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霆 朱全新
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新疆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企業集團、新疆投資公司、清華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邦聯投資有限公司等六家法人股東出資5000萬元成立的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專業從事太陽能開發和利用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目前總資產23700萬元,固定資產6874萬元,員工總數322人。
公司自2000年9月成立以來,2001年實現利潤109萬元,2002年實現利潤916萬元,2003年將達到2000萬元。公司先后取得了自治區高新技術產品認證、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通過了ISO9001/14001質量/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取得英國皇家認可委員會頒發的UKAS證書;獲得了太陽能應用系統專項工程設計證書和火電設備安裝工程專業承包二級資質證書;有三項研究成果通過國家級鑒定、四項新產品通過自治區級鑒定;公司生產的“太陽能系列產品”以及“太陽能揚水與照明綜合應用系統”等產品被中國技術監督協會分別認定為“中國環保產品質量信得過重點品牌”和“中國質量過硬服務放心信譽品牌”;公司被科技部確定為2002年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總經理雷霆同志被授予“自治區機電行業優秀企業家”光榮稱號。
公司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實施了“三只眼睛”的戰術方針。
第一只眼:向內看向管理要效益
公司在內部構建了“新能源內部市場”管理體系:實施內部銀行、模擬市場運作,提高全員對資金、效率、效益的管理意識,進一步挖掘潛力,開源節流、增收節支。同時,公司將2003年確定為公司的“項目管理年”,推行“一切工作皆項目”的新型項目管理模式,力求通過精細化、規范化管理,改進目前的粗放式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目前公司在質量管理上,積極構建和實施企業質量保證體系,堅持從產品(工程)的設計、生產(施工)到售后服務,實行全員全過程的質量管理,使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2001年9月,公司僅用了半年多時間,順利通過了國際著名的西科森(CCAS)公司對公司進行的ISO9001/ISO14001一體化外部審核,順利獲得了英國皇家認可委員會頒發的UKAS證書。
在技術管理上,依據“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的技術研發戰略,公司成立后一個月就在北京上地信息園建立了自己的太陽能技術研發中心,并在清華大學研制的2.5千瓦“太陽能揚水與照明綜合應用系統”基礎上,成功開發出5千瓦、10千瓦和20千瓦的大功率太陽能光伏電站及大型集熱工程等系列產品,為新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正在發揮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公司專為青藏鐵路開發研制的50KW大功率太陽能逆變電源,近期已通過國家信息產業部電子產品檢測中心檢測,正在通過鐵道部有關鑒定,即將成為填補國家空白的高科技產品。
在財務管理上,為進一步提高資金運行質量,公司在建立健全財務預算體系、財務稽核體系和財務監督體系的同時,積極實施財務電算化,引入“內部銀行”管理,在公司上下已基本形成“先算后干,不算不干”的理財觀念。財務管理的職能,也由過去的統計、核算、匯總、帳務、稅務處理逐步轉變為科學理財、增收節支、成本控制、經營預測、協助決策的中樞機構,通過細分核算單位、定額控制、預警反饋、財務分析,為企業的生產經營、長遠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強化以人為本的自主管理,把管理活動的動機和原則建立在千方百計調動并保護員工的自我管理的自覺性和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基礎上,并不斷激勵員工不避風險、不怕犯錯誤、勇于承擔責任,努力在本職工作中推陳出新。為此,公司通過三次薪資制度的改革和員工的績效考核、工作業績的持續跟蹤,建立起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進一步完善了公開招聘、競爭上崗制度,在員工中形成了“榮辱不驚,能上能下”、“崗位競爭靠能力,收入高低看業績”的良好風氣。
