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國經濟度過了活力四射的一年。
投資、消費和出口領域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積極變化:民間投資活躍起來。通信、汽車 、住房擔當起新一代領航產品的重任。外貿出口出人意料地迅猛增長。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說,中國經濟正在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從更多地靠政府 政策主導經濟增長的階段,向由政府政策和市場活力共同推動經濟增長的階段跨越。
民間投資為經濟“點火” 壟斷行業的打破,開放領域的增多,限制政策的減少,打開 了民間資本的閘門。前10個月,我國民間投資增長速度達到18%,是去年同期增長速度的兩 倍。國內民間投資的比重接近國有投資。
非國有企業投資的快速增長,意味著民間投資趨向活躍,正在改變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政 府投資的格局。有經濟學家評價說,2002 年中國經濟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非政府投資成 為帶動經濟高增長的重要力量。
新一代領航產品出現 2002 年,隨著通信、汽車、住房消費的迅猛崛起,中國開始找 回新一代領航產品。
汽車的消費,出現了爆發性的行情——買車先訂車。汽車的消費量在前10個月猛增50% 左右。在這些新增的消費中,私人消費占到七成左右。
住房消費增長30%以上,其中,九成以上的商品住宅為個人購買。個人住房貸款增長最 為迅速,成為影響居民消費最強的龍頭信貸品種。往往是新樓盤剛剛落成,就銷售一空。
手機、微機、彩電、 DVD 等消費類電子產品,以更快的速度進入尋常百姓家。通訊器 材類產品銷售額前三季度增加了62%以上。電話用戶在10月底就突破了4億戶。
今年消費結構的劇烈變動說明,重量級商品消費時代開始到來。
壟斷行業破“堅冰” 一度爭議頗多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得到國務院批準后開始實施 。原國家電力公司“一拆為八”: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兩大電網公司、五大發電集團。據 悉,經過緊張籌備,組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年內可望掛牌運轉。
電信業大重組,出現多家競爭局面。南北拆分后,中國電信、中國網通掛牌運營,宣告 我國電信業全新格局確立。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聯通、中國衛通、鐵通六 家公司在電信市場上所占份額無一超過50%,競爭將使老百姓充分受益。
世人關注的民航體制改革方案于10月揭曉:原直屬中國民航總局的9家航空公司和4家服 務保障企業聯合重組,三大運輸集團公司和三大服務保障集團公司全新成立,一舉與民航總 局脫鉤。
外資銀行“搶灘登陸” 3月21日,花旗銀行上海分行率先向中國境內各類客戶全面開 辦外匯業務。此舉意味著經過銀行業23年的逐步開放,中國老百姓可以直接體驗來自外資銀 行的金融服務了。
幾乎同時,南京爆出“愛立信事件”:南京愛立信公司還清合作多年的中資銀行的19.9 億元貸款后,轉投外資銀行。業內人士驚呼:中外資銀行進入了“論劍過招”的時代。
股市結構改革空前 6月23日,國務院決定,除企業海外發行上市外,對國內上市公司 停止執行減持國有股政策。雖然年內股市人氣低迷,不過證券市場的結構改革并沒有停止。 首家合資基金公司的獲準籌建、開放式基金高速擴容、上市公司購并辦法出臺、 QFII 制度 的正式實施……各種創新政策層出不窮,這將有利于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中國經濟躍上新平臺 從2002 年開始,中國經濟的增長率可躍升到8%的平臺。他說, 黨的十六大召開后,改革開放將進一步深化。特別是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推動國有經濟 戰略性調整,更加積極地鼓勵民間投資,破除限制消費的政策,將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更大 的活力。在可預見的時期內,中國經濟增長率將在2002 年的平臺上穩步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