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統計,今年1月至9月全國累計生產轎車73.57萬輛,同比增長42.3%,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總產量。
20年前,中國青年報曾發表過一篇文章,說是未來二三十年內我國將出現很多家庭用轎車,并且附了一張模擬的家用轎車圖。這張圖的樣子至今不少人仍記憶猶新,與其說那是轎車,不如說是加了鐵殼的“摩的”,3個輪子,3個座位,外觀有點流線型。在當時,人們極盡想象,也只能設計出這樣的普及型家用轎車。
就是在13年前,也只有極少數“大款”才買得起汽車。擁有一輛自己的轎車,對絕大多數居民來說,還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夢。而如今,城市居民中每萬人擁有私家車超過100輛。全國個人汽車保有量,從1990年的82萬輛增加到1999年的534萬輛。1999年以來的3年間,增長幅度更大。全國的數字尚難統計,以北京市為例,目前家用轎車保有量已達60萬輛,每100戶家庭擁有超過10輛汽車。換言之,北京市不到10戶就有一輛車。
20年前人們想象出來的家用轎車,今天看來實在滑稽。如今的私家車,不僅實用,而且漂亮。帕薩特、桑塔納、捷達、富康、寶來、POLO、畢加索、賽歐、夏利、奧拓等等,不僅性能相當好,款式也非常時尚。更不用說奧迪A6、本田雅閣、別克、尼桑陽光等價格高一些的車型,那就更是氣派了。
個人購車數量的快速增長與中國汽車業的快速發展互為因果。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以及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政策,加速了轎車進入家庭的步伐。今年上半年,我國轎車生產44萬輛,銷售47萬輛。除2月份外,轎車每個月的銷量同比增速均超過30%,其中5月達到55%,6月達到46%。1.0升~1.6升的家庭轎車銷量增長更是超過100%。一批家庭轎車的骨干企業也實現了高速增長,如上海通用增長157.98%,奇瑞增長145.34%,一汽大眾增長122.3%。今年上半年,國內企業汽車銷量突破154萬輛,同比增長30%,其中轎車增長33%。全行業4603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34億元,增長36.38%。
過去10年,全世界汽車年銷售量從5400多萬輛增至5800多萬輛,年均增長僅1.5%;而中國汽車市場年均增長高達15%。
30%的增長,將給中國汽車行業帶來質的變化。如果30%的增長勢頭能保持下去,今年,汽車行業將有望實現銷售300萬輛、轎車銷售100萬輛的“歷史性跨越”,提前達到國家“十五”末汽車市場310萬~330萬輛的需求預測。按照國際慣例,私人用車在汽車保有總量中超過50%,年消費量中超過70%,就意味著私人汽車消費時代的到來,而1991年,中國汽車市場私人轎車的保有率僅占15%,2001年已超過40%,今年則有望突破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