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離
據報載:河南省登封市一陳姓老太不久前因誤將馬錢子當成車前子服用,結果命喪黃泉。陳老太因病到某醫院就診,一位主治醫生信手給她開了副中藥湯劑,其中有一味中藥叫車前子。該醫生書寫處方時比較馬虎,“車”字寫得不規范。陳老太取時,藥店的司藥自認為處方上寫的是“馬前子”,便稱出60克馬錢子,20克1包,分為3包,囑咐陳老太每天1包煎服。陳老太回家后遵囑服藥,但服下后不久便頭暈目眩,不停抽搐。尚未來得及救治,就因馬錢子急性中毒而一命嗚呼。事后了解到,藥店的司藥僅僅識得藥物的名稱,對藥物的性能、適應癥、禁忌癥、配伍禁忌和用法用量等全然無知,根本不具備司藥的資格。
【點評】車前子與馬錢子是兩味性質截然不同的中藥。車前子是車前草科植物車前的種子,為利水滲濕的中藥。性寒,味甘淡。能夠利水、清熱、明目、祛痰,常用于治療小便不暢、淋濁、帶下、血尿、暑濕瀉痢、咳嗽多痰、濕痹、目赤障翳等癥。現代研究認為,車前子除了具有利尿作用之外,還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對于腎盂腎炎、輸尿管炎、膀胱炎引起的血尿,有較好的療效。入煎劑每日常用量為4.5-9克。亦可人丸、散或外用熏洗。
馬錢子是馬錢子科植物馬錢的成熟種子,性寒味苦,有大毒。主要功能是散血熱、消腫、止痛,常用于治療咽喉痹痛、癰疽腫毒、風痹疼痛、半身不遂等癥,亦可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和重癥肌無力。馬錢子毒性劇烈,《本草原始》記載:“鳥中其毒,則麻木搐急而斃;狗中其毒,則苦痛斷腸而斃。若誤服之,令人四肢拘攣。”馬錢子含生物堿1,5%~5%,其中主要是番木鱉堿(士的寧),其次是馬錢子堿。馬錢子口服后很快被吸收,首先興奮脊髓的反射中樞,然后興奮延髓的呼吸中樞和血管運動中樞,大劑量則可引起驚厥。馬錢子一般人丸、散,每日用量為0.3-0.6克。也可用醋調和后外敷。陳老太所用的劑量為20克,競超過正常劑量的數10倍,已達到了致死量。
馬錢子中毒的表現為煩躁不安、呼吸加快、胸悶、頸肌及面肌僵硬,繼而肌肉抽搐、角弓反張、強直性痙攣。由于頻繁驚厥,呼吸肌痙攣,常因窒息而死亡。同時,由于呼吸和循環中樞被抑制,亦可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陳老太的悲劇告訴我們,使用馬錢子或含有馬錢子的中成藥(如九轉回生丹)時一定要小心謹慎,切切不可超過常規劑量。醫生處方時字跡必須規范、清晰,易于辨認。司藥配方時必須看清處方,發現疑問要及時向醫生提出,不可想當然。患者自己也應具備一些基本的用藥常識,在服用劇毒中藥時慎之又慎,把好最后一道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