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聯合利華(中國)公司透露,其旗下著名茶葉品牌“立頓”繼以“立頓紅茶”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新近開發的“立頓綠茶”和“立頓茉莉花茶”又開始搶灘中國市場。
如果說紅茶并非中國茶葉消費的主要品類而給了“立頓紅茶”流行機會的話,那么此番“立頓綠茶”的出世則是對中國茶葉傳統消費品類——綠茶發起的面對面挑戰,而此次立頓以聯合利華的資本優勢和自己在茶葉界的品牌優勢更使出了搶占市場的殺手锏——按照嚴格程序進行制作生產的包裝茶。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茶葉產品有包裝茶和散裝茶兩種。據調查,北京市場的散裝茶大都沒有具體的生產廠家和生產日期,只注明了產地。另外,散裝茶的銷售價格隨意性較大,同樣質量的茶葉在不同的市場,其價格往往相差很大,消費者的利益易受到損害。與散裝茶相比,包裝茶則具有不易受到污染,不易變質,容易保存以及規范的產品包裝上有明確的生產日期、廠名、廠址、生產標準等內容,一旦發現質量問題容易投訴,可以避免消費者利益受到損害等優點。
“立頓”此次顯然是要顛覆中國傳統綠茶的這種散裝固有模式。專家認為,標準化工藝給立頓綠茶帶來的優勢顯而易見,綠茶市場只有“名茶”而無“名牌茶”的歷史也將被立頓打破。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占據中國紅茶茶包市場最大份額的立頓品牌的進入,中國的綠茶市場可能會發生一場變局,用標準化技術生產的更衛生、更方便的綠茶包很可能會搶占很大一塊綠茶市場。
國際資本如此不失時機地以標準化的方式進入綠茶行業,借“立頓紅茶”之勢力圖迅速占領市場。那么,那些仍停留在作坊式生產的國內茶葉商是否也該有所啟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