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大開發使西部基礎建設加快了,生態環境改善了,開放程度擴大了
甘肅定西,歷史上以“苦瘠甲天下”著稱。而今的定西,“綠樹種到山頭,公路通到村頭,電話扯到床頭,電視擺在柜頭”。說起定西巨大變化的原因,甘肅省委書記宋照肅有兩句精辟的概括:“改革開放讓定西人吃飽了肚子,西部大開發讓定西有了票子。”
定西的變化只是一個縮影。自從世紀之交中央吹響西部大開發的號角后,無論是西北大漠還是西南邊陲,無不發生著巨大變化。2000年至2001年,西部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8.6%,固定資產投資額平均增長17%,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出現了從未有過的良好發展勢頭。
兩年多來,國家用于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達1300多億元。新增公路通車里程3.2萬公里,共建鐵路新線1327公里,復線975公里,電氣化鐵路440公里,新建和改擴建機場22個。一大批水利樞紐也相繼上馬,262萬人的飲水問題得到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的3個重頭戲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和青藏鐵路建設進展順利。
西部大開發,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被作為根本點和切入點。初步統計,到2001年底,西部地區累計完成退耕還林1867.3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635.1萬畝;今年退耕還林步伐更是加快,到7月底已完成退耕還林2460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291萬畝。兩年多來中央財政為此共補助資金76億元。不少地方通過退耕還林找到了一條經濟發展、生態改善、農民增收的路子。
西部地區大多地處僻壤,交通不便,對外開放程度較低。1999年,西部12個省份出口額僅占全國的4%。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后,隨著投資環境的改善,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快。2001年,甘肅省外貿進出口增幅高出全國34個百分點;寧夏高出全國26個百分點;近兩年來,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60多家在西部地區進行投資或設立辦事處。國內東部的許多企業也紛紛到西部尋找商機。據不完全統計,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兩年多來,東西部地區簽訂的經濟協作和對口支援項目3000多個,涉及金額1000億元。
西部大開發還促進了西部地區經濟結構的調整。以前的西部,農業多以種糧為主,工業偏重于資源開發和初級產品加工。而今,甘肅酒泉地區的糧經比例是3∶7。這里生產的花卉、草,遠銷日本、新加坡。而新疆生產的西紅柿漿則覆蓋了歐洲市場的17%。依靠當地的自然條件搞特色農業,成為西部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