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來,當國際社會的目光先后被伊拉克戰爭及朝鮮核危機等熱點吸引過去時,臺灣卻在世人矚目的焦點之外,秘密采取一系列軍事動作,加快發展導彈防御系統。
急著構建3大防空網
據報道,臺灣“國防部”目前啟動衛星預警系統方案,計劃編列兩億多新臺幣預算,于2007年完成衛星預警通信架設權及軟件支持的建設,企圖以此強化臺軍的反導彈能力。衛星預警系統是臺軍導彈防御系統的重點項目。
此前不久,臺軍方高層透露,臺灣計劃向美國采購6套以上“愛國者”-3型導彈,并將在臺北以外的臺中和高雄等地區機動部署。目前,臺軍已完成對中南部“愛國者”導彈基地的勘測與選址。這一系列動作顯示出臺灣正在加快發展導彈防御系統的步伐。
臺灣曾于1993年耗資5億多美元向美國訂購了3套“愛國者”導彈系統和200枚“愛國者”-2型導彈,1999年完成其部署工作,但主要集中于臺北地區共6處陣地。未來臺灣在中南部地區部署“愛國者”-3型導彈,不僅意味著導彈攔截的精確度和速度會有所提高,臺軍反導彈能力獲得升級,而且,隨著部署范圍的擴大,將形成北、中、南3大防空保護網。
預計臺軍將從明年開始,對現有的“天弓”導彈陣地進行更新換代,逐步替代為“愛國者”導彈系統。因為“天弓”導彈系統系臺灣自行開發研制,不具備反彈道導彈能力。
借題發揮,渾水摸魚
在伊拉克和朝鮮緊張局勢升級之際,臺灣高層多次發表講話,借機渲染祖國大陸的軍事威脅和攻臺能力,以此為幌子,行擴充軍力、抗拒祖國統一之實。
2月26日,陳水扁在會見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前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時,別有用心地從朝鮮試射導彈的話題借題發揮,稱大陸也“針對性地”在江西、福建沿海部署超過400枚導彈,因此,臺灣、日本、韓國應對美國提出的戰區導彈防御系統議題作出積極有效的回應。
2月27日,臺灣“外交部”發言人石瑞琦表示,國際社會在關注朝鮮試射導彈的問題時,也應重視大陸對臺不斷增加導彈部署的嚴重性。
臺灣“國防部長”湯曜明2月13日稱,解放軍有可能趁國際社會注視伊拉克局勢期間對臺動武,臺灣軍方已加強戒備,并妄稱臺灣完全掌握解放軍瞄準臺島的中、短程導彈部署情況以及試射次數,并已制定了各種應變計劃,慎防解放軍趁國際關注伊拉克局勢之際,突然出兵攻臺。湯曜明還表示,臺軍正積極規劃臺灣整體導彈防御系統,已成立專門小組,要在10年內達到有效防御目標。
在對伊拉克開戰前,美國顯然對中國有所期待,希望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支持對伊動武的立場,至少不要投否決票。朝鮮在宣布發展核武器之后,又于盧武鉉就職典禮前夕試射導彈,加劇了東北亞局勢的動蕩,使當時忙于應付伊拉克局勢的美國不得不選擇隱忍,因而更加借助中國的影響力來約束朝鮮。同時,美國不希望臺灣在此時此刻忙中添亂,制造任何麻煩,成為美國的后顧之憂。
這一情勢大大促進了中美之間的戰略合作,增加了大陸對臺灣制約的籌碼,壓縮了臺灣的發展空間。臺灣當局對此心知肚明,因此十分焦慮。其最大的擔憂和噩夢就是臺灣會不會因此成為犧牲品。
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蕭美琴針對朝鮮局勢發展認為,臺灣應在此事件中密切關注中美關系的發展,以免到時對臺灣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干事長林郁方分析認為,美伊戰爭開打,美國勢必欠中國大陸人情。未來在兩岸議題上,美國恐會對大陸讓步。國民黨政策會副執行長兼大陸部主任張榮恭指出,這會使中共在兩岸關系上獲得更多籌碼。他提醒陳水扁,必須審慎面對,切勿言行魯莽。他特別指出,美國中情局局長特尼特在向國會所做的報告中,擔心陳水扁可能為了選舉而利用分離意識,拓展國際空間,就反映出美國的顧慮。
推動軍備升級,用心險惡
在美國的壓力下,陳水扁一再承諾,不做“麻煩制造者”,竭力打消來自美國的疑慮。他在會見美國眾議員訪問團時,一再保證未來15個月不會有“任何突兀之舉”,會盡一切努力維持臺海的和平穩定。
此外,臺灣當局也在暗暗盤算,為了遏制朝鮮有可能發展核武器,也為了避免日本加入到發展核武器國家行列,美國未來可能會更加堅定要在東北亞部署TMD(戰區導彈防御系統)的決心。此時對于臺灣推動軍事升級和發展TMD,正是有利時機。
陳水扁在會見卜睿哲時就稱,此次朝鮮事件足以顯示美國政府所提出的導彈防御系統的“嚴肅性、重要性與迫切性”。朝鮮對日本海發射導彈,中共也在沿海部署導彈,所以,包括臺灣、日本和韓國都必須積極有效地來應對。陳水扁的這番話充分暴露出臺灣企圖借美國TMD的保護傘,達到抗拒祖國統一目的的險惡用心。
美國鷹派在對臺軍售問題上扮演了不光彩的“推手”角色,尤其是五角大樓和一些大軍火商都在力促臺灣盡快購買和部署“愛國者”-3型導彈。“愛國者”-3型導彈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制造,專為在低空攔截彈道導彈而開發。美國軍方將其視為TMD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防部官員、空軍中校斯托克斯近日在美國得州舉行的美臺國防工業會議上大肆渲染中國大陸的武力威脅,稱中國大陸瞄準臺灣的彈道導彈以每年至少75枚的速度增加,到2005年底前,總數將達到650枚。“北京的導彈與陳水扁只有7分鐘的距離。”他稱,臺灣可使用美國的“愛國者”-3型導彈及美以共同研發的“箭”式導彈攔截系統等作導彈防御。
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前助理國防部長幫辦勞倫斯在會上說,解放軍針對臺灣作戰指揮管制系統、整體空防系統、臺方高度依賴的海運等方面的弱點,積極組建電子戰攻擊、空襲、導彈襲擊、封鎖等武力,以快速奇襲降低臺方的預警時間,使美國在解放軍攻臺時無法及時支援。
美前助理國防部長幫辦、現任傳統基金會亞洲部主任的布魯克斯甚至稱,臺灣兩岸軍力對比優勢正開始轉向大陸。臺灣有必要考慮發展攻擊性武器作為回應。卜睿哲也在訪問臺灣時毫無掩飾地直言“臺灣軍購的速度不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