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想讓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于是投資理財就成了每個家庭的必修課。
習慣是把錢存入銀行,但是現(xiàn)在利息微薄。很多人買股票,但風險太大,據(jù)統(tǒng)計去年股市中人九成虧損。我因買的是轉債,卻有幸躋身于少數(shù)贏利者之列。
轉債是介于股票與債券之間的一種金融衍生品種。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可以還本,這像是債券,在弱市中體現(xiàn)了保底性。這是高風險的股票所做不到的,因為買股票有血本無歸的可能。轉債持有人又可以擇機轉換成股票,賺取因股票上漲所取得的轉股利得,在安全的保障下分享了股市上升的利益。這是存銀行和買債券不能得到的。基于此兩全性,我把目光投向了轉債。
買轉債效果如何?舉個例子一說就明白。我曾買過鞍鋼轉債,以“張”作單位,1張的面值是100元。人們當時對轉債缺乏認識,所以在面值附近很少有人買。我算了一下,轉股價是3.3元,即1張轉債可以轉換股票30.3股。3.3元是什么概念?正股的發(fā)行價是3.9元,轉股價比發(fā)行價還低15%。換句話說,可以以低過發(fā)行價15%的價格買到原始股,又沒有中簽率的限制。人們都知道,中簽原始股,等于中了一個發(fā)財機會。很低的轉股價決定了它有高的投資價值。于是我開始分批買入,歷經月余,一直買到115元時,轉債變得吃香起來,不斷上漲,很快漲到130元一線,再回落。此時有許多機構發(fā)現(xiàn)了它的投資價值,大量買入,使它最高漲到151元,比面值升水50%。可見買轉債的確可以賺錢。
目前我國掛牌交易的轉債共有9只,而計劃發(fā)轉債的公司達百家。可見2003年將是轉債發(fā)展年,蘊藏著較多的機會,投資轉債正當其時。
理由一:年息方面,這是每年得到的起碼收益。當然越高越好。水運轉債年息低些,為0.9%。絲綢轉債(2)高些,為1.8%。鋼釩轉債年息是逐年遞增的,從1.5%~2.7%。銀行定期1年存款利息為1.98%,扣稅后為1.58%。
理由二:存續(xù)期。存續(xù)期長些,可能取得轉股利差收益的機會多些。存續(xù)期最短的是陽光轉債,3年,其余均為5年。
理由三:轉股價很重要,轉股價越低越有利,意味著每張轉債可轉換更多的股票。例如,鋼釩轉債轉股價是5.8元,那么每張轉債可轉換成股票17.24股。正股價在6元以上,已超過轉股價5%,所以轉債價應在面值之上。水運轉債轉股價12.09元,每張轉債可轉換成股票8.27股,但正股價卻在轉股價之下,轉債價也在面值之下。
理由四:轉股價修正條款:當正股價跌到一定程度時,會將轉股價下調,使投資者不因正股下跌過多造成損失。例如,陽光轉債已將轉股價由11.46元下調為9.13元,幅度達19.98%。
理由五:回售條款關于保底大計,不可掉以輕心。如鋼釩轉債規(guī)定,最后1年還未轉股者,可以從103元的價格回售給發(fā)債公司,這實際上是起了保底作用。
理由六:轉債的市價影響到切入點的確定和贏利水平。按常理應在轉債價較低時買入。例如鞍鋼轉債,如在面值附近買入,則到最高點時有50%的收益。但在130元時買入,就要大打折扣,而且大大提高了風險性,因為不能預知到底能漲到多少,如果在130元時就回落,將造成套牢。目前有好幾只轉債處于面值之下,僅有96元至99元。而茂煉轉債是124元,是較高的。
理由七:買轉債,適合于初入股市者,因為較為安全,不像買股票,一失手可能損失慘重。股市中慘敗者,可能一輩子再難爬起來。
理由八:買轉債特別適合于已入股市幾年,但賠了大錢的股民,個人理財嚴重縮水,心態(tài)像是高空踩鋼絲,恐懼籠罩心田,若買轉債,則像是拴了一條保險繩,心定多了,實在是扭虧轉贏的一著好棋。
理由九:現(xiàn)在多數(shù)轉債還處于低位,風險相對低,獲利預期可以高些。這正是投資的好時機。等以后漲上去很多后,風險就大了。
理由十:轉債交易的費用大大低于股票,而且沒有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