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論壇首屆年會開幕,世界目光聚焦博鰲。韓特使成功訪朝,半島局勢云開霧散。世紀老人與世長辭,英國民眾送別王室祖母。鮑威爾中東調解,心累嘴更累,以色列依然我行我素。委內瑞拉總統寶座擊鼓傳花,查韋斯失而復得,47小時歷盡宦海\"生死時速\"。普京施展非凡外交才能,49億陳年老債賬面蒸發。
博鰲亞洲論壇
博鰲亞洲論壇首屆年會12日至13日在海南博鰲舉行,昔日的小漁村再次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包括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泰國總理他信和韓國總理李漢東在內的48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以及韓國三星集團、日本豐田汽車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微軟公司等100多家全球知名公司等近2000人出席年會。國務院總理朱基率中國代表團出席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了題為\"攜手共創新世紀亞洲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對亞洲區域合作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四項建議,并指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不僅將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福祉,也必將提供無限商機,為亞洲和世界經濟合作開辟新的廣闊空間。他信、小泉和李漢東等領導人也先后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對亞洲經濟態勢以及中國經濟與亞洲經濟的關系進行分析和展望。本屆年會上,與會人士就亞洲經濟形勢和地區經貿合作等重大議題進行了廣泛討論。在中國入世和經濟增長,地區影響力不斷上升,以及國際和地區經濟面臨重大挑戰的背景下,博鰲亞洲論壇首屆年會以推動亞洲國家經濟合作和發展為主旨,使亞洲國家有機會在廣泛領域加強溝通和交流,具有特殊的現實意義。
朝鮮半島
韓總統特使林東源3日至5日成功訪朝,在訪問期間,林特使拜訪了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并向其轉達了韓總統金大中的親筆信。林于6日跨過板門店的軍事分界線返回漢城,韓朝雙方當日中午同時發表聯合新聞公報,一致表示同意積極促進南北對話與合作;雙方同意按照《南北共同宣言》的精神,相互尊重,不制造緊張狀態,恢復此前被凍結的南北關系并盡快連接南北之間的鐵路和公路,并就重開離散家屬團聚活動達成了一致。此次南北聯合新聞公報是全面恢復南北對話的良好信號,完全符合雙方希望緩解緊張局勢、繼續推進半島和平進程的愿望與需要,標志著處于停滯狀態的南北對話終于重新啟動,韓朝關系出現重大轉折。朝方還接受了韓方關于重開朝美對話和朝日對話的建議,決定讓美國負責朝鮮談判問題的特使杰克·普里查德訪朝。世界各國對此均表示歡迎,輿論認為,此次特使訪朝取得了\"超出預想的成果\"。今年韓國將舉辦世界杯足球賽,朝鮮也將舉辦\"阿里郎\"節,此次南北重開對話無疑將營造更為寬松的環境,中國球迷從朝鮮陸路前往韓國觀看世界杯也許將不僅是個設想。
英王太后辭世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也許將是2002年最值得同情的人,就在她即位50周年的歡慶時刻,竟連續失去了兩位親人。2月9日她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去世的悲傷還沒從心頭完全抹去,她101歲的老母親又在3月30日下午3時15分在睡夢中與她永遠告別。王太后去世的消息一傳出,很快就有許多人聚集到白金漢宮的大門外,獻上了花束,對這位老人的去世表示哀悼。在很多普通的英國人眼里,王太后代表著這個國家的傳統價值觀,即勇敢、堅定、獻身精神、強烈的責任感和對親友的摯愛。在二戰期間,王太后不懼強敵的狂轟濫炸,毅然留守倫敦,與廣大英國民眾同生共死,她所表現出來的勇敢精神,贏得了人民的愛戴和尊敬。英國首相布萊爾稱她為\"英國正直和勇氣的象征\"。4月9日,英國王室為王太后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數十萬英國民眾揮淚送別這位\"最受愛戴的祖母\"。
