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可
隨著高科技的迅速發展和生活現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們在享受現代科技給生活帶來的安逸及生活方式發生改變的同時,也引發了越來越多的“時尚病”——前所未聞的各種“綜合征”,開始困擾著人們的身心健康。
擁擠綜合征——在都市里生活,越來越多的人容易受到城市人多、車多、樓多、噪音多等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容易感到疲勞和煩躁,從而引發心悸、胸悶等病狀。心理專家分析,“擁擠綜合征”的癥狀主要是由于高度神經緊張和心情焦慮而引起的心理失衡。舉個生活中常有的例子,上下班高峰時坐公共汽車,由于車廂擁擠,大家一方面要防小偷,另一方面還要防自己被別人摸到或碰到,常為一丁點小事便吵架。而這正是由擁擠造成的人們大腦皮質調節功能紊亂,使當事人出現暫時性心理障礙,而產生異常興奮感。“擁擠綜合征”很容易引發高血壓、神經衰弱、心理失常。預防“擁擠綜合征”,首先要注意個人心理素質的提高,時常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培養遇事成熟、冷靜的態度;其次是少去擁擠的場合,如果無法避免,則應該事先做好心理準備,養成充分“備戰”的習慣;再就是多到郊外散散心,從而松弛緊張的大腦,調節心理。
快節奏綜合征——長期處于“快節奏”環境里,容易造成精神壓力過大、心理緊張不安,引發心理憂郁和心理障礙等。“快節奏綜合征”的人習慣強迫自己長期處于快節奏生活中,如在逛街或郊游時,會不自覺地經常看手表催促自己時間不多了,要盡快結束活動。通俗一點講這種人閑不下來,也害怕一旦閑下來就會精神崩潰。據心理專家分析,“快節奏綜合征”使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會引起類似“神經癥”類的癥狀,如神經性頭痛、神經性嘔吐、神經性厭食或其他生理上的失調現象。防治“快節奏綜合征”,必須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什么時候該緊張忙碌,什么時候該放松休閑都要有一個安排,心理上要對緊張和休閑的生活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同時,還要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不要讓個人情緒化的東西影響日常的工作和學習;要學會“忙里偷閑”、“苦中作樂”,保持良好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白領綜合征——長時間呆在辦公室里工作,由于空間的限制、工作量大、工作節奏快、腦力勞動持續時間過長,很容易引發“白領綜合征”。醫學專家指出,“自領綜合征”極易引發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如由于工作壓力大和節奏過快,易引發精神障礙和心血管疾病。長時間坐著或站著工作,容易引起肌肉筋骨酸痛。電腦工作者或超長時間地面對視屏工作,產生視疲勞,導致視覺緊張和精神高度緊張,引發心理障礙,長期下去,還極易引起腰肌勞損、骨質增生、關節炎、頸椎病等疾病。醫學專家建議,一定要堅持勞逸結合,如每兩三個小時便離開工作臺稍作休息,多在辦公區域內走動,有時可和同事交流,放松自己;可以將辦公室內的通風口都打開,便于空氣流通,使大腦保持清醒;稍微改變一下辦公桌上物品的擺設,給自己一些新鮮感;如果空間允許,還可以做一些室內的健身運動。
星期一綜合征——度過一個愉快的周末后,人們星期一上班時顯得有些懶散,精神渙散,這便是“星期一綜合征”。據調查數據顯示,星期一到醫院就診的人高于其他工作日的10%~20%,其中多數病人的癥狀是頭痛、四肢無力、血壓升高,有的人還出現手痛、頸痛等現象。引發“星期一綜合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少人雙休日為了放松自己,打亂了平常的作息時間和生活規律,有的人拼命地補覺,有的人瘋狂地娛樂,原有的生活作息規律打亂后,沒有進行科學、有效地調整,反而增加了勞動強度,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等到星期一上班時,神經系統還不夠興奮,難以適應快節奏的工作方式,就會表現為精神不佳。醫學專家建議,雙休日要注意適度地休息,避免造成休息日反而過度疲勞的現象。星期一上班時,可以先接觸一些與工作有關的事情,如看相關的資料,思考工作內容,組織或參加周一例會等,都有助于調節“星期一綜合征”,使自己更快地融入到工作中。
信息焦慮綜合征——每天收集大量的信息,網絡、電視、報紙、廣播都在信息收集的范圍內,盡管如此還是擔心自己漏掉了什么信息,忐忑不安地在第二天一起床又打開電視和廣播收集信息,這便是“信息焦慮綜合征”。心理專家指出,這是一種自我強迫和緊張所造成的心理疾病。盡管它沒有任何病理變化,但會引起突然惡心、嘔吐、急躁、精神疲憊等癥狀;它還會引起人們心理上的失落感和衰竭感,容易對生活失去信心。充分意識到癥狀的起因,才是防治“信息焦慮綜合征”的最佳辦法。如某些人希望自己永遠走在信息的最前端,就每天大量地吸收最新消息,無目的地在網絡里尋找,跟朋友聊天也以自己收羅的最新信息來炫耀。但由此帶來的后果是一旦坐在電腦前,便感覺目標迷茫,無所事事,容易造成精神疲倦、煩躁不安。防治的辦法便是正確對待大量的信息,保持樂觀、自信、成熟的心態,要樂于與人交流,善于尋找交流的話題,不以某個網絡笑話或某條“內部消息”為噱頭來炫耀自己。
密碼綜合征——日常生活中密碼的重要性越來越強,存折或銀行卡密碼、電話卡密碼、保險箱密碼、交費密碼、查詢密碼、交易密碼、電子郵箱密碼、聊天工具的密碼……那一大串密碼讓人頭痛不已。如果都留同一個密碼,又成了一破百破的密碼。于是,有人只好每天都得記住一堆密碼,這就使得都市里一大群人患上了“密碼綜合征”。“密碼綜合征”是生活科技化的產物,它是由于人的自我強迫記憶所帶來的心理障礙。長期強迫自己記憶密碼,容易造成精神疲憊,神情恍惚,嚴重的干脆遺忘密碼,將生活弄得一塌糊涂。心理專家指出,要以健康、樂觀的心態對待“密碼綜合征”。采取一些取巧的辦法,如將密碼歸類記憶,電子類密碼統一為某個數字或代號,銀行卡類的查詢密碼和交易密碼則分別記憶。還可以將經常使用的密碼用一個特殊的代號記在自己經常會看到的地方,要用時只有自己才能看懂代號。同時要放松心態,不要因為密碼所牽涉到的機密被別人竊取而終日恍惚不安。
以上只介紹了幾種現代生活引發的“綜合征”,還有更多的“綜合征”并未囊括,如隨互聯網高速發展所帶來的網絡綜合征、聊天綜合征、電子郵箱綜合征等;隨著生活質量越來越高而產生的太陽鏡綜合征、假日綜合征等;還有隨著各種大事件產生的世界杯綜合征、9·11綜合征等。心理專家分析,越來越多的“綜合征”的產生,一方面是因為人們適應不了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生活,另一方面是心理衛生的不同步發展。不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這些“時尚病”了,并在努力克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