,盡管顏郁由于冤案造成了5年的人生空白,戶口及工作還沒有著落,盡管曾經是健康強壯的媽媽已經體弱多病,但是,全家人畢竟團圓了,更重要的是,顏郁可以清清白白地去面對今后的人生了。
(志松薦自《知音》 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