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聲未響,女教師琴思就快步走進了三年級教室。細心的女生們發現:今天,老師的神情有些異樣,一種說不清的憂郁在她的眼睛里閃爍……
不過,當她的目光與孩子們相遇時,里面似乎又漾起了一絲笑意:“瞧瞧你們眼睛的顏色吧,”她說,“依我看,棕色眼睛的人要比藍色眼睛的人聰明、干凈,你們說是嗎?”棕色眼睛的學生互相瞅著,他們對老師的話感到困惑,而藍色眼睛的學生則開始不安地騷動起來。在這個班上,有17個學生是藍色眼睛,而另外11個是棕色眼睛。
女教師繼續問:“藍色眼睛的人的記憶就是不如棕色眼睛的人,是嗎?”
沉默片刻后,棕色眼睛的學生紛紛表示贊同:“老師說得對極了!”一個棕色眼睛的學生甚至輕蔑地瞥了一眼他的藍色眼睛的同桌。
下課了,在琴思的指揮下,棕色眼睛的學生可以像往常一樣飲用沙濾水,但藍色眼睛的學生卻莫名其妙地被剝奪了這個權利。“這是為什么?”有個藍色眼睛的女孩吃驚地發問,她睜大的眼中充滿憤怒和不平。
一個棕色眼睛的男孩得意地說:“因為——因為你們藍色眼睛的人就是不行!”
女教師繼續在玩“魔術”。下課時,她讓棕色眼睛的學生多玩了5分鐘,而藍色眼睛的學生只能可憐巴巴地呆在一旁……
又上課了,琴思問:“誰來坐在前排?”
“當然是我們棕色眼睛的人!”一個棕色眼睛的學生得意地大嚷,接著,他們將自己的桌椅搬向各自的新位置。
“以后,藍色眼睛的人要受到邀請才能和棕色眼睛的人一起玩。”女教師宣布道,“不過,棕色眼睛的人要想和藍色眼睛的人一起玩,事先最好是考慮一下:你的棕色眼睛的朋友對你這么做會有什么看法……”
開始提問了,如果一個棕色眼睛的學生回答問題時結結巴巴,琴思會連聲說“沒關系”,并耐心地幫助他;但要是個藍色眼睛的學生笨嘴拙舌,琴思就會連連搖頭嘆氣,并喊一個棕色眼睛的學生來糾正他。就這樣,“藍眼人”似乎成了“愚蠢”的代名詞。課間休息時,再也沒有棕色眼睛的學生邀請藍色眼睛的學生一起游戲了。
藍色眼睛的學生這下可真是窩囊透了,他們的表情、眼神、步態乃至說話的口氣都顯得分外沮喪,就像一群斗敗了的公雞。他們的作業也反常地錯誤百出,他們的表現似乎越來越證實:他們真的低人一等。相比之下,棕色眼睛的學生則顯得如此聰明伶俐而討人喜歡,他們也開始深信自己要比藍色眼睛的人聰明……
第二天早晨上第一節課時,棕色眼睛的學生卻都傻了。原來,琴思老師完全改口了:“昨天我弄錯了,”她說,“事實上,應該是藍色眼睛的人比棕色眼睛的人聰明。”
棕色眼睛的學生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而原本沮喪萬分的藍色眼睛的學生卻哈哈大笑起來——但笑聲中卻帶著疑惑。
接著,同前一天相似的“魔術”又一次玩了起來,不過,這次藍色眼睛的學生對棕色眼睛的學生要寬宏大量一些。也許,這是由于他們嘗過受人歧視的痛苦?也許,他們動了惻隱之心?盡管如此,這天放學前,教室里依舊亂哄哄的,藍色眼睛和棕色眼睛都冒著敵對的火花,琴思則坐在一旁,嘴角傷心地抽動著……
“孩子們,想一想吧。”她突然發問,“這兩天我們干了什么傻事?”孩子們都愣住了。她繼續問道:“難道眼睛的顏色真的能決定人的優劣嗎?”
孩子們很快領悟了老師的意思:“不能!”
琴思感慨地說:“那么,現在你們一定明白了:種族歧視是多么荒唐啊!”
隨后,藍色眼睛的學生和棕色眼睛的學生重新拉起了手。他們簇擁著女教師,女教師則緊緊摟著他們。藍色眼睛、棕色眼睛,每個人的眼中都淚光閃閃……
(大語摘自《上海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