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和意大利倫巴第大區政府共同主辦的“倫巴第大區國際化體 系 ”研討會近日舉行,來自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倫巴第大區工業及中小企業的代表、中意 雙方學術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和新聞界代表近百人出席了會議。
倫巴第地區的生產總值占意大利國民生產總值的1/5,是歐洲平均產值的135%,2001年 達到了2180億美元,倫巴第地區的出口量占全國出口總量的30%,進口量占全國進口總量的 40%。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首席代表奧朗迪先生(Romeo Orlandi)介紹說:“在經濟發展 方面倫巴第地區是意大利各行政大區的領頭羊,也是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因此,我 們把倫巴第地區視為連接意大利經濟體系與國外經濟體系的‘樞紐’。”倫巴第地區之所以 成為意大利的經濟支柱,是因為其生產體系具有許多鮮明的特點,如競爭力強、靈活的工業 區機制,以及大量具有頑強適應能力和更新能力的中小企業和手工業企業。
意大利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已經引起了世人的密切關注,以致于改變了傳統經濟理論對企業規模的一些認識,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意大利研究會副會長羅紅波向與會者闡述了不斷創新的意大利中小企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啟示。
羅紅波指出,中小企業在促進經濟和地區發展、擴大就業、滿足多樣化需求、培育企業 家、進行技術革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這一點來看,中國中小企業的發展還遠遠不夠 ,最明顯的一點,中國中小企業的出口額僅占全國出口總額的7%,而意大利為527%。
羅紅波認為,意大利中小企業能夠在全球市場保持強大的競爭力,完全表現在其旺盛的 創新能力上。首先,意大利中小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較高,在產品或生產技術上,許多企業 都有自己的“訣竅”(Know-how),而且還在不斷創新。其次,在組織模式上,意大利中小 企業的創新更是有其獨到之處。意大利中小企業專業化程度高,協作精神強,形成了許多專 業區。第三,意大利中小企業的發展得到了健全有效的社會化服務系統的支持。
意大利中小企業的發展為中國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首先,需要進一步提高政府及全 民對中小企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其次,各級政府應對中小企業專業區、服務聯合體、社 會化服務系統的發展給予重點扶持。此外,中小企業的領導人應該具有長遠發展眼光,不能 只追求眼前利益。
米蘭商會董事克勞迪奧·羅蒂博士從更寬泛的角度介紹了工業區這種經濟發展模式的社 會效能,他認為商會和協會作為中間體對倫巴第工業區,乃至整個意大利的經濟發展發揮了 重要作用。
與會專家和企業代表均認為,中國的入世將為兩國中小企業的接觸、交流、合作提供新 的機遇,中意雙方的合作會進一步促使中意的中小企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