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結束后,美國一再宣稱:拓展\"民主\"是美國對拉美政策的重要內容。歷屆美國政府一再向拉美國家表示:美國關心本地區的民主并且準備運用自己的力量支持和捍衛民主政府。但美國對不久前委內瑞拉這場政變的態度讓人們對美國的這種政策產生了懷疑。
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具有左翼色彩,他自1998年上臺以來,對內推行激進政策,對外不顧美國反對,積極與古巴、伊拉克發展關系。4月12日,委內瑞拉一些企業主集團聯合軍隊部分上層勢力發動政變,查韋斯被囚禁。當天,美國政府表示歡迎查韋斯的下臺,并且認為查韋斯是咎由自取。同時,美國還拒絕把委內瑞拉發生的事情說成是政變。但到4月14日,委內瑞拉局勢卻發生戲劇性變化,在親政府軍人的支持下,查韋斯重新上臺執政。美國又迅速改變態度。18日,布什親自出面表示,\"當委內瑞拉街頭出現麻煩時,本政府就明確表示我們支持民主,不支持任何超出憲法范圍的行動。本政府明確表示了我們強烈支持民主的立場\"。
美國對委內瑞拉政變的態度,不禁使人們對美國在拉美推進民主的誠意產生懷疑。美國一向主張推行民主制,反對通過\"非憲法手段\"更換政府,反對政變行為;但這次卻歡迎委內瑞拉民選總統被推翻。美國在拉美一向主張集體一致,去年9月11日通過的西半球《民主憲章》明確規定,西半球國家在維護民主方面應采取一致行動。但美國在對委內瑞拉局勢做出反應前沒有與拉美任何政府磋商,顯然違反了自己簽署的這項協定。與美國的反應形成鮮明對比,墨西哥、阿根廷、洪都拉斯等拉美國家均表示不承認新政府,譴責政變行為。
在委內瑞拉政變中,美國置事件是否有違民主于不顧,而以是否親美確定美國的態度。這種選擇取向,不禁讓人想起冷戰時期它在拉美地區顛覆反美左翼政權的政策。1951年,左翼的阿本斯就任危地馬拉總統,推行激進的社會經濟改革,觸動了美國的經濟利益,危及美國對拉美的控制。于是,美國中央情報局于1954年策動政變,推翻了阿本斯政府,扶植了一個親美獨裁政權。1962年,多米尼加政府推行社會改革,美國支持親美派軍人發動政變,建立軍事獨裁統治;為支持獨裁政權,美國還出兵進行武裝干涉。1973年,為顛覆智利阿連德左翼政權,美國支持軍事強人皮諾切特發動軍事政變。對歷史的回憶使不少拉美人也懷疑美國在這次委內瑞拉政變中的作為。智利前駐美大使約翰·比爾說,\"拉美人沒太把美國否認(它們卷入這次政變)當回事,因為美國從來沒有承認過它參與過政變,不管是在智利還是在其他地方\"。
美國對委內瑞拉政變的態度也大大損害了冷戰后美國在拉美地區建立起的信譽。1989年,布什政府上臺不久,在薩爾瓦多和尼加拉瓜促進結束內戰的談判中,明確支持各方公平參加選舉,美國在拉美的形象有所改善。90年代,美國與拉美其他國家一起反對秘魯和危地馬拉領導人走向獨裁的傾向,阻止巴拉圭和厄瓜多爾軍人勢力奪權,拉美國家對美國的信任進一步增加。1994年,美國在聯合國的監督下使用武力迫使政變奪權的軍人交權,在海地恢復民選政府,進一步張揚了美國的威信。對拉美國家來說,尤其重要的是,在這些情況下,美國不再單獨行動,而是謀求拉美國家的一致支持,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拉美國家的戒心。但美國這次對委內瑞拉局勢的反應,卻使它在拉美再次失去了信譽,美拉關系有可能因此而有所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