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建明
創業企業是指那些相對于成熟企業而言處于企業初創與成長階段的小型企業,特別是那些小型高科技企業,在我國又主要表現為小型民營高科技企業。從我國現在的創業 企業來看,市場營銷網絡建設和核心技術的研發,都得到重視,并形成創業企業家工作的重 點。但在財務上,大多數創業企業都沒有什么系統的規劃,財務安排較為簡單而且比較被 動,這不利于創業企業的成長,這種狀況使企業無法盡快地成長為規模較大的成熟企業,縮 短成長周期。成長良好的創業企業往往在經營中獲得良好的財務工作與市場網絡建設、產 品研發等多方面經營和管理工作的協同作用。以下從創業企業生命周期的角度來剖析創業企 業經營和財務的幾個重要方面,正確地認識創業企業生命周期中的經營與財務工作的規律, 將有助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創業企業的相關工作,推動創業企業的成長。
一、生命周期中的創業企業經營
概括起來,創業企業具有這么幾個特征:1.初創性;2.高成長性;3.高風險性;4. 發展呈階段性。縱觀創業企業的發展,往往具有明顯的階段性,階段之間是逐步演進的。 創業企業完整的生命周期可細分為研發期、創立期、成長早期、快速成長期和成熟期。創業 企 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階段,市場中商機驅動的經營與管理在市場的占有、核心技術的研發和 財務能力的培育等方面體現出來,創業企業良好的成長正是基于對這些方面的有效籌劃。
在生命周期的各階段中,創業企業的經營呈現一定的規律性。創業企業處于醞釀階段即 研發期,往往是在創業者產生一種技術上的新發現或新設想之后,這還需要確定它在技術上 和商業上的可行性,制造出樣品,制定出經營計劃。這個時候資金的需求很少,資金的用途 是作為種子資本使高技術開發設想得以啟動。資金的來源多為創業者自籌或政府技術開發基 金的資助。而風險投資還只是處于評議、篩選和準備投資階段,還沒有滲透到創業企業。到 了籌建階段即創立期,通過產品到測試完成,產品試銷顯示一定成長潛力。這一階段資金的 需求顯著增加,資金作為初創資本用于產品開發、原型測試和試銷。風險投資公司也開始進 入部分創業企業,漸漸成為這些企業的投資主體,但大多分階段投資,因此初進入的風險投 資規模不大,但須參與創業企業的經營和決策。到了發展階段即成長階段時,生產線已建立 ,但是缺乏商標形象和銷售網絡,工作重點應轉向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開發新一代產 品和市場網絡建設。資金需求大量增加,并作為創業和擴張資本,用于生產和銷售,追加支 付設備投資和生產、銷售的流通資金。仍以風險投資公司為投資主體,風險投資公司追加風 險資本,并強化風險企業各項管理,推動企業成長。成熟階段,企業準備向多品種、規模化 發展,利潤增加,風險減少,仍需大量資金用于擴展規模。此階段主要以商業銀行為投資主 體,風險投資公司幫助創業企業公開化,尋求上市、出售或其它退出方式,擇機套現投資。 在成熟階段,創業企業實際上已經向成熟企業轉變了,經營與管理上的安排也就趨同于成熟 企業。
二、生命周期中財務工作重心的切換
在創立期,商機驅動的財務需求和創業企業可獲得財務資源的供給之間的缺口,使得創 業企業急于開拓融資渠道,創業企業家在財務工作中都很重視融資,不斷地努力尋求和拓展 融資的渠道。此時,企業的業務與管理模式不明確,財務資源的再生性弱,財務中融資工作 的作用很大。隨著近年來的創業熱,我國更多創業企業處于這一階段,是融資嚴重饑渴期, 而 進入成長早期,隨著風險資本的進入和其它融資源的利用,企業融資渠道進一步擴容,投資 決策工作的作用明顯,如在產品生產和市場網絡建設方面加大投入。進入快速成長期后,融 資渠道的擴大,投資方增多。在成長期已不再以籌資最大化為最重要的財務目標,而對企業 的財務管理的規范化要求就增強了,尤其是風險投資公司成為投資的主體,要介入創業企業 的經營,創業企業內部財務治理結構完善的壓力增大。到創業企業公開上市時即進入成熟期 ,創業板證券市場對擬上市的創業企業都有公司治理結構的要求,內部合理的財務治理結構 不可或缺,并成為財務制度建設的重點,財務工作也趨于規范化。從以上分析來看,在創業 企業生命周期的各階段財務工作的重心在不斷切換,這充分反映了創業企業不同的成長階段 企業經營對財務工作的配合性要求。
