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吉尼亞大學創建于1819年,位于華盛頓特區南方100多英里的夏洛小城,該小城只有4萬多居民。
杰斐遜創立 古建筑知名
弗吉尼亞大學是美國第三任總統杰斐遜一手規劃設計的。杰斐遜在臨終之前表示,希望在他的墓志銘上刻三行字:“湯瑪斯·杰斐遜,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者,弗吉尼亞州宗教自由的立法者,弗吉尼亞大學之父。”可見杰斐遜對大學的感情和重視。
弗吉尼亞大學校園之美為大家所公認,最著名的建筑首推圓型大廳,這座希臘萬神殿式的建筑是大學的精神象征。建筑兩側長排圓柱所連接的紅磚房合稱為草坪。白柱、紅磚房和中間的綠地交相輝映。秋紅則又是另一番美景。紅磚房是為實踐杰斐遜“學習與生活一體”的精神而設計的,其中兩層樓的建筑由教授居住,平樓則是學生宿舍,教授和學生共同生活、共同學習。
1997年,大學又建成一座占地廣、采光好的健身中心,內有奧林匹克水準的游泳池、各式健身器材及寬敞的淋浴室等。因為器材多且間隔大,不會感到擁擠。我在校讀博士期間,每天下午上健身中心運動一小時,出來時精神煥發、文思泉涌,論文進展快速。
推行“榮譽制”
應試無監考
大學在學術上也有杰出的成就。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2001年度“全美杰出大學評比”,弗吉尼亞大學與柏克萊加州大學并列全美公立學校第一名,公私立大學第20名。大學的建筑研究所全美排名第6、法學院第7、商學院第8、英語研究所第11、MBA第15、歷史研究所第15、心理學研究所第17、教育研究所第19,而醫學院附屬醫院也在全美5600多個醫學院中名列前100名。
談起大學的特色,莫過于“榮譽制度”。這個制度規定:一個人的正直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大學的任何考試及報告中,學生都必須做榮譽宣誓:“以我學生的榮譽保證在這次考試(報告)中沒有接受或給予任何協助。”學生抄寫這句話后簽名,以表示負責,考試中沒有任何人監考。就以我的博士資格考試為例。考試當天只要到系辦公室領取考卷,自己在大樓里找一個教室答卷,并在規定的6個小時內將考卷交回即完成,考試期間甚至沒有人知道你究竟在哪里寫考卷。或許有人對這種訴諸個人道德的制度有所疑慮。其實這種制度有其配套的措施,只要學生違反制度就一律開除,絕不寬宥。
為了處理這類檢舉案件而設立的“榮譽委員會”都由學生競選組成,負責接受檢舉并調查事實,同時設有陪審團,由隨機抽選的學生組成。當然,推行這樣的制度,信任者與被信任者都要有相當的信心。
實現真平等 師生多互動
圓型大廳二樓的北廳平時為校理事委員會議事廳,學生只在參加博士論文口試時才能申請使用。因為成為博士候選人并完成論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北廳舉行博士論文口試是學生的最高榮譽。記得我到大學的第一年,剛好系里有一位博士候選人在此舉行博士論文口試并開放旁聽,我就去了。當時會場的桌上擺著一大瓶水,但只有一個杯子,大家都覺得很奇怪。照理說,至少應該要準備5個杯子給4個口試委員和發表論文的博士候選人才對,于是請一個旁聽同學去找管理人員詢問。管理人員答稱這是北廳的傳統。這一瓶水與杯子是為口試的博士候選人而準備的,就算是掌管他論文生死的口試委員會的教授也只是配角,學生才是口試中要講最多話的主角。那位博士候選人和他的指導教授聽了都為之莞爾。因為這件小事充分顯示了大學講求平等絕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而是真正去實踐:就事論事,并不因行為者的社會地位而有所動搖。
