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哈托下臺后,眾多伊斯蘭教政黨在印尼迅速崛起并成為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伊斯蘭教的影子既閃現在國家政治的最高決策層里,也晃動在邊遠地區此起彼伏的血腥動亂中。但同時印尼大多數的穆斯林又是溫和的、世俗化的。
蘇哈托1998年下臺后,眾多伊斯蘭教政黨在印尼迅速崛起并成為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兩大伊斯蘭教團體--伊斯蘭教師聯合會和穆罕默德協會重新煥發生機,一些伊斯蘭教極端組織更是肆無忌憚地到處攪混水。特別是瓦希德1999年的上臺與2001年的下野,發揮主導作用的均是伊斯蘭教的政治勢力,其中既有人協(人民協商會議,印尼最高權力機構)大堂表決時一清二楚的手,也有精英密室里若無似有的影子。在邊遠地區此起彼伏的血腥動亂中,爭斗雙方里也總有一方或明或暗地晃動著伊斯蘭教旗幟。從爪哇等地趕來\"支援\"的伊斯蘭教極端分子更是以\"圣戰\"的名義火上澆油。
翻云覆雨的印尼伊斯蘭教
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2.28億總人口中,穆斯林有2億。20世紀上半葉,伊斯蘭教團體和政黨在印尼爭取獨立的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蘇加諾(印尼開國總統,現任總統梅加瓦蒂之父)時期,特別是50年代中期,伊斯蘭教政黨有很大勢力,1955年大選中曾獲得44%的選票。
但印尼1945年獨立時制定的憲法卻規定,印尼是世俗國家而不是伊斯蘭教國家。包括伊斯蘭教在內的任何一種宗教都未被列為國教,民族主義者和穆斯林溫和派對此都較滿意。正是由于蘇加諾等人制憲時刻意追求的這種模糊效果,使得眾多黨派在宗教問題上的分歧得到彌合,同時也滿足了方方面面的宗教要求,印尼這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才能夠維持其領土的完整和主權統一。
從50年代后期起,蘇加諾開始有意識地削弱伊斯蘭教政治勢力。60年代中期蘇哈托上臺后,進一步限制伊斯蘭教政黨的活動,70年代則干脆強制幾個伊斯蘭教政黨合并為建設團結黨,此后20多年,伊斯蘭教勢力的政治欲望被牢牢壓制下去。
蘇哈托倒臺后,印尼出現了40多個伊斯蘭教政黨,其中20個獲準參加1999年大選。影響最大的依次為民族覺醒黨(占國會席位12.6%)、建設團結黨(10.7%)和國家使命黨(7.1%)。這三個伊斯蘭教政黨的領袖,先后成為印尼政壇的頂尖人物:民族覺醒黨的瓦希德1999年10月至2001年7月擔任總統;建設團結黨的哈姆扎·哈茲2001年7月當選副總統;國家使命黨的阿敏·賴斯1999年10月以來擔任人協議長。其中能量最大的當屬賴斯,他把國家使命黨、建設團結黨、新月星黨和正義黨等四個右翼伊斯蘭教政黨捏合成\"中軸力量\"(占國會席位20%),成為他在政壇上縱橫捭闔、充當權力掮客的王牌。瓦希德的上臺與下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成也賴斯敗也賴斯。
溫和、世俗化仍是主流
但是印尼廣大的穆斯林多是性情溫和的和世俗化的,對于伊斯蘭教,他們首先注重的是\"實質\"而非\"形式\"。在這種情況下,任何政黨若要以伊斯蘭教規為主要政治訴求,必然不會有太大的發展前途。在印尼,確實有一些伊斯蘭教政治人物要求修改憲法,實行伊斯蘭教法,但根據印尼多位學者的分析,印尼伊斯蘭教政黨的政治前景并不光明。首先,伊斯蘭教政黨數目太多,引起政治理念方面的嚴重分裂和混亂,使得基層穆斯林群眾無所適從,內耗極大。其次,伊斯蘭教政黨領袖們一方面沉浸于歷史上的伊斯蘭教寡頭政治習慣中,另一方面又幻想著穆斯林群眾以現代民主的投票方式支持他們,這是不現實的。第三,伊斯蘭教政黨領袖曾經瞧不起的政治對手、主要是\"女人(梅加瓦蒂)領導\"的斗爭民主黨和\"蘇哈托的殘渣余孽\"組成的專業集團黨,實際上擁有遠遠超過伊斯蘭教政黨的群眾基礎(1999年分別獲得33.7%和22.4%的選票,是國會頭號大黨和二號大黨)。
邊遠地區的動亂僅僅是宗教沖突所致嗎?
從表面看,印尼邊遠地區近幾年動亂的背后都有伊斯蘭教的影子:在馬魯古和蘇拉威西是基督教徒與穆斯林的沖突,在伊里安查亞和加里曼丹是信仰原始宗教的當地居民與外來穆斯林的沖突,在亞齊是當地虔誠的穆斯林與世俗化的中央政府之間的矛盾。但據權威人士分析,實際上問題的根源卻是蘇哈托政府實行的大規模移民政策:當地居民與外來移民在就業機會與經濟資源方面的矛盾日積月累,終于在蘇哈托高壓政治解除后相繼爆發。而中央政府近幾年忙于內斗無暇顧及邊遠地區事務,客觀上也是這些動亂不斷蔓延的原因。一直鬧獨立的亞齊和伊里安查亞,除以上共性外,還有不一樣的特性:亞齊與中央政府的最大矛盾是當地油氣收入的分配問題;1963年才被并入印尼的伊里安查亞,最大的問題則是歷史上的政治認同問題。
穆斯林主流社會之外的\"碎片\"
近些年來印尼也出現了一些伊斯蘭教極端組織,名氣較大的有圣戰軍、伊斯蘭教捍衛者陣線、解放黨以及圣戰戰士組織(即姆查希汀)等。由于轉型時期的印尼政府和司法界力量薄弱,在許多領域出現嚴重的角色缺位,伊斯蘭教極端組織順勢打出維護伊斯蘭教法規的旗號,他們在城市中攻擊夜總會、歌舞廳以及所謂妓院,在發生民族宗教沖突的外島地區煽風點火、推波助瀾,來勢洶洶、聲威浩大,而且還宣稱他們是以伊斯蘭教的名義\"揚善禁惡\"。另外,由于國際社會在反恐宣傳方面的某些偏頗,也使這些極端組織在一些文化水平較低的穆斯林青年中產生了某種程度的蠱惑作用。但是,這些極端組織的人數極其有限(人數最多的圣戰軍也只有幾千人),實際上只是印尼穆斯林主流社會之外的某些\"碎片\"。
隨著世貿雙塔轟然倒地,西方某些傳媒重彈文明沖突的老調,把印尼描繪為伊斯蘭教極端組織恣意橫行的蒙昧群島和拉登\"基地\"組織理想中的樂園,甚至慫恿美國政府把反恐的戰火燒到印尼。但印尼方面的態度是,印尼政府現在不僅面臨恐怖主義威脅,而且還面臨分離主義、跨國犯罪和其他犯罪行徑的威脅。印尼同意與恐怖主義進行斗爭,不過認為斗爭方式可能同美國或別的國家有所區別。
在許多印尼穆斯林的心目中,美國的形象不佳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允許美軍進駐印尼,將遭到印尼國民的強烈反對,從而影響國內政局的穩定。
民心不可違,梅加瓦蒂更不敢拿國家的穩定開玩笑。因此印尼外交部在今年3月22日專門發表了新聞公報,重申反對任何外國軍隊進駐這個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