三、生命周期中的財務需求驅動力與財務籌劃能力
創業企業財務工作導入的契機是"商機引導并驅動了商業戰略,然后又驅動了財務需求 、財務來源和資本結構以及財務戰略"。市場商機一經為創業企業所識別,創業企業經營者 就要從現金流出率、銷售、營運資本以及營業需求、資產需求等五種具體的財務需求驅動力 量來考察財務需求,并做出滿足財務需求的安排。其中,現金的流出率這一驅動力量決定了 創 業企業用完前一次融資的時間以及安排再次融資的時間。而且商機驅動背景為制定財務戰略 規劃、創造性地識別融資資源、設計融資計劃和安排資本結構提供了針對性與一致性,并留 出了一定的籌劃空間。創業企業的商機是不斷變化的,創業企業在發展中對于商機的識別和 把握能力也在不斷提高,這主要取決于創業企業的管理能力的提高、核心技術的競爭力等多 方面的因素。企業財務資源越豐富和財務籌劃能力越強,越能有效地把握商機并從中獲得 生存與發展,而創業企業的財務資源和財務資源的籌劃能力是隨著創業企業的創立、成長的 發展軌跡而逐步豐富和加強的。如在創業企業初建階段,創業企業的理財環境十分惡劣,表 現為,銀行的信貸資金使用困難,許多融資工具如債券等都無法使用,其對財務資源的籌劃 能力與成熟企業不可同日而語。當進入成長階段時風險資本則進一步提高了創業企業的財務 籌劃能力,等到創業企業進一步成長為成熟企業或上市企業,其財務資源的豐富程度和財務 籌劃能力都達到較高的水準。
四、生命周期中的風險構成和管理需求
由于創業企業處于初創和成長階段,企業面臨重重風險,企業的價值創造和風險承擔并 存。在研發期,主要為技術風險,風險最大。進入創立期,技術風險逐漸排除,主要面臨市 場風險和資金風險。而在成長期,主要風險為市場風險、管理風險和財務風險。進入成熟期 后,技術風險、市場風險和經營風險已基本排除。綜觀創業企業成熟前的各階段,風險影響 和決定著創業企業的成長,創業企業正是在高風險的挑戰中獲得高成長。正是基于創業企業 的高風險,創業企業才有較高的回報。以創業企業為上市對象的創業板市場就是一個高風險 同時也是高收益的證券市場,而風險投資基金也主要以創業企業作為其投資
的對象。因此,創業企業的財務是高風險的財務,需要對于風險的管理給予高度的重視, 良好的風險管理,可以保障良好的成長,為投資者提供高回報,而不良的風險管理,會挫 傷企業的成長性,甚至會使創業企業面臨破產清算的境地。基于此,偏好高風險高收益的 風險投資往往在注入資本的同時,會積極地介入創業企業的經營管理,并試圖以規范化的 管理有效地控制企業的風險。
五、生命周期中的公司治理進程
創業企業的發展過程是一個創業企業財務逐步規范、逐步完善的過程。規范化就意味 著"法治"即制度化管理,通過財務治理結構來規范和配置財務的權、責、利。
創業企業內部治理結構的完善通常是通過風險資本的介入實現的。風險資本一經進 入創業企業,就要參與創業企業的經營和管理,這是出于出資人權利的行使,更是出于對 自身投資利益的保障,由此形成了創業企業財務規范化的開始。在創業企業的成長階段,風 險投資一方面追加風險資本的投入,另一方面通過強化創業企業的各項管理,推動企業成長 。在成長過程中,創業企業的財務工作和制度不斷趨于完善和規范化,這形成企業高成長性 的重要保障。當創業企業尋求上市時,大多數國家的創業板市場對擬上市創業企業的經營年 限、盈利情況不作要求,但對創業企業公司治理卻有很嚴格的要求。這就是說,在創業板上 市企業的經營應該是規范化的,上市意味著在更為嚴格和規范的制度下求得發展。走上創業 板市場的過程或走向成熟企業的過程,是創業企業不斷強化財務規范和完善公司治理的過程 。
總的來看,創業企業的財務是成長型財務,成長型財務是創業企業財務的本質特征,貫 穿于創業企業生命周期的是一種企業成長的主旋律。筆者認為,準確把握創業企業的生命周 期,正確認識生命周期中的重大經營和財務問題,對于正確認識創業企業財務工作的成長性 規律,安排好創業企業的經營和財務工作大有裨益。