在杰斐遜的影響下,很多地方可以看到大學強調“人人平等”的精神,每個人都受到平等的對待。學校里,學生與教授的互動很親切,就算教授做研究的壓力很大,時間有限,但仍愿意撥出時間來與學生交談。我在大學4年期間,至少碰到兩個“有光有熱”的教授,這些教授以智慧引導學生在專門知識上取得進步,同時也表現出了感人的教學熱忱,并且非常關心學生。譬如我的指導教授擁有8個榮譽學位,可謂聲譽卓著,但還是很熱心地指導學生。大學還有一個非常受學生歡迎的傳統,研究所的教授們常在學期末邀請研究生到家中作客,吃吃點心、喝喝下午茶,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職員有熱忱 辦事效率高
大學的職員也一樣具有服務熱忱。不論各系所、行政處室或圖書館,只要學生有問題,職員都會竭力協助解決問題。這和我過去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國巴黎大學或英國牛津大學所遭遇的情況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以下我經歷的幾件事就是最好的見證。
通常博士班的學生幾乎每天以圖書館為家。何況我們可以在研究生圖書館里登記選用一個書桌,把借來的書放在自己的書桌上,不必每天帶進帶出。我也一樣每天都在圖書館念書、作研究,直到午夜圖書館關門,才又轉往24小時開放的工學院閱覽室繼續奮斗。雖然我有停車證,但學生停車場距離工學院有一小段距離,道路能見度不佳,而我又是在半夜駕車,不免有安全上的顧慮。但工學院大樓的停車位通常只提供給殘疾人士和教授使用,我無法使用。提心吊膽地走了一段時間后,我決定寫信向校方反映我的安全顧慮。結果校方馬上發給我特別停車證,特許我在下班后的時間把車停在工學院的停車場。
由于我進出工學院總抱著一大堆書,因此常走為殘疾者設置的自動門。有一天自動門出故障,我想不僅對我不便,對行動不便的同學更是困擾,因此隔天上午立即打電話報修。令人驚訝的是我下午去時就發現修好了,后來類似的經驗還有好幾次。難得的是當我報修時,維修部門的人員總是客氣地感謝我讓他們知道學校哪些設施的故障待排除。
此外,由于我是公費進修,有時因公務機關辦事費時,學費不能及時匯到,我只好到會計部門向承辦人解釋。沒想到這位承辦人員馬上安慰我說:“沒關系,我知道你是外國學生,匯錢常會有些耽誤,不要為這種事情擔心。”
免費建門診 溫暖學子心
由于本州居民就讀所繳納的學雜費僅是外州學生的1/4,因此全校近70%的學生是本州居民。盡管如此,絕大多數學生還是離家就學。功課壓力大又無親人在旁幫助,這是校方很重視的問題。為了解除學生的壓力,避免意外事件,在學校巴士相當顯著的位置上,總貼著“心理咨詢中心等著幫助你”的海報,提醒學生不要一個人悶著,要尋求協助。我在大學期間也曾因功課壓力過大而求助于心理咨詢中心,后來在一次和同學的閑聊中,才發現很多人都去過,也都覺得校方對此投入人力是值得贊許的。
除了心理健康之外,大學學生健康中心及醫院免費為學生提供生理健康服務。學生有任何身體健康的問題,憑學生證就可獲得免費的門診,校方還有營養師可供咨詢。
大學的優點甚多,例如學費便宜,只有私立大學的一半;生活費也不高,學術排名又居全美公立大學之冠,而且教授與職員熱心,圖書館藏書甚豐,校區及鄰近區域風景優美。不足之處是由于夏洛城一直保留著南方傳統和保守的風氣,當地人不容易很快地與外來人交朋友。此外,夏洛城除了大學的展覽及音樂、戲劇表演外,其他文藝活動較少。初抵時,我對此頗有怨言,但后來發現對我這種須在有限時間內讀完博士學位的人來說,倒省去了又急著讀書,又想看戲看展覽的問題。總之,就成本(學雜費、生活費)、效益(學習及生活環境)而言,弗吉尼
亞大學絕對是上選。
弗吉尼亞大學小檔案
創校時間 : 1819年
學生數 : 大學部1.25萬人,研究所5800人
學期制 : 兩個學期
海外學生比例: 4.2%(全校有10.3%的亞裔美國人)
學費 :1.85萬美元,但醫、法學院及MBA要2.5萬到2.8萬美元(均不含生活費8
000美元)
學校排名 : 第20名
學校網址 :
http://www.virginia.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