中東和平進程
眼看中東戰火越燒越旺,美國再也不能在調停問題上\"猶抱琵琶半遮面\"了,在國際社會對美國斡旋的千呼萬喚下,美國總統布什4日終于宣布派遣重量級人物--國務卿鮑威爾赴中東進行斡旋。在持續11天的時間里,鮑威爾兜了個大圈子,遍訪中東各國領導人,三會以色列總理沙龍,兩會被困拉馬拉的阿拉法特。然而,十幾天的斡旋成果寥寥:以軍仍在巴自治區不斷\"擴大戰果\";阿拉法特則仍被困于拉馬拉總統府一隅。雙方沒有達成任何意義上的停火協議,也沒有任何重開和談的跡象,美對中東局勢的\"魔術棒\"似乎已經失靈。沙龍強硬地表示,\"沒有人能讓以作出有損以未來的決定\",而阿拉法特也對美在勸說以撤軍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無能\"感到\"沮喪\"。外界普遍認為,美此次調停不成功實際上與美仍沒有改變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密切相關。雖然迫于不斷增大的國際和國內壓力,布什政府改變了以往對中東問題的\"超脫\"態度,但美不但沒有譴責和制止以不斷升級的軍事行動,反而多次對以的行為\"表示理解\",調解無果,自是必然。鮑威爾此次中東之行空手而歸,中東在短期內實現和平的希望變得更加渺茫。
委內瑞拉
4月14日凌晨,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總統府一片歡騰。剛在47小時前因軍事政變而下臺的委總統查韋斯再次宣誓就任總統。在短短不到兩天的時間內,委政局變幻如\"六月的天,娃娃的臉\"--說變就變。4月12日,委軍方突然宣布總統查韋斯辭職,由委總商會主席卡莫納就任臨時總統。僅過了47小時,查韋斯再次入主總統府。查韋斯從被軍方罷黜到被拘禁到險被流放再到重掌大權,轉變均需以小時計算,真可謂是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委內瑞拉發生此次政治風波的主要原因是查韋斯推行的的改革措施觸動并損害了其反對派--代表石油寡頭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使朝野矛盾激化,終于在11日爆發了由委總工會和總商會聯合組織的\"4·11\"反政府大游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深受美國和西方的影響,部分高層軍官對查韋斯的支持并不堅定,在關鍵時刻倒向了反對派。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正是另一部分堅定擁護憲法總統的軍官再次把查韋斯抬進了總統府。另外,國際社會的壓力也為查韋斯的重新執政起到重要的作用。卡爾莫納就任臨時總統后,里約集團、美洲國家組織和77國集團等國際組織紛紛譴責委內瑞拉的政變,要求恢復民主。19個拉美國家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表示不承認卡爾莫納的臨時政府。正是國際的強大壓力使卡爾莫納不得不宣布恢復一度被解散的國會和總檢察院等公共機構,使憲法政府最終得以恢復。然而,查韋斯此次雖然有驚無險,但也反映了委國內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但愿查韋斯總統能如他在重新上臺后所說的那樣,從這一事件中\"學會了許多東西,將努力改正過去的錯誤和失誤\"。
俄德峰會
俄羅斯總統普京4月9日至10日在德國魏瑪出席了俄德第五次政府間高層磋商。在這次會議上,普京與德國總理施羅德除就中東局勢、俄羅斯與北約關系等重大國際和雙邊問題交換了意見外,普京還取得了一個最大的成果,即解決了俄德間高達64億美元的債務問題。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俄羅斯只需在三年內分三次償清總額不到15億美元的債務,這僅為原來德方提出的債務數額的1/3。巨額債務一直是俄德兩國經濟關系中最棘手的問題,雙方就此問題已進行了11次會談,此次一舉解決這一問題不能不說是普京外交努力的一次重大勝利。顯然,俄德兩國因越來越多的共同利益而日益密切的關系是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的關鍵,但兩位領導人之間的親密關系以及普京的外交才能也對問題的解決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相信在這一歷史遺留問題解決以后,俄德兩國關系將會進入一個更甜蜜的\"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