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9月,在貫徹落實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精神的過程中,誕生了甘肅省文物局。省文物局的成立,標志著作為文物大省的甘肅從此有了一個文物事業的專門管理機構和辦事機構。10年來,省文物局走過了一段不尋常的路。文物局機關這個群體像山坡上的羊群,在領頭羊的帶領下,沿著干旱缺水草的山梁覓食,朝夕團簇,奔波前行。盡管道路不平坦,卻迎來了輝煌。
10年來,甘肅省文物局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展過程。從1992年9月起,省文物局開始了艱難的完善機構、爭取編制、投石問路、開展工作的過程。根據省編委文件,在經過了三個多月的“迷惘”后,1994年元月才被補核了內設機構,恢復了已被廢止的文物處,用“改制”和“加掛”的辦法,設立了博物館處和辦公室,任命了局領導成員,工作人員仍是原文化廳文物處的八九名“老人”。直到1995年11月,在機構改革大潮中,省文物局才被省政府以批準“三定”方案的方式,正式確定為省政府主管全省文物工作的職能部門,批準設立辦公室、綜合處、文物保護處、博物館處和機關黨委五個職能處室,核定行政、事業編制27人,保留了原長城博物館(籌)和文管會辦公室的幾個事業編制。至此,甘肅省文物局的框架算搭了起來,但工作人員仍一時無法補充。
1996年初到1998年底的三年里,甘肅省文物局經歷了補充人員,理順關系,打通渠道,保障供給的鞏固期。經上級同意,從1996年元月起,財務工作和部分人事管理工作相對獨立,各有關處室按各自的職責和分工開展工作。爭取經費和補充人員是當時兩大迫切的事情,辦公設施也是必須解決的當務之急。經過艱苦努力,相關的工作渠道相繼“開通”,工作關系進一步理順,經費有所增加,辦公條件逐步改善,工作得以比較好地開展起來。這年的下半年,通過國家統一招錄公務員和原有人員轉入,完成了機關公務員制度的建立,補充了部分工作人員,工作基本進入了“自我運行狀態”。1997年開始,繼續理順了各方面關系,完善了機關內部管理規章制度,著手編制實施文物事業“九五”計劃和全省文博事業總體發展規劃,協同省上有關部門制定出臺了部分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政策性行政規章。1997年4月,省機編委批準省文物局增加部分事業編制,1998年5月又批準增加了部分自收自支事業編制,以解決文物局事多人少,疲于應付的燃眉之急。與此同時,文物事業費和專項補助費也有了突破性增加。1999年以后,甘肅文博事業逐漸進入了規范化、法制化、科學化管理的軌道。
10年來,甘肅文博事業取得了全面進步和長足發展。
進一步弄清了甘肅文物的“家底”。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三年文物大普查的基礎上,為落實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精神,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全省開展了查漏補缺的文物補查工作,尤其是圍繞文物地圖集的編寫需要,逐地區進行了資料核查和文物補查,發現了許多重要文物遺存,獲取了許多重要資料,使甘肅省的各類文物點超過2萬處,選入地圖集的達1.3萬多處。90年代后期集中進行了《中國文物地圖集甘肅分卷》的編寫,完成了200余萬字的巨著。與此同時,著手建立健全各類野外文物點的“四有”檔案和館藏文物的檔案,分階段制定了甘肅文物事業的“九五”、“十五”計劃和部分國保單位的總體保護規劃及大遺址保護規劃,陸續完成了全省一、二、三級文物鑒定確認工作,使全省文物基礎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10年來,遵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針和“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結合甘肅省文物的優勢和特點,分輕重緩急,完成了一大批文物保護工程項目。據不完全統計,“八五”后兩年里,共完成大中型規模以上文物搶救維修工程40多項,“九五”計劃期間完成大小文物搶救維修工程約120項。“十五”計劃的第一年就完成和基本完成30多項文物搶救維修工程。10年間全省用于文物搶救維修的資金累計近
6 000萬元。在進行文物搶救維修工程的同時,博物館和文物收藏單位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八五”計劃后三年修建標準化文物庫房近20個,“九五”計劃期間整修和修建文物庫房14個,1997年以來又為30多個博物館安裝了先進的報警設施。另外,一些地縣,通過自籌和爭取國家補助等集資渠道,新建或擴建了標準較高的博物館,特別是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國家計劃投資達9 000多萬元。館藏文物的搶救保護和文物征集也取得了突出成績,10年間征集文物達1.4萬余件,修復保護各類藏品約2 000件。
10年來,依法保護文物的工作得到了明顯加強,文物法制建設成績顯著。除堅持《文物保護法》及其《實施細則》、《甘肅省實施文物保護法辦法》等法律法規外,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地方性行政規章。1992年下半年至2002年4月,全省頒布各類文物行政規章30多個。《關于嚴厲打擊盜掘倒賣走私文物犯罪活動的通知》、《甘肅省文物修繕工程管理實施細則》等行政規章,在全省文物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保證作用。既對執行《文物保護法》等大法起了積極的輔助作用,又對各級干部和廣大群眾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教育作用。此外,文物的合理利用也邁出了可喜的步伐,文物對外交流活動逐步擴大和加強。10年來文物出國(境)展覽近30次,甘肅文物珍品的足跡遍及世界三大洲。文物科研事業發展很快,國際間合作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敦煌研究院與美國蓋蒂基金會、美國梅隆基金會、日本東京文化財研究所等國外科研機構堅持了長期的成功合作,成為甘肅省文物科研國際合作的典范。此外還出版了一批研究專著和考古發掘報告,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文物保護科研隊伍不斷壯大,文博工作者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也是令人鼓舞的。甚至可以這樣說,甘肅省文物局成立10年來的歷程,就是實踐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為基層和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過程,是為實現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建設文化大省而努力奮斗的過程,也是推進甘肅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過程。
山路是崎嶇的,步履是艱難的,精神是振奮的,成績是輝煌的。甘肅省文物局雖然走過了一段山路,迎來了自己歷史上的輝煌,但今后的路程還長。相信甘肅省文物局在新時期將會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迎得更喜人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