在文化建設上,充分發揮黨工團組織的政治優勢,全力打造三大工程:通過“洗腦工程”,強化企業核心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灌輸和養成教育;通過“凝聚力工程”,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和開展系列活動,營造團結、和諧、平等、互助的學習型組織氛圍;通過“形象工程”,在工業園區建設及產品設計方面全面導入CI設計,建立和完善企業文化的“硬件”設施,加大企業對外宣傳力度和廣告策劃力度。努力營造“學習、和諧、挑戰、創新”的組織氛圍,形成了“企業靠我發展,我靠企業成長”、“崗位競爭靠能力,待遇高低看業績”、“幸福和利益同享、困難和風險共擔”、“提倡奉獻精神,培育企業英雄”的文化創新機制。
第二只眼:向外看向市場要效益
在市場分析上,我們將太陽能應用市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需求明確而迫切,購買能力困難;第二類是既有需求又有購買能力;第三類是沒有明確的需求意識,但有足夠的購買能力。第一類主要是大電網不能覆蓋的邊遠農牧地區;第二類主要是野外單位、大電網不能覆蓋區域的小規模電源建設等;第三類則是邊防哨所、旅游景點、生態改良、農田灌溉、改水工程及綠化供水、城市環保等。針對這三類不同的市場狀況,公司大膽提出“啟動市場、創造需求”的經營理念,通過政府項目、政府支持、政府扶貧等方法和途徑,以解決第一類市場的購買能力問題;通過快速實現產業化,找準目標市場用戶,建立高效、快捷、反應靈活的營銷網絡和銷售隊伍,來服務于第二類市場;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的作用以及各種展覽會、報告會、上門服務、專家營銷、科普活動等形式,啟動市場、創造需求,來服務于第三類市場。
一年多的實踐證明,這種經營理念是完全正確的,是符合公司發展戰略思想的。公司在穩固新疆市場的基礎上,成立了銷售總公司和進出口公司,全面實施“一個立足,兩個面向”的經營戰略,積極開拓國內和國際市場。目前公司已在疆內外建立了北京、蘭州、成都、西寧、拉薩、哈密、庫爾勒、阿克蘇、喀什、和田、伊犁、奎屯、克拉瑪依等16個銷售辦事處,輻射國內30多個地區和縣市。產品已廣泛應用到了偏遠無電農牧地區、沙漠公路綠化、邊防哨所、野外作業、農田灌溉以及交通、通訊、旅游、節能、環保等領域。另外,公司還正在積極組織準備參加2008年奧運太陽能項目的激烈角逐。
隨著公司“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工業園的建成,公司已陸續接待了包括美國BP公司中國總裁、世界銀行中國代表、荷蘭殼牌太陽能公司總裁、法國電力代表、俄羅斯國家科學院專家、中科院江勉恒副院長、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以及同行業優勢企業、專家等40多批次代表。這為公司快速提升企業形象、擴大知名度、獲得發展支持創造了良好條件。與美國BP太陽能公司、日本京瓷公司等世界500強的企業已經開始了合資、合作業務的洽談,并已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在國內,公司正積極實施上市融資計劃,通過低成本擴張,快速實現行業優勢資源整合,實現跨越式發展。
第三只眼:向上看向政策要效益
如上所述,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正處在一個起步階段,企業的自身實力還很微弱,完全市場化運作條件尚不成熟,需要國家在政策、資金、項目上給予大力鼓勵和支持。
在這種理念的指引下,公司積極與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科技部、信息產業部以及自治區計委、經貿委、扶貧辦、財政廳等各部委、各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系,已爭取到并付諸實施了國家計委批準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國家經貿委重點技術改造項目、世界銀行GEF項目、信息產業部電子發展基金、科技部“西部行動”科技扶持基金等三千多萬元資金支持,以及和田皮山奧村太陽能示范項目、中—荷新疆“絲綢之路光明工程”項目、西部七省區“送電到鄉工程”等近7個億的工程項目支持。這些都為公司全面實現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體現了向政策要效益戰術方針的實現。目前公司共完成各類太陽能工程150余個,其中:太陽能集中發電系統123個;太陽能集熱工程28個。通過這些工程的竣工和投運,它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環保、節能的概念,而是太陽能確實已走進我們的生活,走進了我們的能源行列,成為常規能源的必要補充和替代。同時,這些示范工程的竣工和投運,也向世人展示了太陽能服務于人類生活、生產的領域和作用,對市場的啟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